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属于安徽人自己的自媒体~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皖事知必答】头条号,每日分享更多安徽正史野史、奇闻轶事、生活趣事、社会生活。
安徽这个省的经济体量,能够发展起来,绝对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支撑。
安徽这几年的发展引人注目。全省经济总量从“十二五”规划末期的全国省(市)排名中的第14位,上升到“十三五”规划末的期的第11位,并在2020年跨过4万亿大关,2021年的安徽经济体量超过4.3万亿元,增速全国第一名。
安徽经济体量的飞速提高,不仅仅是合肥一座城市的拉动,更离不开几个二三线城市的升级加速,譬如:芜湖,滁州,阜阳等。
芜湖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汽车产业、有色产业“百花齐放”;滁州在南京辐射作用下,制造业发展势头极佳,“滁州制造”已经完全成为一张新名片。
但我们今天要谈一谈另外一座即将腾飞的皖北新兴城市,阜阳。
阜阳,安徽省辖地级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安徽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截至2020年,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0118.17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阜阳市常住人口为8200264人。
阜阳的发展,与“中原城市群”、“京九高铁”、“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力”这几个词条息息相关。国家政策的利好,让阜阳拥有了机遇,机遇是可求不可得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利用好机遇,可能就可以进行较大的主导产业转型与升级。
我们研究阜阳的发展前景,绝对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表,而是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人口负重大,虽是悲亦是喜人口问题,是阜阳的大问题。
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率极高,知识人口普遍外流。阜阳市的户籍人口虽然1000万人左右,但是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却只有820万人。这就意味着,有将近250万人口外流,其中大部分都在江浙沪。
长年累月下去,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对于阜阳的基础制造产业将是非常重的打击。我们习惯性认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其地形关系密切,而阜阳是一个平原大市,拥有着非常适合发展城市工业的环境。
“外出讨生活”,也是为了追求比阜阳市内更高的工资水平,尽管阜阳自身的工作需求仍然存在缺口。回流劳动力,化人口压力为内生动力,是阜阳工业振兴的必经之路。
大企业入驻,资本集聚合肥的京东方、蔚来等大型科技集团,创建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科创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入驻,资本集聚效应越来越强。芜湖的海螺、奇瑞等工业企业,也成为安徽第二核心城市地位不断提高的的重要原因。大企业的招商引资,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是必要的方法与手段。
阜阳经济发展需要大企业来拉动。目前,已经在阜阳的世界500强企业有七个:临泉海螺水泥、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安徽开乐专用车辆、甲骨文(安徽)人才基地、阜阳华润电力、华润雪花、中铁上海工程局,加上工业集聚的企业部门,为阜阳提供了将近十万人口的就业岗位。
有研究表明,受教育较高的人口择业时,更倾向于大公司大企业。对于阜阳这座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的城市来说,引流大企业入驻,是吸引人才极为有效的政策方针。
战略交通枢纽,京九线重要节点一座城市想发展起来,交通是第一条件。
西部发展一定比不过东部沿海地区,偏僻山村一定比不过拥有高铁站的大城市。阜阳的高铁站总数,在安徽排行第三名,仅次于合肥与芜湖。其中,阜阳西站的规模也是省内排名第三的,仅次于合肥南站和芜湖站。
商合杭高铁线的规划,对于阜阳来说,等同于增加了一条生命线,将阜阳纳入了南北经济走廊中,这对阜阳经济发展将产生极为关键的引领作用。
二十年来,京九线的大枢纽放在阜阳,大大提升了阜阳城市的自身定位。铁路,无论高铁还是普铁,永远是一座城市兴旺的基础。而阜阳,也会因为高铁而冉冉升起。
振兴实体经济,小微产业稳步发展如果说最贴近阜阳人民生活的,一定是从街头到街尾的小微实体店。格拉条、毛蛋的味道,已经渐渐深入到皖中南地区人们的味蕾中去了。
除了餐饮业慢慢发展,地方特色产品汇聚,齐心协力打造阜阳新品牌、新风向。农业农产品不再是“农业市”产业滞后的标志,而是逐渐成为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新农业的“新”,给阜阳实体经济添上浓墨重彩。
在大数据时代下,阜阳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是落伍了,而是在夯实经济基础,提升发展品质与标准。阜阳城市品牌正在战略利好下稳步前进。
尽管有关键性的战略利好,但是阜阳仍然策马加鞭,独立向前。我们安徽的阜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着新时代的变换。
【皖事知必答】账号持续更新中,欢迎点赞下方评论留言,支持家乡,大美安徽!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头条号平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