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网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万网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完整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基础的域名服务、主机服务、企业邮箱、网站建设、网络营销、语音通信等应用服务;以及高端的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顾问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客户真正实现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于2009年收购万网,2013年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的阿里云与万网将合并为新的阿里云公司,合并后“万网”品牌将继续保留,成为阿里云旗下域名服务品牌
风投故事
他,戴着一副银丝眼镜温文尔雅,初次见面,很容易让人觉得他像一位老师。而他经常被邀为重要会议的嘉宾,赢得观众如雷般的掌声,他就是从北京师范大学走出来的拥有传奇经历的中国领先互联网服务商、中国万网的创始人——张向宁。
对于互联网行业,说起北大,大家便会想起李彦宏;说起清华,大家便会想起张朝阳;而说起北师大,大家便会想起张向宁,他们在互联网的不同领域,引领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代表着这几所学校的精神和学子们共同的追求。
张向宁虽然从北师大自动辍学,但仍然感谢北师大的培养。张向宁曾多次在演讲中表示:“在互联网的拼搏,也代表着北师大学子互联网的努力。与其他院校精英共同创造奇迹,不仅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快事,更是师大精神的诠释。”
1996年,从拿到IDG第一笔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起,到兼职天使投资人,张向宁深刻体会到在创业中风险投资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他也在熟悉的互联网领域中,也用自己的经验、精力和金钱来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用信息化呵护着他们的成长。
传奇且坎坷的人生
在很多人眼中张向宁的创业和事业是顺利的,22岁创业赢得100万的第一桶金也因此而声名鹊起,更因连续创建中国万网和天下互联网科技集团两大互联网企业而赢得互联网和投资界的认可和尊重,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张向宁从小就是一个习惯走在前面的人,这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5岁时看见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张向宁就开始不安分地闹着要上学,因此,后来他一般比同班同学小两岁;高中时候,张向宁便已经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宇宙、黑洞、量子、相对论这些对其他同学来讲枯燥乏味的知识,在他眼中便成为乐园;上大学到后,张向宁勤于思考,是当时有名的少年天才。
时至今日,张向宁依然对复杂的地球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依然记得那些曾经令他兴奋不已的教授,这些授业解惑的恩师们给予了他大学阶段最浓墨重彩的知识收藏,也让他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尽情地畅游着,他不断在物理学中探索着,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申请出国留学。
同时,他的论文也得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研究中心教授的赏识,得到出国深造的机会,从北师大退学也变得顺理成章。
早已向往着以后能在物理界能够大展身手的张向宁这时却得到消息,父亲突发心肌梗死,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张向宁毅然选择了留在家人身边,暂时放弃了出国的打算。
出国的事情被搁浅,他开始在职场方面发展,从一个普通员工做起,先后在国际贸易、船运、旅游、招投标管理、设备开发生产、电脑展销等行业中尝试,在这些行业中虽然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但是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经验,聪颖的天资加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不断充实着自己、积累着成功的素养。
梦想开始时的艰辛
1996年,当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开始席卷全球的时候,张向宁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商机,与兄弟张向东联手创立了北京创联通信网络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万网。
与大多数的创业公司一样,创联的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只有200万元,在互联网这个烧钱的行业,200万元显得微不足道,并且没有明确清晰的方向。因为创联最初的方向是帮助企业做网站开发或系统集成,非常难拿到单子,所以未来的一切也显得很渺茫,压力很大,张向宁几乎每天都在计算现金还可以支撑几个月。
