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勇担使命、勇挑重担,在新起点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更好地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在新起点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机遇,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律,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在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基础上,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与产业创新,推进更高水平的协同开放,建构一体化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持续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断提升区域整体的发展能级与创新引领水平。
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重点目标任务,“十四五”及未来一个阶段将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陆海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把握多重国家区域战略叠加的机遇,扣住“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以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为目标,构筑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区域优势发挥、要素自由流动、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联动协作的新格局,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基于推动构建城市群、都市圈空间规划新格局的考量,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节点,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网络体系,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的空间定位,突出绿色化生态化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科技提升。江淮生态经济区作为其他区域板块共同的腹地和后花园,江苏的“绿心地带”,要通过生态经济化、产业绿色化、做“活”水文章打造生态竞争力。通过每个功能区内部相加,进而形成一个全省域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大生态系统。
沿江地区是江苏最重要的横向主轴,是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核心区,堪称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无论是展现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江苏担当,还是构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头部”区域,都必须全面提升沿江城市群发展能级,强化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突出板块与轴带结合、都市圈和城市群共生。要以南京、苏锡常两个都市圈为核心,强化宁镇扬、锡常泰和(沪)苏通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加快江南、江北融合发展,促进南沿江、北沿江空间联动,探索更高水平南北跨江融合的路径举措,高水平推进共建园区建设,加强江北地区与上海的联系,协同实现整体最优发展。进一步推动南京都市圈与苏锡常都市圈之间协同联动、功能对接、产业互补。进一步发挥都市圈对生产力要素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提高区域产业经济集聚力,让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合理分工,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服务,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
聚力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大力度创新培育都市圈“头部”功能平台,把打造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和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公共设施、强化服务功能,着力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车城联动的超级平台,优化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构建“米字型”高铁枢纽,形成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推动徐州从内陆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区域性“总部经济”和跨越地理空间的新型集聚平台,打造区域性、特色性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才高地。
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 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
根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与产业创新,加快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在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上发力,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筑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共创沿沪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示范带。进一步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围绕“1+3”重点功能区的发展,坚持产业集聚集群、特色发展导向,形成产业链创新链,综合提升省域的要素空间配置效率。
一体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针对江苏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性特点,以建设苏锡常、南京和徐州三大都市圈为重要支点,统筹推进沿江、沿海、沿大运河和欧亚大陆桥东段的产业腾挪和生产力布局。要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度推进南北共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切实将苏南苏北挂钩合作、高质量共建产业园区,以及长三角地区跨省域的苏州与阜阳、南京与滁州、徐州与淮北的结对合作,作为畅通省内与长三角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的利益共享机制。把握江苏沿海发展的重大机遇,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把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该地区与上海和苏南地区一体化步伐、促进苏北地区振兴、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以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用好“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的政策,率先开展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专项改革。深度推进苏北农房新建社区改革,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高度,做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运营,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运营机制。以宿迁及苏北地区的“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牵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同步、有机衔接,以县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走出后发地区以集成改革创新、共同富裕为特色的跨越式现代化建设之路。
顺应大都市圈空间重构趋势 突出联动发展“功能导向”
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上海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推进“五大新城”功能升级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新战略。这在为上海大都市圈增能扩容的同时,也将对苏州、无锡等苏南及近沪地区的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和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布局产生新的影响。
从发挥苏南地区的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头部”效应的战略层面来看,我们要在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行动中强化政策协同。苏南及沿江地区,要进一步认清跨界的上海都市圈“交叉重叠”的新特征,从“一盘棋”的高度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注重通过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提高政策协同,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产业创新龙头作用,促进上海科技、金融等资源优势与苏南地区实体经济嫁接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与上海的产业链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从“行政导向”走向“功能导向”,加快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市场要素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在突出“节点赋能”中强化临沪新城的核心竞争优势。“十四五”时期的江苏,对接虹桥国际枢纽,重点打造“环太湖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环淀山湖绿色发展协同区”,推进“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的沪苏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对昆山、花桥、太仓、吴江等地“节点赋能”。把握上海大都市圈创业就业的便利化、通勤化大趋势,在有“好风景”的地方打造新经济人才的聚集地。充分利用江苏邻沪区域居住成本、生活成本的高性价比,联动科教平台与创新载体,形成复合型企业人才的集聚效应,打造“人才蓄水池”。整合苏南地区充满活力的市场创新资源,打造高能级、多层次、灵活性的“人才—产业”发展综合载体。
促进陆海统筹、向海发展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伴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东部沿海高速通道的贯通,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强化,承担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作用。作为长三角地区沿海发展带的“北翼战略要地”,江苏沿海地区与上海大都市圈及沿江地区将形成一体化的联动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在省域一体化战略推进中,沿海地区又是“关键变量”,沿海三市构成的“蓝色板块”加速隆起,将进一步彰显内外联动、东西互济、南北互动的引领带动作用,并将起到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的多向作用,为江苏省域布局更加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充裕的回旋空间,托起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棋局。对应沿海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建设,要在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的重点产业园区强化产城互动、港城联动,着力培育以海洋经济和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产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升绿色经济的密度和绿色空间的价值。沪苏通大桥开通、盐通高铁通车后,南通进入了跨江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与上海实现了无缝对接,盐城有条件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并与连云港一起成为我国沿黄海城市群的黄金地理位置,由此带来的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沿海发展带与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空间的深度叠合与资源整合,有利于形成江苏沿海的绿色城镇带,加快壮大南通、盐城与连云港三市的综合实力,促进以上海为龙头、与苏南同频共振的沿海区域多极崛起。
来源:《群众》2022年第5期
作者:苏群(江苏群众工作研究基地供稿)
责任编辑:包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