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扬州本地关键词排名上首页(金华本地关键词排名)

时间:2023-11-08 信途科技新闻资讯

摘要:扬州境域,7000多年前,就有土著先民生息藩衍。最早见载于《尚书・禹贡》。作为国都、城邑、政区地名,历有干(邗)、邗城、广陵、江都、扬州之称,皆有地名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关键词:干(邗);邗城;广陵;江都;扬州; 地名源流

扬州,作为区域地名,最早见载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是某个地理单元的区域概念。扬州境域,“早在7000多年前,境内就有土著先民生息藩衍。”[1]今扬州市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即可为证。[2]

扬州,作为国都、城邑、政区地名,历有干(邗)、邗城、广陵、江都、扬州之称,皆有地名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干,作为古国,曾辖有今扬州市境地。干、邗古文通假,但干国并非吴“邗”。

干,在甲骨文、金文中,字形象树杈的木棒形状,多指古人狩猎或作战的武器为“干”,后也引申为盾牌之类的武器。《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孔传:“干,楯也。”《荀子・解蔽》:“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杨倞注:“干,楯也。”皆释为此义。

干国源于干族。经学者考证,干族最早族居在今河南东南淮水上游一带,以神干(一种干式武器)为族徽。[3]为商、周方国,其封邑在今罗山与信阳之间。[4]

殷商初期,干族族裔(支裔)一支,很可能族居在祖先居住之地,但大部分已举国北迁。甲骨文中有一些以干(单)命名的地名。如“王干”(《屯南》2658)、“东单”(《合集》28115)、“南平”(《屯南》4362)、“北单”(《后》上1305)等。其命名与干族北迁开发活动有关。武丁时期甲骨文中有“癸已卜,犬干氏”、“干不其氏”(《乙》4680反)之载。宋镇豪先生认为:这一时期,干是干族的立国名,已成为殷商王朝的臣属国,干国君长又兼为商的犬官。[3]54

干国国邑,《路史・国名纪》谓“卫县南有干城。”考古发掘今濮阳东北20公里有古干城,历与殷商关系密切。在商、周过渡期,政局动荡,部分干人归迁周地,职于姬姓属国陵国,绝大部分避走东南,于江淮下游立国,筑城为都,后称“邗”城。

春秋中期,吴国吴子夷吾(吴国第三十任国君)或第十四任国君吴子禽处,北上中原争霸,曾到达今山东阳谷(泰山以西200里处)。公元前655年,吴、干之战,干国被吴国所灭,遂亡国,其“邗”城为吴国所有。

干国国邑,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临淮镇治南。

其一,干族相传夏代己立国,“以国为氏”。殷商时,是一个善造青铜干式武器的部族,闻名诸方国。干国迁徙临淮(今江苏省泗洪县南部北靠临淮镇洪泽湖北岸边,古近淮河北岸南向)后,青铜武器制造技术更臻成熟。吴灭干国后,其工匠为其所用,著名冶剑工匠干将,当为干人后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云:吴王“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精英”,铸干将、莫邪利剑。[5]相传干将为雄剑,莫邪为雌剑。《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即指此二剑。吴灭干后,亦称“吴干之剑”、“干越之剑”。《战国策・赵策三》《庄子・刻意》《尸子・劝学》《吕氏春秋・疑似》,皆载此二剑之精状。山西省原平县峙峪及安徽省庐江边冈各出土“吴王光剑”。[6][7]吴王光即阖闾的名,属名、号二用。以上说明吴灭干国后,干国冶铸青铜器工匠,已为吴国所用。

其二,干国非世传之邗国。相传邗国为周武王之子邗叔所建。初建时亦称“干”,后筑城邑,故称“邗”为邗国;始都番篱(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区)。《史记・苏秦传》[正义]:“干隧在(江苏)吴县西北四十余里。”(今江苏无锡市一带)。《姓考》《百家姓辞典》皆载其事。这些皆为两汉以后之言,先秦文献无载,更无出土文物所证。故云周武王子封邗,当为传说。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吴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8]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巳君吴,因而封之为吴君。《说文・邑部》:“邗,国也,今属临淮。一曰邗本属吴。”当指干国都城为“邗”,并无周武王子封邗之事。

不过,文中“临淮”为西汉元狩六年(前117)置郡。东汉时先称临淮公国,继复原名。章帝建初四年(79),临淮郡并入下邳国。[9]

其三,吴国于春秋未扩筑邗城。此邗城最有可能是干国被吴国灭国后,王族被吴国迁置于原干国军邑,故亦称“邗城”;又因原干国“邗城”善铸青铜剑,吴王又好干将、莫邪之青铜剑。据考证“攻吴”之“攻”,是干国国都“邗城”之“邗”的音变。故吴王寿梦(前620-前561)扩筑邗城后,亦自称为邗王,驻原干国城——“邗”。

