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
————衡水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解读
今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冀州产品关键词排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冀州产品关键词排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聚力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开发区能级,打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攻坚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1月23日,在衡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该市2022年将重点做好9个方面工作。
2022年,衡水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强市、结构调整富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今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聚力投资和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关键词】抓投资上项目
报告提出,衡水市将聚力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坚持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000亿元,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生态优化、民生改善。
【报告解读】
狠抓重大项目。聚焦“两新一重”、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十大重点领域,谋划、开工、投产、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抓好“五个一百”产业项目,接续实施“3个10”双基项目,176个计划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力促邯港高速全线开工,万宇高分子橡塑制品、海胜滤芯滤器等30个重点项目年内投产。
精准招商引资。围绕市域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产业链高端项目、延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和制造业总部经济项目。面向京津雄、长三角、珠三角开展不间断招商,争取在引进百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招商项目签约总额保持在1500亿元以上。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突出抓好“实、考、保、包、促、评”,实施项目清单管理,加强要素服务保障,深入开展包联帮扶,强化跟踪督导问效,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以项目建设大成效推动衡水大发展。
以优质项目促进消费升级。加快铜锣湾商业广场、万达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衡东物流园、京衡供应链智慧产业园做大做强。完善县乡村电商体系、快递物流体系,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键词】产业链构建
报告提出,要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努力在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培育、核心技术升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开发区能级,推动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开发区发展新局面。
【报告解读】
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聚焦17条重点产业链,形成“三个一”清单和“两图两库N指数”,推动“3+2”市域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形成,“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加快新一轮技改升级,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新技改项目。加快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搭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以上。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
推动企业做大做多做强。实施育龙工程,力争在培育百亿级企业上实现突破。打造一批深耕细分市场、专注产品创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冀衡药业、青竹画材等6家企业上市,力争企业主板上市实现新突破。
近日,在景县经济开发区龙华工业园的衡润德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进行胶管定型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完善开发区规划体系。发展“一区多园”,做大衡水高新区、枣强经开区,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2%。力争衡水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做优滨湖经开区,做强桃城高新区和武邑、武强、故城、阜城经开区。实施开发区“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发展路径,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和配套企业就近布局。
优化开发区运营机制。探索实行“管委会+公司”市场化运营“园中园”模式,引导开发区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发展、投资促进及服务等工作。用好开发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活力。
·农业提质增效,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报告提出,将坚决打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攻坚战,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报告解读】
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确保48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到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壤改良,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粮食总产稳定在87亿斤左右。
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编制农业空间发展利用规划,积极探索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种养结构,重点抓好10个产业集群、2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元田”达到35万亩。
日前,饶阳县冠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内,工人在给蔬菜浇水。 河北日报通讯员崔佳栋摄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0家以上。深化“果蔬进京”“中化来衡”。支持桃城区、滨湖新区、冀州区建设环湖现代都市休闲农业核心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攻坚战。如期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力争实现采补基本平衡。加大外调水力度,深入开展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打造多源互济、灌排顺畅、旱涝无患的水系格局。持续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行动,提前3年实现县域全覆盖。
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高标准推进滨湖新区、高铁南站片区、河东老城区、西部新区规划建设。建设“小而美”县城城镇和特色小镇,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支持周窝音乐小镇、以岭金蝉小镇、同岳乐活小镇争创省级特色小镇。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361公里,改造户厕2.87万座、公厕629座,建设美丽乡村160个以上。
·开放创新,加速集聚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开放创新
报告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速集聚发展新动能。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和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报告解读】
推进更深层次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和财税金融改革。全面推行住宅工程业主预验房制度和“交房即交证”等改革措施。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和工作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超50%。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200家以上外贸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动衡水国际陆港建设,力促枣强保税物流中心启动运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承接平台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谋划推动协作区至雄安的快捷交通。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两核五园”创新轴,打造科技、教育、产业、人才紧密融合的创新生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和产学研精准对接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探索“揭榜挂帅”项目生成机制。全面融入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院士重点合作单位建设,新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10家以上。开展引才引智工程和衡水学子回归行动,编制产业人才急需目录,落实优惠政策,努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推进市县两级行政许可全域标准化,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在餐饮、住宿、物流等13个高频办事领域推行“证照同办”改革。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实行“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将帮办代办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打造更加惠民利企的政策环境。全面梳理完善产业扶持、减税降费和招商引资等政策,落实包联帮扶机制,最大限度让企业享受到政策支持。
·生态优先,建设更高水平美丽湖城
【关键词】生态优先
报告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美丽衡水。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着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报告解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涉气产业集群治理。深化城市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确保动态清零。抓好城区“厂、网、河”一体化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实现省级开发区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全覆盖,争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衡水湖保护力度,推进湖区村庄生态搬迁,实施生态补水和水体修复,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和效果评估,持续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支持枣强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10万亩以上。
穿城而过的滏阳河两岸楼房鳞次栉比,衡水市文化艺术中心坐落其中,成为最靓丽的风景线。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稳妥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保障方案,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落实差别化信贷、电价等约束政策。推动饶阳县、安平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国家试点建设。
·加强民生保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关键词】民生保障
报告提出,将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交通出行、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民生实事,确保全部按时兑现。
【报告解读】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以上。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切实加强防贫动态监测,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展普惠性、互助型养老,完成100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
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帮扶机制,积极稳妥压缩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比例,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6所,新增公办学位1.1万个。推广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双元制”本土化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转向应用型发展。
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医联体提标扩能,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疾控中心综合楼、市第三医院和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力争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南院区建成投用。(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