不管怎样,也不可能让时间停下,很快,200万只剩下十分之一,可公司还是没有实现盈利。立即收手,公司还能剩下20万资金;继续经营,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剩下的20万也赔进去,二便是实现盈利,走向成功。张向宁陷入了困境。
放弃注定失败,坚持还有一线生机。最终,张向宁选择挑战未来,借钱努力支撑公司,最艰难的时期,公司中只有四间屋子,在炎热的夏天,也挤不出多余的资金买空调,只能穿着背心工作,如果没有女员工还可做做“膀爷”。
马上山穷水尽的时候,张向宁发现国内域名出现了很多抢先注册的现象,于是创联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域名保护运动”,提供域名注册服务。这次的运动不仅使创联成功脱离困境,并且找到了日后的主要营业方向。
经过几年的奋斗,创联推出了“万网计划”——截止到2000年末,创联客户数已发展到1万家。1999年5月31日,创联目标提前完成,于是张向宁直接把公司改名为“中国万网”,同时万网也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业务公司。
同年,美国风险基金IDG主动提出向万网注资。于是,万网便得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50万美元,而张向宁在这一时期接触的风险投资商们也教会了张向宁如何“烧钱和圈钱”,这样做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万网在一年之内“烧”掉了几百万美元,而幸运的是,就在穷途末路之时,万网收到了来自新桥投资的资金,这便是万网的第二轮融资。
短短四年时间,万网便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域名注册和网站平台服务提供商,拥有十几万家企业用户,是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实万网能够得到这样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时的风险投资商们不重视利润,看重的只是业务量和用户数量的增长。
二次融资后,张向宁憧憬着到纳斯达克上市,但是2000年底,网络泡沫破灭,互联网公司迎来了他们的寒冬,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因此一夜之间倒闭,而当时万网依然没有盈利,以万网的经济状况来说,公司财务只能支撑七八个月。
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张向宁只能背水一战。张向东为力挽狂澜煞费苦心,最大的挑战就是必须证明万网是能赚钱的,或者说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变成一家能够盈利的企业,起码不是现在的入不敷出,否则,万网只有倒闭的下场。
这时1999年快速扩张的弊端显现了出来,万网各项费用居高不下,为尽量减少开支,张向宁拿起财务报表苦心钻研,将一切可能压缩的成本(广告宣传、房租、人力成本等)压缩到最低,因此,万网的办公场所从3000平方米的高档写字楼搬到了只有1000平方米的写字间,并以“自然流失”的办法减少员工数量。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2002年,万网扭亏为盈,从艰难的创业时期进入到稳定增长的发展期。虽然万网的业务一直在增长,没有过下滑的情况,但是名气依然不够大。毕竟互联网是一个讲究“注意力”的行业,万网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确实不易。
万网的低调与他的经济定位是有一定关系的,张向宁一直将互联网公司的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用户,另一类是企业用户,而万网更专注于后者,因此,万网在名声上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业绩一直稳定增长。
实际上,万网算得上是最早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在2001年实现现金流平衡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买麦网,踏进电子商务
2005年,张向宁决定进军电子商务并加大投入,将业务领域从域名注册、主机托管拓展到电子商务。而万网因为几十万的企业用户和自己历经数年开发的IT平台,都为万网进军电子商务提供了便利。
2005年3月29日,万网旗下B2B(企业对企业)新军“买麦网”在杭州宣布成立,这里也是B2B老大阿里巴巴的大本营。张向宁打算用一年半时间做到市场第三位,而张向宁最终的野心是将买麦网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
买麦网之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自有它可以狂妄的资本。买麦网是由著名风险投资商IDG和新桥共同出资打造,而IDG在中国向来以高成功率著称,其投资遍布网络业的各个角落门户,搜索引擎、游戏、专业网站、电子商务都有所涉猎,在搜狐、腾讯、当当、携程等都有IDG的股份。
IDG虽然在各个行业的投资都一直顺风顺水,但是B2B似乎是它的心头之痛。虽然1999年在人们的印象里阿里巴巴并不被人看好,但2004年,国际风险投资家们便已经开始为了抢占B2B的市场而打得头破血流了。当软银、美国富达、Granite、TDF等看准B2B的前景,投资阿里巴巴8200万美元时,却唯独将IDG排除在外,四处出击且屡有斩获的IDG不免有一丝苦涩。
2005年,任何人已不再怀疑B2B的吸引力,IDC(互联网数据中心)2005年报告指出:全球电子商务的增长主要受B2B的影响,B2B在电子商务中的份额达到87%。2004年,全球B2B电子商务的利润为2.776万亿美元,B2B的老大阿里巴巴已经在2004年平均每天盈利100万人民币。更为惊人的是,中国国内目前有2300万家中小企业,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但仅仅只有3%的企业正在使用电子商务。同时,IDC认为,在未来五年中,中国B2B电子商务将以高达120%的速度增长,经过多年互联网发展的沉淀,2005年,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将大为改观,B2B市场将获得极大发展。
