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区风貌。
国家电投揭阳神泉海上风电项目。
揭阳学宫。
揭阳市榕城区依托“榕树下的微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开展党史宣讲。
揭阳古城榕城中山路上汉川市网站关键词排名优化怎么样,骑楼林立、青狮欢舞汉川市网站关键词排名优化怎么样,诉说着活力古城的历史底蕴;
粤东新城里汉川市网站关键词排名优化怎么样,汕汕高铁加速推进汉川市网站关键词排名优化怎么样,海陆联动产城融合汉川市网站关键词排名优化怎么样,展现出滨海新城的城市风貌;
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内,207台储油罐全部封顶,世界级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区呼之欲出,奏响了产业强市的时代强音……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要历史交会点上,揭阳正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和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奋力谱写揭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迈入而立之年的揭阳市,正意气风发,阔步向前。
文、图/陈家源、许创盛、郑楚藩
活力古城
推动老城蝶变 千年古城焕发生机活力
漫步在揭阳古城,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榕城中山路沿街的骑楼建筑,历经百年岁月洗礼依然风采不减;穿过进贤门,红墙金瓦的揭阳学宫巍然耸立,置身其中,仿若能与先贤对话,能触碰历史的脉搏,能听见时光的诉说。
揭阳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脉的古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近年来,揭阳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整体保护市区“三山两水一古城”的城市空间形态,重点保护揭阳学宫等历史建筑群及古村落等文化文物设施,以“绣花”功夫推进榕城古城改造,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商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延续历史文化脉络,焕发古城生机活力。
2019年出台的《揭阳古城保护条例》,是揭阳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为揭阳古城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对揭阳延续城市文脉、守住城市根魂,更好传承和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揭阳市和榕城区两级政府先后编制了《揭阳古城4A景区规划5A提升方案》《揭阳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策划方案》《中山路的骑楼立面设计初步方案》《关于建设活力古城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多个不同层次的规划文件,进一步明确古城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格局、建筑特色、城内水系等重要信息。
一系列法规条例和行动方案的陆续出台,加快了揭阳推动老城蝶变、打造活力古城的步伐。去年底,揭阳市举行活力揭阳古城建设项目签约仪式,以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揭阳古城保护活化,传承古城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
揭阳古城所在的榕城区是揭阳市的核心城区,也是揭阳推动老城蝶变、建设活力古城的主阵地。当前,榕城区正全力服务汇金中心·万达广场、中骏·世界城项目建设,推进新河社区“三旧”改造项目,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潮汕特色宜居示范区。其中,中国铁建计划投资300亿元实施新河社区“三旧”整村改造,重点建设一条锦绣之路、两个繁荣场所、三大示范片区,打造揭阳市首个连片改造的旧村示范样板。
推进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既要注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榕城区积极推进古城遗址遗迹保护活化,还原古城水系风貌,完善古城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开发青狮、行彩桥、翁仔灯等特色文化,彰显古城民俗风情和人文气息。
此外,还先后建设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基础建设街路、整理古城历史地图、完成古城部分水系清淤和部分构筑物拆除;组织古城调研专业工作队伍,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在摸清“里子”的基础上建立古城古建筑保护名录,从保护古城的角度出发,用“绣花”功夫量身定制修缮古城“外貌”,保护城市肌理,从而做好揭阳古城文化提升工作;突破传统方式,创新引用全景VR展示重现中山路昔日景观……
放眼未来,揭阳市将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做好功能完善、旧城改造、违建整治、文旅融合、产业赋能等文章,规范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潮汕特色宜居示范区和“活力古城”城市客厅,示范带动全市各地积极实施老城区保护性开发,“要把揭阳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来了不想走。”
滨海新城
加快新城崛起 打造临海特色产业战略高地
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揭阳,既是千年文化古城,也是快速崛起的滨海新城。
从揭阳古城一路向南至海边,便是揭阳滨海新区所在地惠来。虽是冬日,但这里却始终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汕汕高铁惠来段项目正按照施工计划,全力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临港产业园仅用两年多时间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全,总投资约1400亿元的海上风电产业基本形成全链条发展,国电投首批风机实现并网发电;揭阳首个本科院校——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仅用一年时间在此拔地而起,今年9月迎来了首批714名本科学子……凭借粤东新城、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和惠来临港产业园这“一城两园”三大板块,揭阳滨海新区正加快建设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临海特色产业战略高地。
除了滨海新区外,放眼如今的揭阳,在强化陆海统筹、产城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老城蝶变、新城崛起的势头十足:榕城区全面推进古城保护活化,传承古城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揭东区推动新城区、阳美玉都规划建设,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普宁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发展品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商贾名城、创新之城”;揭西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打造生态发展示范区、粤东城市群后花园;空港经济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和临空临港产业集聚区。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近年来,揭阳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初步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昔日的“交通末梢”变成今日的“交通枢纽”。