邗,由“干”与“邑”组成。干,本义为兵器;亦引申为水岸(上畔)之意。《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毛传“干,厓也。”汉代《西京杂记·卷四》:“白鸟朱冠军,鼓翼池干。”皆释为此义。邑,都城邑。《诗・大雅・文王有声》:“作邑于丰。”《史记・五帝本记》:“而邑于涿鹿之阿。”皆释为此义。邗,有水边都城之意。邗,指干国都城地名。自此后干、邗相通。

邗城,最早由干国所筑。1972年考古发现江苏省仪征市破山口有印纹硬陶罐及青铜器遗存。[10]另破山口附近发现西周时期邗国国君大墓。。[11]这是干国最后筑就的城邑,仍称“邗”城。

其一,有出土文物详证。破山口出土11件文物,其中有四凤盘(古代盥洗用器)、四凤纹铜盘(用于人祭或牲祭盛血皿器)、鱼龙纹双耳盘(古人洗手皿器)、素面鼎(西周晚期礼器)、饕餮纹甗(西周晚期蒸煮食物的炊器)、素面独耳鬲(煮食皿器)、凤纹盉(温酒皿器)、方格纹瓿(西周中期盛酒皿器)、云纹尊(西周晚期盛酒皿器)、鸟纹尊(春秋早期南方青铜器)、云纹铲(西周中晚青铜铲,用途待考证)。以上青铜器绝大部分与中原青铜器风格相似,又极有地方特色。

其二,宝尊彝铭文亦可证。解放后,仪征县文化馆曾在破山上发现1件青铜戈及1件青铜残片;戈上铸有一人面纹,鼎上有“父乙作宝尊彝”(亦作“子作父宝尊”)等铭文。铭文大意是:作礼器祭祀先人,颂扬祖德,传遗子孙后代。南京博物院张敏研究员对其分析认为:是西周晚期(前850-前770)文物,既有中原风格,又有独特造型,还有江南吴国风格相似的地方。破山口西周墓应为干国最后一位国君墓。这些青铜器,是这位国君生前用过后,死时又用来陪葬。由此推知,其时干方国,已从临淮(今江苏泗洪县临淮镇南),迁都于今扬州市市区西南仪征市破山口一带。

其三,吴国于此扩筑“邗城”,始于何时?《左传・哀公九年》:“秋,吴邗城,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洋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水经注・淮水》:“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夫差为寿梦第五代孙。

公元前486年“吴城邗”。表明吴国夫差在“邗”都不远的地方筑城。吴王寿梦曾自称“邗王”。这表明“邗城”作为干国国都地名,已在寿梦时被吴国吞灭,并毁其国都“邗城”。否则,夫差不可能越过长江,在邗国领土上筑城。

其四,吴邗城遗址在何处?《左传・哀公九年》无载。《春秋释例》《水经注・卷三十》《通典・卷四十》,皆言在广陵(城)东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三・南直五》:“邗沟城《寰宇记》:在州西四里蜀冈上。”清嘉庆《重刻扬州府志・卷三十》和乾隆《江都县志・卷十六》明载:“案,古广陵城在蜀冈上,邗沟城东北。濞乃筑城于蜀冈之下,城自为二也。”蒋忠义先生考证:现蜀岗上发现最早城址应是战国时期的楚广陵城,而吴邗城很可能在沈家山一带[12]。沈家山位于扬州市东北郊,属古代蜀冈地带。

其时吴立国江南多年,已在今江苏太湖流域筑城邑为国都。干国于春秋时欲拓展江南,故迁城邑于今扬州市仪征破山口一带,可能在原军邑上建为国都。这儿地势略高,又为古淮入长江口,有舟楫之便。干国欲拓展江南,必在这一带建都。可惜,这一时期吴国在江南强大,干国在江北弱小,拓展江南未如愿,终为强吴吞并。

周慎靓王二年即楚怀王十年(前369),楚筑广陵城于蜀冈上。《史记・六国年表》:楚怀王十年“城广陵”,即指此。[8]598秦灭六国置广陵县,治广陵城。西汉初为荆国、吴国。后历为国、郡、州、路、府治。

广陵。广,甲骨文中,字形象四周无壁之大屋;亦指宏大。《书・周官》:“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广而俭。”杜预注:“志广而体俭。”《广雅・释诂一》:“广,大也。”陵,大土石山。《诗・小雅・天保》:“如冈如陵。”《国语・齐语》:“陆、卑、陵、墐、井、畴均,则民不憾。”《说文》:“陵,“大阜也。”以上皆释为此义。广陵,因“广被山陵”而得名;或曰蜀冈一带河流原野广阔,又依偎山陵,故名“广陵”。

