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宜居宜业的五缘湾。 陈立新 摄
■五缘湾建设体现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十多年前,湖里的五缘湾被叫作钟宅湾。这里被老厦门人称作“风口”,加上海岸已经被侵蚀成滩涂,很多人认为不适合居住。谁能想到,今日的五缘湾脱胎换骨,一湾碧水,波光潋滟,成为“厦门新客厅”。去年,五缘湾片区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成为国家自然资源部推荐的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之一;今年,它又助力湖里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日前,记者采访了厦门市原副市长、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请他讲述当年五缘湾片区规划建设故事。可以说,五缘湾的美丽变迁生动诠释了厦门打造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发展理念。
修复生态
清淤还海建湿地公园
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
2002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工作。针对村庄,实行整村收储、整体改造,先后完成457公顷可开发用地收储,建设城市绿地和街心公园,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针对海域,全面清退内湾鱼塘和盐田,还海面积约1平方公里。在外湾清礁疏浚73.88万立方米,拓展海域约1平方公里。还充分利用原有抛荒地和沼泽地建设五缘湾湿地公园,通过保留野生植被、设置无人生态小岛等途径,增加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面积,营造“城市绿肺”。
潘世建回忆说:“当时钟宅湾就是一片烂泥地、晒盐场。有一种改造方法是填海造地,盖房子。但我们想把生态修复好,清淤还海,把这里再修复成海湾。这是特区建设中非常大的选择。我们建造大桥,清淤造地,打开海堤,引水入湾,种树绿化,甚至种树种到海里去了,而且是种能长虫子的树,吸引鸟儿们安家。”
“我们把最好的地块建成了湿地公园,让老百姓有休闲的地方。”潘世建说,五缘湾湿地公园是岛内最大的湿地生态园,这里还建成了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已知的栗喉蜂虎在全球最北的繁殖地。“这么珍贵的鸟类,当时我们下决心留住它们,于是把骑马山这块土地,从湖里高新科技园区用地退出来,规划为自然保护区,还立法用各种措施保护起来。”
直到现在,这群可爱的候鸟每年都会如约飞来。可以说,厦门在五缘湾建设中对动植物的保护体现了先进的生态理念,走在了全国前列。
改善民生
建设完善交通配套
落地教育医疗资源
一边是生态修复,一边是综合开发。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整个片区建成了墩上等4个公交场站、环湖里大道等7条城市主干道、五缘大桥等5座跨湾大桥,使湾区两岸实现互联互通。其中很多厦门人开车喜欢走五缘大桥,这座拱桥有一定的坡度,行驶在桥上,放眼望去风景无限,一边是点缀着片片白帆的浩瀚大海,一边是各式游艇在湾内停泊的美景,厦门的海洋城市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科教文卫体等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五缘湾片区共建成10所公办学校、3家三级医院、10处文化体育场馆、2个大型保障性住房项目。
潘世建表示,五缘湾的建设中,对于教育和医疗的规划一直很明晰。这里建造了试点音乐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的五缘学村,特色学校、文化教育单位都走进了这里。五缘音乐厅就在学村里,经常举办公益性的音乐会,让更多人走进音乐殿堂。医疗方面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弘爱医院、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三所高规格医院的落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成为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和支撑点。近年来,湾区内陆续建成厦门国际游艇汇等高端文旅设施和湾悦城等多家商业综合体,吸引凯悦等高端酒店和戴尔、恒安等3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五缘湾片区从以农业种植、渔业养殖为主的村庄,变成集生态居住、休闲旅游、医疗健康、商业酒店、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新区。
厚植文化
一根烟囱做成了灯塔
发挥创意建主题公园
五缘湾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的美,而且还富有文化内涵,这里还修建了三座以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其中,五通灯塔公园蕴藏了不少“秘密”。“我们把一根烟囱做成了灯塔。”潘世建笑着说,具有艺术之美的灯塔其实是烟囱,负责处理翔安隧道的车辆尾气,满足翔安隧道通风需要,人们在海上就能看到这座70多米高的灯塔,它还具备航标功能。
他介绍,公园中有些地原来是洼地,建设者们用了城市建设三年时间里拆迁出来的废土废渣,从翔安隧道挖出的沙石土,堆成了三座山。现在,山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充分体现了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
公园里还建了一个永镇海疆广场。广场上,在一幅大型的世界地图上,刻绘出2011年“厦门号”环球航行的路线。当年,无动力帆船“厦门号”从五缘湾出发,成为首艘环球航行的中国帆船,行程2.3万海里。在我国南海的曾母暗沙,“厦门号”把刻有“大国雄风,永镇海疆”的锚抛进大海,表达中国人捍卫领海的决心。
原来的一处荒地上则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红十字文化广场,展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在附近的五缘湾感恩广场上,人们可以看着《感恩的心》的曲谱雕刻一起歌唱。
在五缘湾内湾,标志性雕塑——大型海上铜雕“启航”巍然屹立,象征着厦门人走向大海,传承和发扬海洋文化。潘世建说,在新时代的建设中,不仅仅把楼盖起来,路修出来,而是把文化植根到这片土地上,这是一种真正的“启航”。
征集令
如果您对四十年来湖里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变化有切实体会和感受,欢迎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与我们分享。如果您手中有展现湖里40年来变迁的老照片、老物件等,也可以以电子照片的形式发送到huliyfzqh@163.com,邮件请备注“湖里40周年征集”,并请留下联系电话,以便我们向您了解物件及其背后的故事。
(记者 林晓云 彭菲 通讯员 陈瑜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