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闻

商业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商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包含芜湖网络推广联系昔年下拉的词条

时间:2023-11-23 信途科技商业新闻

铁辘轳把、打磨厂、东四块玉……一批历史悠久的老地名回来了。自2021年2月6日起,北京公交集团调整1683处公交车站名称,其中恢复了多处历史悠久、曾为人们所熟知的老地名。

“北京妇产医院”站改为“骑河楼”站

骑河楼位于东城区中部偏西,今称骑河楼街。

清代《日下旧闻考》载:“骑河楼在东安桥北,芜史云:有亭居桥上,曰涵碧。桥上有石础二。相传有楼骑河,今桥西街尚叫骑河楼。”

“芜史”是明朝刘若愚所编北京史籍,其为南直定远(安徽芜湖)人,故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宫当差,如其所记,“骑河楼”之名至少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骑河楼为横跨皇城御河(为元代开凿通惠河流经皇城东侧的一段河道)上的一座木桥,因上悬“涵碧”之额,故名“涵碧桥”。桥体为封闭木楼式建筑,因骑跨于御河之上,俗称“骑河楼”。据传建于明代,桥所对着的街巷名“骑河楼街”。1921年出版的《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标为“骑河楼”,东起皇城护城河,西至故宫东筒子河。1949年以后称“骑河楼大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承侯大院并入,改称“骑河楼街”。1990年《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记为:“东起北河沿大街,西止北池子大街,南与骑河楼南巷、智德北巷相通,北与骑河楼北巷、草垛胡同相通。”街内有北京妇产医院等单位及居民住宅。

“东花市大街”站改为“铁辘轳把”站

铁辘轳把位于东城区东部,东花市大街东端。

据《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载:“铁辘轳把在清《京师坊巷志稿》记为铁辘轳耙,系由于此处有制铁辘轳和钉耙的炼打铁作坊得名。1933年《北平地名典》改称铁辘轳把。”清光绪《顺天府志·坊巷门》中也有“铁辘轳耙”之词条,有“井一。有崇兴寺、送子观音庵”的记载。由此说来,这“铁辘轳耙”在清代光绪年间,是因为一口井而得街巷之名。

提起辘轳,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是早年间水井上的打水装置,由被固定的辘轳横轴、铰绕绳子的辘轳头和能摇动的辘轳把组成,多为木质的,也有铁质的。称“铁辘轳把”的街巷,水井上的辘轳把应是铁质的。

光绪年间已有“花儿市大街”的记载,“铁辘轳把”在其东端。民国初期,花市大街分成花市东大街、花市西大街与铁辘轳把三段。1936年《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将“铁辘轳把”标为两段,一段在花市东大街东侧,与之相接,一段在所标注的“铁辘轳把”东侧偏北。1950年《北京市街道详图》只标注在花市东大街东侧。1965年整理北京地名时,将羊市口以西至崇文门外大街一段改称“西花市大街”,以东将吉庆里、铁辘轳把合并称“东花市大街”。虽然“铁辘轳把”这个地名消失了,但当年途经的3路公共汽车还保留着“铁辘轳把”的站名,直到花市斜街消失,该站才取消。此后出版的北京史地书籍中,就极少出现“铁辘轳把”了。1990年《花市一条街》书中《花市地区街巷示意图》上有“旧铁辘轳把”的标注,位于东花市大街东段。

“祈年大街北口”站改为“打磨厂”站

打磨厂位于东城区中部偏西,前门大街东南。

据《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载:打磨厂街形成于明代,初名打磨厂,因有许多打磨铜铁石器的作坊得名。清代沿用,民国以后称东打磨厂街、西打磨厂街。

明永乐初年,今天的前门、崇文门外是京城的南郊,多为乱葬岗子和菜地,但已出现较为分散的民居。当时有来自房山的石匠,在此打磨石器出售。因紧邻京城,所以生意兴隆。此后又有了磨制刀具、打制铜铁器的作坊,俗称打磨厂。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修建北京外城,打磨厂一带变成了城里,此时前门、崇文门外已形成街区。到了明末清初,这里更是街巷、商铺、会馆密集,居民众多。石器、铜铁器打制工序繁琐,由此造成噪音和粉尘污染,有的打磨作坊日夜打制,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后兵马司令打磨作坊“或歇业或迁出,无以扰民”打磨作坊相继关闭或迁出城。

有关打磨作坊关闭或迁出的具体时间,有的说是清顺治年,有的说是康熙年,还有的说是清末,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虽已无打磨之作坊,但地名被沿用。

“祈年大街南口”站改为“东晓市”站

东晓市位于东城区南部,天坛北侧偏东。

北京历史上称“东晓市”的地方有多处,其源自“小市”。小市是老北京专卖零碎用物、旧衣物的小市场,又称“晓市”,因是拂晓时分开市,天大亮时闭市。

清代《宸垣识略》记载:“东晓市在半壁街南,隙地十余亩,每日寅卯二时,货旧物者交易于此,惟估衣(旧衣物)最多。”这里所说的“寅卯二时”是早上3点到7点。而《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称:“据考,清末时这里的小市,自每夜四至五点钟开市,到日出六至七点钟收市,实为夜市。在小市上摆摊卖货者,多是白天走街串巷的小贩,俗称‘打鼓的’。”《京师坊巷志稿》记为“东小市”,1933年《北平地名典》称“东晓市”,1947年定名为“东晓市大街”。1965年整理地名时,以东晓市小学为界,分为东、西晓市两条街。

