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② 10月2日济源长尾关键词排名系统,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绿树成荫济源长尾关键词排名系统,碧波荡漾。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图③ 10月4日,洛阳西泰山景区绿意盎然,游客身着汉服拍照、游玩。河南日报记者 邓放 摄
图④ 信阳董寨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河南日报资料图片卜 春昕 摄
编者按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国庆期间,本报记者走进多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森林公园,探访一个个绿色宝地,感受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大美画卷正在中原大地上徐徐铺开。
湿地深处飞白鹭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阳
时值黄河秋汛,黄河济源段河面宽阔,一望无垠。10月4日,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留庄管护站,管护员张灵宝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湿地日常维护和鸟类监测。
“快看,那儿停留了几只白鹭。”张灵宝赶紧拿起相机记录。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白鹭水中嬉戏,周边蒹葭苍苍;放眼四周,小桥流水,青草碧荷,满目皆绿。
两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这儿曾是修建小浪底工程时的石料场,约20厘米厚的水泥地上堆满了生活垃圾。石料场南面,小鱼塘遍布河边,养鱼设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2020年3月,管辖保护区的南山林场在济源示范区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立足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科学修复退化湿地,总投资近3600万元,实施生态修复面积63公顷,目前已恢复湿地面积750亩、林地510亩。
“现在一期湿地已经建成,二期湿地不断完善,黄河生态科普馆也在紧张筹备中。”南山林场场长卢战平说,我们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为黄河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的翅膀来投票。“从最开始的几只,到去年的近200只,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选择在这儿越冬。”张灵宝说。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东西长65公里,南北跨度2.7公里,总面积8000公顷,分布在西霞院水库和小浪底水库北岸。截至目前,这里共发现鸟类206种、植物74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白鹳、金雕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鹭、大天鹅等36种。
采访途中,记者遇到周边村庄的三五名村民正在遛弯,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鸟儿多了,水变清了,环境更美了,空气中都好像透着甜丝丝的味儿。”
朱鹮翔集栖绿树
□河南日报记者 赵一帆 河南日报通讯员 祝文平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这是唐代诗人张籍诗中描绘的景象,所谓的朱鹭就是朱鹮。然而,此番美景曾一度难觅。20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朱鹮已在地球上消失,直到1981年,科学家在陕西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野生个体。
为推进朱鹮野外种群复壮,2007年,位于信阳市罗山县南部的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认定为全国首个朱鹮迁地保护研究基地。同年,17只朱鹮被送至此地开展人工繁育研究。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通过人工繁育放飞和野外繁殖,董寨保护区的朱鹮野外种群数量已有280余只,朱鹮保护等级也由极危降为濒危。
“在此繁育朱鹮,是人的决定。但放飞后以董寨为家,繁衍生息,却是朱鹮的选择。”10月3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黄华告诉记者,朱鹮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在此安家,足以说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如今的董寨,分布着1879种高等植物,保护区所在的罗山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1.5%。
杜志勇是董寨保护区环志站的工程师,今年国庆假期,他和同事们一直都没闲着——到鸟类繁殖、越冬的集中地点布网捕捉,对鸟儿进行身体监测、体征记录,再将带有唯一编号的金属环或彩色环固定在鸟儿的小腿或跗跖上,最后原地放飞。杜志勇告诉记者,查看近年来的环志情况,到董寨“歇脚”的鸟种比以往明显增多。
据统计,截至目前,董寨保护区统计在册鸟类有329种,占我省鸟类总数的80%以上。“这里是鸟儿的天堂。”黄华说。
诗意水岸绘彩卷
□河南日报记者 谭勇
绿水碧波,杉林幽径,绚丽多彩的水系公园,如一幅诗意水岸的画卷,铺展在面前……
“这还是我昔日的故乡吗?”10月5日,尽管天公不作美,路锦春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阔别家乡在外打拼近30年的他,如今在浙江杭州慈溪已经事业有成。这次,他趁着国庆假期回乡探亲。
“家乡水系都联通了,还打造了森林公园,整个县城好像在水中、在林中,非常有灵性,恍如江南水乡。”路锦春难掩高兴,计划把浙江的朋友介绍到家乡考察投资。
跟路锦春有同感的,还有土生土长的新蔡人袁磊。当天,他陪着家人漫步在新蔡县的西湖公园。尽管已是仲秋,公园里雪松、广玉兰、大叶女贞、香樟等乔木和铺地柏、南天竹、千屈菜、麦冬等灌木地被植物依然生机勃勃。
“西湖公园只是新蔡县‘一环一库五湖四带’中的一湖。一库一联通,一路一循环,老区联通、新区成网,新蔡县在县城区打造了东西南北中五湖格局。”新蔡县副县长魏家红告诉记者,新蔡县政府和河南水投集团联手实施的水系联通项目,让新蔡实现了从“洪水招待所”到“生态水城、秀丽田园”的精彩蝶变。
地处洪河、汝河、黍河三水交汇下游处的新蔡县,三面环水,地势低洼,过去十年九涝。如今,水系联通项目一期工程让这一状况得到彻底改观。记者漫步新蔡县城,在蜿蜒的城市“绿肺”中徜徉,湖光水色,楼台轩榭,曲径通幽,彩桥飞架,一园一景一特色,感受到“城在水中、城在园中、城在林中”的美好愿景在这里逐渐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