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 8 点多,理想汽车低调地发布了一条消息,确认代号 X01 的车型正式命名「理想 L9」。
消息精简至极,连图都没配,却充满了关键词:
北京车展期间
为家庭打造
全球
智能旗舰 SUV
L9
信息量足以让关注 X01 的车友们充满想象了。
2022 北京车展的时间是 4 月 21 日—30 日,距离现在还有 50 天左右,此时放出官方的预热消息,属于正常的营销节奏。「为家庭打造」的定位也是在大家预期之内,毕竟这是理想 ONE 成功的基石。而「全球」、「智能旗舰」和「L9」这几个新信息,以及大家最关注的价格,咱们可以一起来挖一挖。
卖多少钱合适?
李想曾在去年 2 月发布内部信,其中提到:
坚持豪华智能电动车的品牌定位,广泛地覆盖 15—50 万的价位。
而在稍后 7 月份发布的港股招股书中,这个价格定位区间调整为:
战略性地专注于价格位于人民币 20 万元至 50 万元之间的新能源汽车。
那么作为旗舰车型的 L9,所占据的售价区间必然是最高的一档,普遍预计在 40—50 万之间。具体会是多少呢?
当前理想 ONE 的售价区间是 33.8—34.8 万,除了车身颜色的差价之外,其余配置全部同价标配。考虑到与 ONE 的区分度,5—6 万元,总体 15% 左右的差价是必要的,L9 定价的下限必然不会低于 40 万。
再考虑到理想的销量目标,到 2025 年想要 200 万的销量,不管能不能达到,它的每一款车都必须是爆款。就算产能是无限的,能买得起 40 万以上豪车的有钱人也是有限的,每贵 1 万,就会劝退一批潜客。
既要有一定高度的下限,又不能上限过高,进退维谷。我们先设想一下别的厂商会怎么做:
大概率会给出一个接近 40 万的起售价,最走量的配置车型的价位大概率在 44—45 万之间,与 ONE 保持 10 万左右的差距。
再考虑到已经明确的「从 2022 年的 L9 开始,所有车型都会把 L4 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那么软件订阅服务也是一个必选项。
入门价格只提供 L2 级辅助驾驶,不开通高级自动驾驶功能,同时在智能座舱方面有所取舍;中端价格在提供完善的智能座舱基础上,搭配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按期订阅;高端价格则提供自动驾驶的一次性终身买断。再叠加一些车漆和外观选装,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合理的方式了。
但是,理想一定不会这么做。
按李想的产品哲学,智能驾驶方面不可能收费,也不会提供过多的差异化配置。在这一策略之下,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硬件成本大幅抬升时,如何平衡售价和利润,并拥有强大的性价比,还真是让人好奇。
但我大胆猜测,标配策略下的基本定价不会超过 45 万。
聚焦中国,但不放弃全球
理想提到全球化市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 2020 年 Q4 财报电话会议上,沈亚楠就曾表示理想汽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电动车领军者,因此毫无疑问,理想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 2021 年 5 月的媒体沟通会上,他再次表示,理想汽车在非常认真地研究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渠道的模式,团队已经建立。
而在上周刚刚结束的 2021Q4 财报电话会上,沈亚楠表示将参与国际竞争,但更聚焦中国。同时也表示已经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全球化策略团队,此团队的主要任务是:
找到产品的潜力市场
确定合适的产品阵容
确定在进入新市场时的商业模式以实现有意义的市场份额
现在,官宣 L9 是全球车型,就意味着在 L9 的产品生命周期内,必将实现出海,L9 就是沈亚楠所说的合适的产品阵容之一。
那么咱们不妨对另外两个问题——卖哪里和怎么卖做一些猜测。
新势力出海并不是新鲜事,蔚来、小鹏、爱驰以及东风旗下的岚图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陆续进入欧洲市场。蔚来在海外仍然直销,从基础设施开始建设,2021 年 9 月开始在挪威市场交付 ES8,至今仅注册 200 多台;而小鹏则是经销商合作模式,2021 年小鹏汽车在当地交付了 438 辆新车,其中 G3 销售了 406 辆,P7 销售了 32 辆。
从销量上看,大费周章地出海,似乎是赔本赚吆喝。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蔚来和小鹏当下出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构建品牌影响力,为未来铺路。
而理想的目标如果一开始就是奔着「实现有意义的市场份额」去的话,就必须找到一个有足够市场纵深,能支撑起足够销量的市场。
同时,对于理想 L9 而言,比上述品牌还多了一个约束,那就是它不是纯电车型。欧洲极端的环保主义和小车文化,似乎并不适合这台全尺寸增程车型。
全尺寸 + 燃油增程 + 消费能力,那么 L9 的「全球」重担,怕是要落在北美肩上了。理想的全球战役怎么打,也是值得期待的好戏。
有多少能力才叫旗舰?
