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艳美 程晓玲
经济快速复苏同时,令外界更为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湖北“很忙”。
一方面,在国家区域布局中频频亮相:
3月13日,最新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长江中游城市群从“发展壮大”升级为“优化提升”随州关键词排名教程;
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随州关键词排名教程;
4月13日,《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研究编制长江中游等跨省区城市群实施方案”。
另一方面,党政“一把手”马不停蹄:
3月16日至18日,全国“两会”刚结束,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就率党政代表团赴赣湘学习考察;
4月2日,湖北召开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被认为有着“谋全局、抓落实、开新篇”的意义;
4月12日,外交部特别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湖北、武汉站到全球聚光灯下;
回汉不到一天,4月14日至17日,湖北高规格党政代表团又奔赴沪苏浙学习考察。
在上海,应勇特别提到,上海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值得湖北认真学习借鉴。
放眼整个长江经济带,如果说长三角是“龙首”,那长江中游城市群就是“龙腰”。带动“龙腰”挺起来,湖北的谋划路径正日益清晰。
做高“塔尖”
上周公布的湖北“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塔尖”的高度。根据当地媒体解读,这里的“一主引领”,不再局限于武汉“一城”,而是既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又要与武汉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深化要素整合、产业对接等,加快同城化发展。
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由此,武汉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5年,经济总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进位,进一步凸显在中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
不过,摆在湖北面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武汉仍面临“大而不强”问题;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缓慢。
2019年,武汉GDP为1.62万亿元,相当于上海的42.5%,深圳的60.2%,广州、重庆的68.7%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武汉经济总量位次下滑至全国第9位,被杭州反超,身后还有势头迅猛的新晋GDP十强选手南京,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障碍、壁垒仍然突出”。
比如,《湖北日报》去年12月的一篇报道曾指出,有孝感的园区表示,武汉外溢的产业多集中在纺织、家具制造等领域,规模偏小,质量不优;鄂州则有企业反映,两地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制约了人才流动。
反观长三角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今年已经启动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这种对接的力度与广度,令人羡慕”。
向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关键在于“思想破冰”。赴沪苏浙考察结束第二天,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就在总结交流会上指出,“湖北发展蓝图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理念、思路、作风。”
打破思想“围城”,武汉城市圈正加快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朝着“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的方向努力。
最新的一个动作是,4月16日,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座城市的规划部门坐到一起,明确要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形成指导城市圈空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抬高“底板”
“发展不够是湖北最大的实际。”这是湖北对自身发展的最新判断。而要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除了做高“塔尖”,还要抬高“底板”。为此,湖北提出,“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
去年11月,《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的重磅文章,其中指出:“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兴衰关系着发展全局。具体到湖北,此番如此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县域经济不强”是一块“突出短板”。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我国百强县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占68席,中部地区占21席、西部地区占8席,东北地区占3席。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5席、18席和15席。
湖北紧随其后,共有7个县市入围,在中西部省份中拔得头筹;从近三年表现来看,湖北入围县市数量不断刷新,依次从4个、5个增至7个。尽管如此,湖北入围县市排名整体靠后,缺乏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头部县市。
从2020年百强县各省份位次分布来看,湖北无一县市入围TOP50,而同处中部的湖南有3个、河南和江西则各有1个。
即便只看自身情况,湖北县域经济“基本面”也难言乐观。
2015年,湖北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17825.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60.3%。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计划(2018-2020)》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不过,从实际结果来看,其经济总量离目标尚有距离,且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正是因此,湖北此次提出“三百”战略——即支持“百强进位”、加快“百强冲刺”、加强“百强储备”,推动更多百强县进位提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湖北党政代表团赴江苏、浙江考察,都提到“县域经济”这一关键词。根据公开报道,湖北还分别与上海、浙江签署了干部人才交流培养协议。而此前湖北在解读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时就曾透露,将“选派干部到发达省市跟班学习”。
提高“质量”
做高“塔尖”,抬高“底板”,最终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此前,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扎实推进科技强省建设。”
湖北“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争创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升湖北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地位。
数据显示,武汉人才总量达26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量1/4;普通高等学校数量84所,其中7所列入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在校大学生上百万,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家底丰厚的同时,“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
比如,2019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167.27亿元、占GDP的25.69%,尽管已创下历史新高,但仍远低于深圳9231亿元、34.3%的水平。
2020年,武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总量达6259家,与上海的年内新认定7396家、总数17012家的成绩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正视差距,上月底,武汉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为“全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指明路径。其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被再次强调。
根据相关方案,武汉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武汉英才“拔节行动”“学子留汉工程”“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5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10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吸引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不少于150万人。
在此基础上,依托武汉的中心优势,还要让创新成为带动全域发展的新动能——
高水平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创新发展,打造武汉城市圈创新共同体;
推进襄阳建设汉江流域区域性创新中心,联动十堰、随州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推动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中心,联动荆州、荆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犹记得一年前,网上不少声音在讨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给湖北和武汉经济带来哪些影响随州关键词排名教程?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如今,答案似乎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