“双减”政策之下,美育迎来春天。什么样的美育才是值得期待的?今年全国两会上,“美育”成为热议的一大关键词。在不少全国政协委员眼中,美育不仅对于青少年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更是全民性的。而真正做到以德铸美,以美铸品,让美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内在涵养,需要探索方式方法。
美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重点在学校。这样的判断,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他在名为《美育是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的系统工程》的提案中指出,将学校作为主阵地,牢牢把握美育的正确方向,发挥其核心引领、辐射的作用。
冯远提到,美育不以学习掌握某类艺术专门知识、技能,并附带种种功利诉求为基本目标,而是真正学会在认知美的事物、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兴趣、热情与爱好。他提倡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以宽松的教学、辅导和适度量化的方式推进,不给孩子增加“刚性”负担。如是观点,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冲上热搜的一项呼吁不谋而合:建议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他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编入课程,如陕北的剪纸、苏州的版画、天津的泥人等。
吴为山今年带到两会的两份提案都关乎美育。其中,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的建议,颇具启示意义。在吴为山看来,美育和体育,不仅对培养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健全起着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还肩负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他提出不妨在中小学美育课程设置上充分融入体育类艺术作品的内容,如观赏表现体育精神的美术作品,聆听表现运动节奏的音乐作品,在舞蹈编排中结合体育类的动作,观赏体育类的经典赛事、电影等,使学生对于身体美、运动美有更为艺术化的理解和领悟;在体育教学指导中,向学生传授与运动美相关的知识,增进他们对于身体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引领他们在运动中发现审美、享受乐趣。
博物馆美术馆大有可为,它们是全民美育的大课堂
在今天中国迅速崛起,奔向物质与精神双富裕的新时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认为,美育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是每个知识人拥有全面感受力和文化心灵的重要素质,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重要部分,是人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许江在名为《美,养育心性,提升心灵》的提案中指出,这样的美育讲究手与心相连,感知相通,形成某种特殊的感受力。
逐渐热起来的文博美术场馆在大众美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戏院剧场等公共文化机构应当成为社会美育的重要平台。冯远建议,大力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公共文化设施、机构、场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发挥。让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人群,都有接受有关审美教育、文化活动的机会,通过阅读、观摩、欣赏和学习相关知识,达到入眼入耳入心;参与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动手动脑、会心会意。
当央视春晚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与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分别带火《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新兴方式为美育带来的赋能也已被看到。有政协委员提出,全民美育的提升离不开资源融合发展,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方式和新渠道来创造美、传播美。例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用年轻一代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经典艺术。
作者:范昕
编辑: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