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头戏”的金融领域应如何发力?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金融领域的表述中,或可一窥端倪
图/视觉中国
文 | 《财经》记者 张颖馨 陈洪杰 唐郡 严沁雯 宋文娟 丁艳 杨秀红
编辑 | 袁满
“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这是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
作为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释放怎样的信号,备受市场关注。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21年工作进行回顾的同时,亦对2022 年经济社会发展“划重点”。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但也需要看到,中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
显然,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头戏”的金融领域应如何发力?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金融领域的表述中,或可一窥端倪。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的走向关乎宏观经济运行全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具体而言,2022年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等。
实际上,为应对三重压力,2021年底以来,央行通过两次降准,下调逆回购、MLF、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LPR下调,新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将两项货币政策直达工具市场化等方式,靠前发力稳增长。
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社融、信贷均超预期回升。但是,1月信贷多增部分主要是企业短期贷款拉动,投资需求回升不旺;居民户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贷款增速,均弱于上年同期,包括住房消费在内的消费需求疲软。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当前,总需求不足问题仍是影响经济下行的主要表现,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流动性方面,央行可能继续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利率方面,今年将继续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政策工具方面,更多形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有望出台实施。
另据统计局最新数据,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总体位于扩张区间。但小型企业PMI进一步下行至45.1%,触及2020年3月来新低,持续位于收缩区间,经济复苏持续分化。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中国内需受抑制,行业恢复不平衡、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更大,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为部分行业企业纾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今年上半年要防止经济失速的风险,加大投资是重要且合理选项,随着疫情缓解,下半年消费或将替代投资成为稳增长的核心,但要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消费潜力。”温彬补充。
此外,温彬提醒,2022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或将冲击新兴经济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为全球经济走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中国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同时也有必要兼顾内外,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应对好各种风险冲击。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币值稳定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最根本的货币金融环境。”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司撰文指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21年,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推动跨境资金流入,人民币汇率表现较为强势。其中,外贸的持续高景气对人民币升值贡献较大。
不过,温彬指出,过去两年,中国出口形势良好,但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经营业绩下降。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外贸、稳外需,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支持力度,确保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此外,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近日撰文指出,随着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中美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已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可能引发外资回流美国、美对中进口需求减弱等风险。就此,管涛建议,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在做好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拟定应对预案,积极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化解汇率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超调风险。
今年2月,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受住了重大外部冲击,弹性明显增强,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会受到市场供求、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等多因素影响,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
近日,央行表示,中国有能力、有条件可以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国内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通胀总体稳定。
“房住不炒”,坚持租购并举“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对比去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此前“房住不炒”的定位,同时明确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等相关内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对于今年房地产工作政策预判和工作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财经》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释放房贷宽松信号。此前菏泽、重庆、赣州等地银行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至20%,随后北海、南宁、唐山等城市相继放松公积金贷款政策。同时,包括广州在内多个城市的银行下调房贷利率,郑州政府亦出台新政引导金融机构下调房贷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监管部门亦针对住房市场表态。3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指出,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助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各地政策思路是统一和清晰的,释放的信号是明确的。包括近期各地政策的放松,既在房贷额度和首付比例上调整,也在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放松,实际上都体现了政策全方位的放松。应该说后续房地产市场会迎来复苏态势,同时要注意对于地价、房价预期等方面的稳定。”严跃进指出。
2.5万亿元!减税降费延续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多类市场主体发展遭到冲击。在此背景下,国家持续加大对不同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
另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企业”一词达50余次,既提到去年优化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又提出了今年一系列惠企措施。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在税费支持方面,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具体到金融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等。
