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东的人,会想到实干。提到山东的车,会想到创新。提到山东的粮,关键词是什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用科技给农业插上翅膀,想方设法端牢中国饭碗。数据里有山东粮食的真相:
——2019年,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6%,高出全国5个多百分点。
——2020年,山东农业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破万亿的省份。
——2021年,山东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量首次突破1100亿斤,连续8年在千亿斤以上。
然而,少有人意识到,山东其实只拥有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却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
“山东的粮”为什么这么能打?
这是科学育种的功劳。
还记得总书记在黄三角农高区考察时,尝过的那粒大豆吗?这个由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 “齐黄34”大豆品种,在2021年实现“实打验收,亩产302.6公斤”,远超2020年我国大豆132.4公斤的平均亩产量。这对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良种是关键。2013年至2020年,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新培育了22个自主产权品种。截至2020年1月,山东培育的“济麦22”“鲁原502”位列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前三;“登海”系列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3以上;近年来,各个育种团队在黄三角农高区搜集保存了耐盐种质资源1.8万份,筛选评价了育种材料6000余份,初步选育出37个新品系,示范推广9.2万亩,亩增效益15%-20%。
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早在2013年11月,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时,曾作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
在黄河三角洲,一代又一代农技人员通过改良培肥土壤、培育耐盐植物作物、升级智能农机装备,将昔日荒芜的盐碱地变为新的沃土,为实现总书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嘱托大踏步向前。
在蔬菜之乡寿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的试验棚,占地120亩的玻璃温室应用了智能栽培管理系统等100多项专利技术,生产效率能达到普通日光温室的6-7倍,运行成本反而大大降低。
还有——
在青岛,延续袁隆平梦想的海水稻在长势良好;在章丘,当地正在探索章丘大葱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在烟台,新品种苹果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王亚平把烟台苹果带到了太空;在莱州湾,通常养在滩涂的蛤蜊,被推到了15公里外的海底;依托省林科院的速生林木材定向重组产业化项目,几百元一方的速生杨木材变成了万元一方的“名贵树种木材”……
这是筑牢粮仓的担当。
在黄三角农高区考察时,总书记说,土地资源是很宝贵的,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义的,对中国粮仓、中国饭碗也能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论文写在大地上,你们这件事做得很好。
在盐碱地上搞品种研发,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东营市农科院盐生植物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徐化凌团队,在30亩试验田里试种了590个耐盐大豆新品系,正通过筛选、杂交、加代、定向培育等方式选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他说,我们将心无旁骛、矢志创新。
冲击高产,山东有宏大梦想,更有生动实践。“吨半粮”是山东粮食连续8年在千亿斤以上的奋斗缩影,“吨半粮”即小麦玉米两季亩年均生产能力达到1.5吨。在全国率先开展“吨半粮”创建的德州市,“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已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8.47%,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5.97%。目前在建的禹城市1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预计建成后每亩可增产110公斤。
冲击高产,山东既要增收,也在减损。2021年在济南召开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粮食减损行动方案》,标志着山东粮食减损行动启动,探索粮食减损齐鲁样板。
冲击高产,山东让人吃饱,也能让人吃好。作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山东的菜又上新了。北京冬奥会期间,一辆辆满载“预制菜”的冷藏车不断从山东诸城出发,驶向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据报道,这一批批“预制菜”少则17吨,多则20吨。
牢记嘱托,不负厚望,山东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有能力担当。担当,就是山东粮的第一关键词,也是和山东人的性格品质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