东晓市街曾有药王庙、天庆寺、金台书院等历史古迹。其中金台书院在东晓市街西口,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三进四合院。清初为义学,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御赐“广育群才”匾额,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为义学书院,有御制碑。1915年改为京师公立小学。此后几易校名,今称“金台书院小学”,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路西口”站改为“东四块玉”站

东四块玉位于东城区南部,体育馆路南侧。

据《北京地名典》载:传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天坛时,剩下四块大汉白玉石,放在天坛东门外,当时这一带全是窑坑、苇塘、荒地,后来人们就称这里为“四块玉”。有说,庚子(1900年)事变后,德国要求为克林德立碑,把四块汉白玉运到东单修了石牌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石牌坊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

此说流传甚广,多种北京文史书籍都有收录,但经考证,这一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其一,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完成的《京城全图》上,这里称“新营房”和“校场”,是八旗兵驻地。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编竣的《京师坊巷志稿》才出现“四块玉”之名。1921年《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标为“四块玉”,以后沿用。其二:明清时期天坛东外坛无门宇之设,到了民国年间,为出入之便,才于坛墙间辟通道,1950年天坛公园建东门,与内坛东天门相对。修建天坛的建筑材料属于御用品,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即使没有使用,也不可能随便遗弃。其三,北京建筑所用汉白玉,历来由房山大石窝开采。当年克林德碑从开工到完工用了一年半,由“四块玉”就地取材的说法难以成立。其四,德国要求清政府为克林德修建牌坊,是写进《辛丑条约》的,其“附件三”中明确要求:“在被害处所用大理石树立牌坊一座,东西宽满崇文门大街,因材料难于转运,做工多需时日……先筑地基,其开山凿石,转运料件,在均须时日,惟有督饬工人,尽力妥速办理。”由此来说,用四块旧石修牌坊,不太可能,所以说克林德碑与四块玉无关。

另传:清代中期,在这一带农田中有一眼大井。井口是用白似玉的一块大石凿成。由于年长日久,井口被井绳磨出四道深沟,井口看上去好像是用四块白玉镶成,后来人们就把这眼井叫“四块玉井”,后简称“四块玉”。

后此地形成街巷,仍称“四块玉”。清宣统年间分称“东四块玉”“西四块玉”,其后沿用至今。

“中山公园西门”站改为“南长街”站

南长街位于西城区中部偏东,西华门外。

据《京师坊巷志稿》载:西华门外北长街,亦称北池子。西华门外南长街亦称南池子。原来清代南、北长街和南、北池子可以互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说:东华门外向南、北二街曰南池。西华门外昔年只有北街,曰北长街,达金鳌玉蝀桥之东门,南无直达之途,仅南府乐部及各项杂役人等居之,向无人行走,以东西二口之南端皆至天安门之垣,无门可出。民国三、四年,开辟新街,始能达东西长安门。就在辟新街时,在街口修建了一座高大的拱门,门额上题有“南长街”三个大字,这就是今天仍可看到的南长街南口大门。

南长街民国时期老照片

历史上南长街有多处古迹,如真武庙、大悲院、南花园等。其中南花园在西华门以南,东向,明代称灰池,实为菜园,种植瓜蔬,并在冬季设炕洞(温室),烘养新菜。真武庙在南长街中段路东,《日下旧闻考》记为御用监所建玉钵庵,即明真庙。玉钵庵以玉钵(佛前所供养之具,由整块玉料琢成)得名。

“教育部”站改为“大木仓胡同”站

大木仓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西单北大街西侧。

“大木仓”之名疑为存放木材之地,其实与木材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从“打磨厂”谐音而得。

明朝这里街巷中有打制石磨、打磨铜铁器的作坊,故称“打磨厂胡同”。后打磨厂搬到外城,即前门东南侧。“打磨厂胡同”后谐音为“大木仓胡同”。

该胡同以清代郑亲王府知名。这位郑亲王指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济尔哈朗。

早在明代,大木仓胡同就有明成祖朱棣谋士姚广孝的府第。1644年清师进关,定鼎燕京,这里赐给了济尔哈朗,其遂建造了规模庞大、装饰华丽的王府,当时被称为“京城第一花园”。摄政王多尔衮在排挤济尔哈朗时,曾以郑亲王府规模逾制为由,将他罚银两千、罢免辅政资格。进入民国以后,王府被改为他用,今旧址尚存。

“城隍庙”站改为“都城隍庙”站

都城隍庙位于西城区中部偏西,金融大街东侧。

“城隍庙”之“城隍”,最初不是指神,而是城郊外面的护城壕沟。古人最早信奉的护城护沟渠神是“水庸神”,以后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即城隍神。道教将其视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城隍庙”即供奉与祭祀“城隍神”的寺院。