作为家庭用车理念的典范,新能源 SUV 的销冠,理想 ONE 在这个领域的杀伤力已经接近满级了。L9 没两把刷子肯定不敢自称旗舰。
在上周的 2021Q4 财报电话会上,李想提到:
对 X01 车型而言,我们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在理想 ONE 车型上实现不了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会打造出来一些全新的需求,这是今天市面上所有新能源车型都没实现的。
我们相信很多用户虽然表达不出来,但用了以后会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就是我们打造产品的一个核心理念。
紧随用户需求的理念将在 X01 之中得到诠释。
理想 ONE 实现不了的需求,再加上一些全新的需求,这应该就是 L9 的两把刷子了。
结合此前港股招募书中关于「从 2022 年开始,理想汽车将自主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的表述,L4 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应该算此前不能实现的需求之一了,是旗舰必备,各种硬件的提升绝对是一大亮点。
同时,在座舱智能化方面,理想 ONE 仍然比较克制和传统。结合此前李想在内部信中关于座舱空间的描述:
这个空间拥有我们喜欢的氛围和设计,充足的电能,超强的算力,最好的 VR 和 AR 环境。
它是娱乐的空间,是社交的空间,是工作的空间,是家庭的空间。智能电动车会成为比住宅更超值的独享空间。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 L9 上座舱智能会有一个颠覆性的旗舰体验。
此外,全新的需求能有什么呢?结合 L9 的价位,有 50 万元车型消费能力的潜客,在家庭用车场景下会喜欢什么呢?如果把这个范围再放大到全球市场,全世界的这个层次的潜客会有什么共同需求?
我能想到的,只有家庭出游这个具体场景了。大胆猜想,L9 或许会有很多针对这一特定场景的创新功能,比如移植一些房车的功能到 SUV,提供一般的 SUV 无法提供的户外使用体验。
从 ONE 到 L9,名字变化有点大
从 ONE 到 L9,这个命名思路着实让人意外了一把。具体的品牌命名思路,目前可能只有理想自己市场部的人了解内情,但是我们不妨来猜测一番。
首先去商标局查询了理想近期的商标注册记录,可以发现在去年 12 月 9 日首次申请了「理想 L9」,之后 21 日集中申请了 L7、L9、M7 和 M9。
既然现在 X01 已被定名 L 系列,可以推测 M 系列可能是留给 MPV 系列的。理想的 MPV 车型传言已久,据此前消息,Whale 平台对应 MPV 车型,空间优先。
应该可以确认,理想对于现在的 L9 的命名方式是比较晚才确定的。在去年 8 月 31 日,理想把 LX、LM和 LS 三个系列从 1 到 10 集中注册了个遍,可见在那时还是按 X、M 和 S 三个系列命名的,可能大致对应着 SUV、MPV 以及小型 SUV 和 Cross 车型。
而现在改用 L 单字母系列命名,却没有提前注册完整的商标序列进行商标保护,让人摸不到头脑。
如果 L 系列用于 SUV,下一代的理想 ONE 很可能就是 L7,这两个车型占据了 30—50 万的区间。考虑到 20—50 万的品牌定位,再往下就只能容纳一款 SUV 车型了,恐怕 L 系列只能出到 L5 。而现在理想并没有继续向下注册,我们大胆推测一下,或许理想短期内根本就没有规划比 ONE 更小的 SUV。
写在最后
同是新势力的标杆,蔚来已经推出了 5 款车型,小鹏推出了 3 款车型,而理想现在才迎来第 2 款,节奏上看可谓迟到。
但从单车销量成绩来看,理想却是最成功的。具体到 L9,它实际上没有同级竞争对手。纵观整个乘用车市场,能卖到 50 万以下的全尺寸 SUV,根本没有。而且,这还是一台将具备出色的智能化体验的增程车。
但是,全尺寸 SUV 的市场不是很狭窄吗?
在两年前,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张骁在和 42 号车库交流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Segment 不能决定销量,销量是一个很综合的问题,宝马 X7 如果卖 50万,你觉得它的销量会如何?
各位仔细品品这句话,或许我们能从中预言 L9 成为爆款的玄机。
文章的最后也和大家预热一下,接下来我们会在 42 号车库理想社区和 App 持续发布更多 X01 的精彩内容,欢迎大家来社区或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进群与我们讨论互动,下周「车库 X01」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