面对B2B良好的发展前景,IDG自然不允许版图上出现这一方空白。其实早在1999年,IDG就已经开始尝试进入B2B市场,IDG曾联合其他风投参股当时电子商务希望之星8848,只是两年后8848宣布破产。遭到阿里巴巴的拒绝后,IDG再次选择的是慧聪,DG是慧聪国际的大股东之一,只是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慧聪并未有太大的作为,而且在2004年下半年,慧聪公司内部出现恐吓事件,随后又出现资金链紧张,2005年3月23日,再次传出“所有智能员工停发绩效工资”的新闻。一系列的负面新闻使慧聪业务下降,也使IDG对其失去信心。不得已,IDG和美国新桥集团决定投资万网1亿元来进行翻身。
IDG将希望放在了买麦网上。买麦网的目标是建立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信息交流平台,而这时万网强大的客户群成为了买麦网的优势,买麦网的客户基本上来自于万网,这也是与其他几家B2B网站的不同之处,信息质量更有保证。截至2011年,买麦网已经成为万网重要的战略中心。
而在IDG、新桥为万网注资1亿之后,DG、新桥与万网总裁张向宁成为主要股东,占股均不超过50%。
万网上市梦想的破灭
其实上市一直是万网的重要战略目标,从2007年开始,张向宁便一直为万网上市做准备,并一再表示万网上市只是时间问题。2008年,经济环境开始转冷,张向东也将上市脚步放慢,只是并没有坐享安逸,在一年时间内张向宁进行了三次并购。
第一次收购:欧科动力。主营业务:企业建站和网络营销,客户高端,比如品牌企业、房地产、高尔夫、集团用户领域。收购主要目的是欧科动力的WEB技术、动画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和创新。
第二次收购:宁波网博。主营业务:企业信息化建设,曾是万网的技术服务外包商,客户主要为世界500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企业IT定制服务。
第三次收购:狼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企业、个人提供自助网站建设服务,客户关系管、B2C(商对客的一些电子商务事宜)和B2B的一些功能。主要产品:超级站车。并购后,万网引进了这款产品,并重新包装定位为“速成网站”,产品已经推出便迅速占领了超过70%的智能建站市场份额。
张向宁认为这几次收购是万网上市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只是这几次的并购价格并不便宜。
按照万网原来的计划,将在2009年第二季度上市,但是金融危机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放过万网。不管是收购其他企业还是应对经济危机都需要大量的现金,而对于风险投资进入已经10年的万网来说,套现压力太大。面对双重危机,张向宁不得已只能在上市和被收购之间选择被收购,这对于万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2009年9月,阿里巴巴分两期支付现金5.4亿元人民币获得中国万网在中国营运的股权,第一阶段斥资4.35亿元获得万网85%的股权,第二阶段是在2011~2013年内的指定期限内阿里巴巴以1.0456亿元的现金再次收购万网14.67%的股权。2009年底阿里巴巴宣布完成第一阶段的收购交易。
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万网是中国互联网基础服务领域的佼佼者,这次合作自然被业界人士普遍给予高度评价和期许。
张向宁白手起家,成功的创业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天使资金(风险投资)对创业者的重要性,张向宁很明白创业时要经历的种种困难,也知道创业初期捉襟见肘的资金给企业带来的是致命的打击。
张向宁曾说:“虽然现在我不必再为公司的资金烦恼,但是还会去参加一些创业大会,在哪里,会看到很多充满激情的创业者,看他们那种渴望的眼神,便会想起自己创业时的经历。”也是因为这种感觉,万网和张向宁一直在帮助那些年轻的创业者,张向宁还兼职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启示录
万网能够成为同时期内唯一存在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谓不成功,尽管一直没有大红大紫,但是它的成长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企业创业之初,不得不面对追求速度还是利润的问题,企业即使利润为零,每年也要把赚得的钱重新投入到产品研发或市场开拓中,那它的成长速度必不可小视,但是如果企业一直朝着这样的方向走下去的话,必然一直没有利润可言,最终必然会有一些人站出来反对。这时减少投入,利润必然会上涨,当然与此同时,速度便会降下来。
因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有何时提升速度、何时让利润体现出来的大局观。比如万网在成立之初一直在拓展市场,在形成一定模式后,成功实现收支平衡,在此之后,万网的各方面增长也一直很稳定。
另外,如果企业达到一定阶段需要找风险投资,并需要让出一部分股份时,一定要非常小心,如果让出很多,后期做事容易束手束脚受到限制。
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跟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给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