战国时期,楚国广陵邑当为县邑。

其一,《战国策・楚策四》载:楚顷襄王(前298-前263)询庄辛楚国振兴之策后,“于是乃以执圭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刘向《新序・卷二》载:楚顷襄王曾封庄辛为阳陵君,“与举淮北十二诸侯之地。”庄辛(生卒年不详),曾助楚顷襄王收回江南,故封为阳陵君。楚考烈王时(前262-前238),又把“淮北十二县”(即淮北十二诸侯之地),改封给楚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庄辛与黄歇非继承关系,淮北之地是从庄辛那儿收回,封封给春申君的。[13]其时“淮北十二县”,当包括广陵县,治广陵邑。

《史记・春申君》载:十五年后黄歇进言楚考烈王(前262-前238),并献淮北十二县,诸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置江东郡。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8]1874 时限当在公元前247年。六年后(前241)楚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其二,出土文物可证。2015年1月28日《扬州时报》称: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发掘了扬州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西段东部豁口及其两侧。专家称:本次发掘的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是扬州首次发掘出的战国时期遗址,该遗址遗存从战国至南宋延续了1700年。扬州蜀冈古城址城墙西段东部城门遗址,为战国时期水涵洞遗存,结构极为考究,保存较为完好,是首次发现的战国楚广陵城相关遗址。

据史料记载,楚广陵城是在邗城故址上增修而成,增筑部分当在邗城的西北。“第一期遗址的木构水涵和夯土墙体,或与战国楚广陵城的修筑相关。”汉广陵城是在楚广陵城的基础上修缮扩建而成,吴王刘濞时已有汉广陵城。

其三,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置郡设县较普遍。如燕昭王(前311-前279)时,燕有贤将秦开。[8]2209 《密云史话》载: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大将秦开击退东胡后,收复今密云境域,并在此地设郡,同时置渔阳县。次如,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灭东周巩伯国后,治袭韩三川郡置巩县,郡、县皆治今河南巩义市城区。[14]再如,《战国策・楚策一》载:楚之边邑新城县,为争霸之需升为新城为主郡,郡辖新城等县。[15]黄歇请封于江东为江东郡,郡必辖广陵县。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楚灭越,扩域江东郡,郡治“故吴墟”(今苏州市老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改吴国为江都国,并置江都县,治今扬州市城区西南。之后,作为政区地名多有更属,仍多称江都为扬州。隋唐后多以扬州称名,宋之后未改扬州之名。[9]1125

江都。江,古代专指长江。《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于沱。”孔传:“江东南流,沱东行。”《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孔颖达疏《禹贡》:“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都,大邑、城市。《尚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史记・高帝本纪》:“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以上皆释为此义。《水经注・淮水》:江都“县城临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县为一都之会,故曰江都也。”

三国废江都县,西晋太康六年(285)复置,寻废入广陵县。东晋后时置时废。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陵为邗江县;大业初改邗江为江阳县,改扬州为江都郡,治江阳县(今扬州市城区);并移江都县入郡郭,后省江阳县入之。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淮南、江北地区及镇江、丹阳、句容,安徽省天长、全椒、滁州等市、县地。

唐武德九年(626),扬州大都督由丹阳(今南京市),迁徙江都县治为扬州治。贞观十八年(644),又分置江阳县,与江都县治同为州治。五代南唐时,改江阳为广陵。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广陵入江都为扬州治。元为扬州路治,明、清为扬州府治。1949年县城及郊外设为扬州市。江都县治迁仙女庙(今江都镇);1994年撤为江都市。[9]1266

扬州作为政区地名,始于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地。东汉治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末年移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寿春,吴治建业(今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建邺(建业改称,后改为建康),其后辖境缩小。

隋唐时累改其名,曰蒋州曰扬州曰昇州。随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扬州,移治江都(今扬州市古城),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市、泰州市及江都、高邮、宝应等地。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清因之,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宝应以南,长江以北,东台以西,仪征以东地域。自隋后扬州历为州、路、府名及驻治地。地当运河交通要冲,唐代为对外贸易海港之一,明清为两淮盐运中心,自古商业发达,文化繁荣。[16]

扬州何以得名?扬,在甲骨文中,字形如人双手托日状,示意在阳光下突显、鲜明。在金文中字形多样,皆示意人举玉器在阳光下照射,以彰显玉石的剔透晶莹之状。后多引申为飞举之义。《诗・小雅・沔水》:“鸟穴彼飞隼,其飞戾天。”《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節兮安歌。”《说文・手部》:“扬,飞举也。”