此外,报告强调,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要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等。再者,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身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疫情发生对小微企业造成较大冲击,金融更有必要支持中小微企业脱困;今年GDP增长目标是5.5%,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中高速增长,也需要小微企业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财经》记者,这些方面都决定了需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领域。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优化流程,管好风险,满足中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
推动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上述《通知》显示,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曾说:“信贷是人权”。联合国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时,也把其作为一项金融权利。
“金融权是发展权。基本金融权利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公民基本金融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则各得其所,得不到则产生社会公平问题。公民基本金融权利事关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应当给与足够重视。”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对《财经》记者表示。
徐诺金指出,“目前,中国现行法规体系在公民基本金融服务权利保障方面,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工资支付及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保障上。而作为保障公民基本金融服务权利核心的普惠授信却没有系统性的法律进行规范。为此,建议尽快‘出台普惠金融促进法保障公民基本金融权利’。”
另外,徐诺金称,要探索将普惠金融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动员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延伸金融服务,给公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普惠;鼓励而非限制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对商业银行出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金融权利之目的向企业发放的专项信贷,应有条件放宽相关融资限制。
在企业融资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称,随着政策的推动,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较为完善的征信方式等手段,增强效率、降低风险成本,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据《财经》记者梳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计七次提到“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后,今年再一次提及要“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足见目前国家对于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视和迫切。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伴随中国第二波婴儿潮的人口集中变老(1962年开始的十年间出生人口近2.6亿),未来十年中国必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按照银保监会前期征求意见稿的制度设计,第三支柱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个人养老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个人养老理财产品、养老险公司的个人商业养老金产品、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目前第三支柱养老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整体规模及覆盖率均较小。
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相比,第三支柱发展最滞后,迫切需要加快速度。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正在积极稳步推进,但是也不能太着急,因为我们同时还要防范风险。这个前提下,我们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确定的方针‘小步慢跑、总体渐进’,逐步来发展壮大。”
“银保监会正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目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业务正在抓紧筹备。”郭树清说。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认为,“在养老金体系改革和政策调整中,要充分考虑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与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互动关系。可对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的缴费率统一进行调整,适当降低第一支柱缴费率,为提高第二、三支柱缴费率创造条件,着力提高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替代率。”
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方面,朱俊生建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金体系中的作用、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建立养老金体系三支柱之间对接机制、优化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完善账户制经营模式等。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亦向《财经》记者表示,“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同时要提升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可以考虑放宽保险投资的部分限制。”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头戏,全面注册制成为“两会”热点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已经是注册制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同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注册制试点由此落地。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同年8月,创业板正式实行注册制。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三次提及注册制,并称将“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我们预期全面注册制大概率将在今年落地。”一位大型券商资深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财经》记者同时注意到,此前,已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预判,全面注册制将有望于今年实行。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曾指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年初,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目前来看注册制试点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条件已逐步具备。今年1月17日,证监会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指出“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全面注册制箭在弦上,中国为何要紧锣密鼓施行全面注册制?中金公司在今年1月的研报中指出,主要有几点原因,包括:助力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深化市场化改革,将企业价值判断交予市场;提升发审效率;优化监管职能。
“在全面注册制稳步推进的同时,还要针对注册制实行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制度本身进行梳理和完善。”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财经》记者表示:“比如让一些中小企业、具备增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优先获得融资机会,缩短这些企业的上市时间。”
他同时强调,应该推进退市制度的建设。“退市制度有利于保障股市优胜劣汰,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尤其在注册制全面推行背景下,其重要性更为凸显。”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发文指出,经过集中攻坚,中国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不过,当前外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潜在风险挑战仍然存在。
娄飞鹏表示,近年来,中国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了根本扭转,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但也要看到,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较大,必须做好风险管理。