去年11月17日,贯通揭阳南北的交通动脉揭阳至惠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今年2月9日,揭惠高速揭阳市区连接线(揭阳大道)正式通车,揭阳大桥成为揭阳新地标。作为统筹海陆联动战略轴线的发展中枢,上述两个项目是连接揭阳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产业强市的战略通道,大力提高了城市的通达性和通畅性,将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内通还要外联。本月17日,备受粤东市民关心与期待的粤东城际铁路正式开建。根据调整后的粤东城际铁路方案,揭阳将增设炮台站(原炮台站更名桑浦山站)、长美站、揭阳机场T2站共3个铁路车站。作为广东“十四五”重点项目,粤东城际铁路建成后将对实现汕潮揭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朋友圈”,方能开辟新空间。揭阳市将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的资源要素,携手周边市共建汕潮揭都市圈,规划建设绿色石化工业园区,壮大沿海经济带东翼实力。
产业强市
打造产业集群 构建揭阳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本月初,位于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传来捷报,该项目储运工程207台储罐全部实现封顶。俯瞰广东石化罐区,无数个“巨无霸”级别的储油罐拔地而起,犹如一个个“聚宝盆”,积聚着揭阳产业强市的新动能。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打造产业强市,正是揭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揭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充分发挥揭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依托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国电投海上风电等龙头项目,打造绿色石化、海上风电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构建揭阳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环顾南海之滨,以绿色石化、海上风电等为“链主”“龙头”的大项目,正带动绿色石化、先进装备制造等朝着千亿产业集群目标挺进;中海油LNG项目、国电投风电项目、明阳新能源综合基地、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等重大项目高度集聚、势大力猛。可以说,揭阳滨海新区初步形成以炼油、石化、天然气、风电为主导的能源产业格局,昔日未开发的惠来海岸线,已成为沿海经济带东翼建设主战场,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前景可期。
在传统产业领域,揭阳作为我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建市以来依托自身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了金属、纺织服装、制鞋、玉器、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收获了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称号:“中国五金基地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塑料时尚鞋之都”“亚洲玉都”“中国青梅之乡”“中国竹笋之乡”……
为做优特色传统产业,揭阳市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加快培育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引导推动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加大科技服务和工业设计支持力度,提升五金、注塑、服装、家电等传统产业附加值;实施“转企”“升规”“育新”工程,制定差异化扶持措施,大力培育效益型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农业大市,揭阳去年以来积极探索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工作,先后选定揭东竹笋、炒茶、油茶,揭西茶叶、生猪,普宁青梅、蕉柑,惠来凤梨、家禽、鲍鱼,创建了首批10条市级农业产业链,示范带动创建县级农业产业链10条,探索了“G+5+N”“链长制”工作模式和5本台账月报制度。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规模效应的重要平台。为此,揭阳市将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在“一核三区”的基础上构建“一区多园”协调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以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字头”园区为龙头、特色和专业产业园区为主体、镇村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广东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体系,“十四五” 期间重点打造海上风电、海洋油气化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旅游以及现代海洋渔业等五个千亿级以上海洋产业集群。这对以绿色石化、海上风电为重要支撑的揭阳而言,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集中释放,揭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的翅膀已然舞动起来,奋力推动揭阳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砥砺扬帆、行稳致远。
四大关键词看揭阳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过去五年,揭阳市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省委对揭阳发展的定位要求,积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经济发展
聚焦“一城两园”,加快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粤东新城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产业链规划顺利完成;临港产业园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条集群蔚然成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纺织服装、金属、化工、矿物加工、制鞋、食品、医药制造、电气机械以及设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电商产业蓬勃发展,连续两届获“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
城乡面貌
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居粤东第一,4E级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定期通航66个境内外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实现省县级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全覆盖。揭西县入选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揭东区获评全国特色小镇,揭西火炬村、普宁什石洋村、榕城西岐村获评省特色名村。在全省率先试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
治理能力
全面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工程,练江青洋山桥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下降。大气环境质量连续四年全面达标,揭西县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榕城区两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并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惠来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实现“摘帽”。
民生福祉
五年来共支出近1300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0%。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优质高效建成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填补揭阳本科院校空白。新(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323所、中小学校860所,新增优质学位16.5万个。揭阳引韩供水工程实现通水试运行,全市1446个行政村自来水供水到村实现100%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