州,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水中有小块陆地。后州、洲通假,州写成洲,而州专指地域或政区地名。州,作为政区地名,始于《周礼・地官》:“五党为州。”州,辖二千五百家。春秋战国时,州为国名为邑名,直至西汉前期,成为一级政区地名,但各代又有不同。隋开皇三年(583),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隋唐时,多以州、郡统县。至元代,郡名废,郡县制改为州县制。

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扬州,是三国吴以后置于今南京市之扬州治,移治今扬州市城区之始。扬州,作为政区地名,自周代始见史乘,皆与《书・禹贡》所列“扬州”地名,有文化渊源关系。扬州,应是《书・禹贡》所列“扬州”移借地名。

1949年析江都县城厢置扬州市,1951年历为所辖。1954年为省辖市(地级市),后政区称名累改,扬州之名未更。1983年撤扬州地区设为地级扬州市。2021年辖邗江、广陵、江都三区和宝应县,代管高邮,仪征2个县级市。

境域地处江淮平原,气候湿润,河流众多,富有农产,工业有良好基础,商业发达。交通便捷。名胜古迹有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唐城遗址、文昌阁、史可法墓、文峰塔等,[9]1126尤有战国蜀冈古城遗址,闻名于世。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渐为旅游旺兴之地。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扬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扬州市志.总述(上册)[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

[2] 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宋镇豪.商周干国考[J].东南文化,1993:(5).

[4]李学勤.论江汉间的春秋青铜器[J].文物,1980:(1).

[5]赵晔,应劭,崔鸿等著.野史精品(第一辑)[M]长沙:岳麓书社,1996:18.

[6]原平峙峪考古工作队.原平峙峪出土的东周铜器[J]文物,1972:(4).

[7]安徽庐江考古工作队.安徽庐江发现吴王光剑[J]文物,1986:(2).

[8](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22.

[9]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委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55.

[10]蒋瓒初,苏北治淮文物工作组.江苏扬州附近凤凰河遗址发掘筒报[J].1957:(1).

[11]张敏.破山口青铜器三题[J]东南文化,2002:(6).

[12]蒋忠义.邗沟大王庙与扬州城[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馆等,扬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67.

[13]李玉洁著.楚国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328.

[14]彭雪开.巩义地名源流考[N]文化交流网,2021-09-12.

[15] (战国)左丘明.国语.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88:120.

[16]辞海编辑编委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社,1985:667.

整理:周凯清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tukeji.cn/xintu/57787.html

相关文章

任正非有几段婚史(任正非有几段婚史时间)

任正非有3个孩子:儿子任平,大女儿孟晚舟,小女儿姚安娜。很多人会疑惑,怎么3个孩子3个姓?那是因为任正非有2段婚姻。不过2任妻子都同任正非离婚,因此儿子随任正非姓任,2个女儿随母亲姓,所以才出现3个孩...

小米手机网络营销目的,小米手机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网络营销方案 一 营销目标和战略重点 二 产品和价格策略 三 渠道和促销策略 五 实施计划 六 结论 一前言 1998 年我国正式进入手机生产至今, 2003 年夺得大半。回顾小米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

宁晋网站优化(吕良镇seo快速排名)

邢台网站优化等业务,是邢台百度信誉认证代理商公司在沙河市南宫市新河县清河县宁晋县内丘县广宗县邢台县任。制定网站优化方案开拓站外推广平台,指导网站编辑站外推广等顺利进行3整理汇总分析运营数据,及时发现线...

天猫的网络营销的方法,2021年天猫网络营销

本论文将从天猫商城的网络营销策略入手,主要是B2C 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包括定价策略产品策略 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从而对天猫商城营销策略中。近几年来,利用网络造节来营销变得广为流行,猫商家数量不断增...

刷关键词排名官网宙l思专治(关键词排名优化官网)

在拒绝拖延与被监督的道路上,年轻人正在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寻求最优解。撰文|蓝洞商业 贾紫璇编辑|焦丽莎“该复习英语了!今天要背20个新单词。”“到读书时间了,读完书把心得也发给我。”“晚餐别吃太多,记得...

微信网络营销系统(微信网络营销系统怎么样)

微信网络营销系统(微信网络营销系统怎么样)

微信营销到底是什么 微信营销号就是指的微信号或者是微信公众号。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或个人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营销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是网络经济时...

现在,非常期待与您的又一次邂逅

我们努力让每一次邂逅总能超越期待

  • 效果付费
    效果付费

    先出效果再付费

  • 极速交付
    极速交付

    响应速度快,有效节省客户时间

  • 1对1服务
    1对1服务

    专属客服对接咨询

  • 持续更新
    持续更新

    不断升级维护,更好服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