北京历史上有过多座城隍庙,周边各州县也有。明清时以大兴城隍庙和宛平城隍庙建筑规模较大。但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当属都城隍庙,因为它是国都城内的城隍庙,供奉的是保卫国都及江山社稷的城隍。

都城隍庙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因“大都城即成,宜有明神之主,请立城隍神庙,故而选都之坤方一隅”。初建时名为“佐圣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修后改名“大威灵祠”。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此后又曾多次重建。其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及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另设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民国时虽尚有香火,但已逐渐衰败。后被改做他用,周围旧有的建筑被拆改殆尽,惟有寝祠大殿保存。2005年金融街启动都城隍庙百年大修,使其成为京城一处文化景观。

明清至民国时期,每月初一、十五和二十五这三天,都城隍庙均举办庙会,它是北京城内较早且热闹的庙会之一,被誉为京城庙会的“祖师爷”。《帝京景物略》云:“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由此可见庙会规模之大。

“武定胡同”站改为“武定侯街”站

武定侯街位于西城区西北部,阜成门内。

据《北京地名典》载,武定侯街东起太平桥大街,与丰盛胡同相接,西至阜成门南顺城街。引《京师坊巷志稿》云:武定侯郭英,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传爵至培民,崇祯甲申(1644年)城陷死,其弟疑在此。

郭英是明代的开国功臣,朱元璋在南京当了皇帝,封其为侯爵。郭英后人郭勋袭爵后,管操神机营,后进封翊国公,加太师衔。权相严嵩倒台后,郭勋死在狱中。

有志书说:这里因明武定侯郭英宅第得名,实际上郭英是明初随太祖朱元璋征战南北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洪武十七年封为武定侯,永乐元年(1403年)卒于南京官邸,并未在北京居住,而武定侯宅第是其后人建造的。

1965年整理地名时,将扁担胡同并入,更名为“武定胡同”。1990年以后该胡同几经拓宽改造,成为宽阔的街道,并改名为“武定侯街”。

征稿启事:

北京日报古都版征稿啦!古都版秉承“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的办刊原则,稿件主要介绍、评述北京地区古代历史文化,四九城的古迹遗存、老北京的人情风物、胡同里的传统手艺、古村落的历史典故,都是古都版需要的内容。如果您对老北京既熟悉又喜爱,欢迎您和我们一起书写北京故事;如果您对老北京的某个行业、某个地方特别了解,欢迎您和我们联系。除了文字作品,也欢迎绘画、摄影作品投稿,投稿邮箱bjrbgd@163.com,一经采用即有稿酬奉上。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 高珊珊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tukeji.cn/xintu/21374.html

相关文章

怎么提高关键词的排名(怎么提高关键词质量分)

从0开始,我就一直用这个运营技术做电商。电商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宝贝没找到?一直排名垫底,翻不了自己的产品??很多时候,你做不好是因为你不懂规则。当你知道了这些规则,一切都不是问题!1.产品...

网站网络营销总部,网络营销推广8种方法

深刻理解了网络营销转型概念,并且回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把岗位进行了重新梳理,打造成熟的网络运营销售团队一方面。公司网站建立多年,但是付费推广却烧钱又没效果想要开辟网络渠道,企业高管不支持,下属又...

京东农村推广论文(关于京东的论文选题)

京东农村推广论文(关于京东的论文选题)

如何做好农产品电商平台_农民怎么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1、产品拍摄,图片处理;产品上架,内容编辑以及产品属性调整;产品价设置,以及活动促销价设置;及时参与各大电商平台提供的活动,推送自己的产品,争取...

黄埔网络营销特点,简述网络营销的特点是什么

网站功能强大,而且操作简单易用,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有一定的培训知识二开设网络营销宣传专项培训班的时间开班前培训。已投身网络营销行业的业内人士,因为遭遇技术瓶颈而希望进一步充电,获得更好发展 竞争研究...

成都做网站排名(中国做网站的公司排名)

大多数网站通过不断的努力去优化网站的关键词排名,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稳定且靠前的网站关键词排名,为网站带来持续而稳定的精准流量,但是,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变革,搜索引擎的算法时时刻刻都做着更新,加之...

卫生巾网络营销的4p计划,4p策略为江铃汽车制定网络营销计划

卫生巾网络营销策划书专题聚合页面,为您提供关于卫生巾网络营销策划书相关报道相关新闻相关动态,如果你想要了解卫生巾网络营销策划书找项目,卫。为了一片卫生巾,两个男人竟展开一场撕逼大战2014 1215正...

现在,非常期待与您的又一次邂逅

我们努力让每一次邂逅总能超越期待

  • 效果付费
    效果付费

    先出效果再付费

  • 极速交付
    极速交付

    响应速度快,有效节省客户时间

  • 1对1服务
    1对1服务

    专属客服对接咨询

  • 持续更新
    持续更新

    不断升级维护,更好服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