在此背景下,多名行业人士认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有利于化解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持续提高监管部门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从长期看,对于风险及其防范要有积极思维,相信并利用市场内生的风险化解机制,通过市场及时释放、出清风险。”朱俊生直言,要摒弃对风险的防守型思维,避免因过度依赖行政力量造成对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要通过结构调整、市场化退出等措施,积极防范系统性风险,增强国际国内复杂经济金融形势下的风险防范能力。
拟安排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专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于稳定投资、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与去年对比,今年3.6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没有变化。在温彬看来,在去年专项债券发行节奏相对滞后,一部分资金结转至今年使用的情况下,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是相对较高的新增规模,体现了财政政策加力支持稳投资、稳增长。
“为配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做到政策靠前发力,今年已经提前下达1.46万亿元额度,专项债券发行节奏比去年明显加快。”温彬表示。
东吴证券陶川、邵翔曾在此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21年下半年调整专项债用途的地方政府明显增加。从调整前后资金投向的分布看,市政基础设施尤其是园区相关的基础设施是重要投向,此外保障性住房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项目储备。从工程计划来看,地方政府2022年在支持固定资产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除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之外,新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领域。此外,还要通过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撬动更多民间投资,扩大有效投资。”温彬指出。
深化中小银行改革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是近年来监管层多次提及的重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需要注意的是,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称,(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
3月2日,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下中小银行(农信社)的改革中要吸取过去的教训,对股东进行严格的审查,不能再形成一股独大、关联交易、挪用资金,直接把银行资金或者是保险费用于加杠杆,用于搞其他投资,防止出现这种局面。
金融风险的防范一方面是控制增量,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另外一方面是处置存量问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17年-2021五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
“在加快中小银行解困、加快合并重组工作推进、探索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的同时,应重点加强中小银行自身机制能力建设,强化公司治理及决策机制。”徐诺金表示。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在回归主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小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经济、金融形势,及时调整经营发展理念,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至上,健全资本约束机制,制约风险资产的过快扩张,与此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中小银行要在强力遏制不良贷款增量的同时,将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作为风险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不良资产处置队伍配置,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实现资产质量管控目标;强化行内部各部门的协同,积极协调资产处置、风险管理、信贷管理、授信执行、法律合规以及各前台客户部门,建立前后台协同互补、部门间联动合作的风险处置机制;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共同化解复杂客户信用风险等。”曾刚表示。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
《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是自2009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第11次、连续八年提及“出口信用保险”有关内容。
“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中国专门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财政也给了一些保费补贴,目的就是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机制,能够更好地去支持外贸,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同时,出口信用保险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制度。”仁和保险研究院院长王和告诉《财经》记者。
近两年各国纷纷强化出口信用保险工具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险又被提到一个新的重要性高度。在中国信保首席经济学家王稳看来,主要系“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防控形势复杂”等多重因素。
2月21日,商务部与中国信保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工作通知》,指出要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外贸工作有力抓手。
截至2021年末,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国内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超过6.1万亿美元,其中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为超过20万家企业提供了信用保险及相关服务。
据了解,中国信保2021年全年承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实现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支付赔款18.7亿美元;服务支持客户突破16.2万家;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0.3%;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增长11.3%;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支持2213.3亿元,增长22.5%。
对外经贸大学王国军教授认为,国际经验和中国信保的实践都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具有政府投入小、撬动作用大、政策效应明显等独特优势,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的重要政策性工具。
王和建议,“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出口行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加大保费补贴力度,这样才能有利于调动出口企业使用信用保险、提高信用保险覆盖面。其次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培训,目前不少中小出口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这个可有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的工具,认识还欠缺”。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指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这被行业人士解读为将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领域的重要性,提至新的高度。
基于上述背景,如何通过金融提高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指出,金融在当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只起辅助作用,但若充分发挥这一辅助作用,同样可以为产业振兴乡村赋能。金融激活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系统,二是培养农民金融意识。
就此,金李在提案中指出,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以较低的成本建立一个先进的、至少不严重落后于城市地区的,带有一定普惠性质同时又带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系统,把硬件(物理网点)和软件(线上虚拟网点)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得农村的金融进入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要实现乡村振兴,更为根本的途径是通过教育培养农民特别是下一代的金融意识,切断贫困的代际传承。“对于贫困户,尤其是有希望、愿意上进的贫困户的帮助,不应止于对其温饱需求的满足,而要让他看到希望,看到发展。应该通过给他配拐杖,再引导他慢慢放下拐杖,逐步实现由共担风险到自担风险的平稳过渡。”金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