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已进入“十四五”规划编制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多地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都强调了“双循环”的重要底层意义。此外,振兴先进制造业、强化产业链,预计也将成为各地“十四五”规划方案的重头戏。
在央地新一轮政策的加持下,全国多地正密集开展先进制造业项目,近一个月来,重大项目已相继进入签约落地阶段。
以强化产业链为抓手
今年7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精心谋划新发展格局和“十四五”规划,把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和关键环节。
下一个五年,如何振兴先进制造业发展?放眼全国,多地都瞄准了产业链跃升这一抓手。
今年8月,浙江公布了《浙江省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出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全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25年,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年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基本形成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体系。
在此背景下,宁波杭州湾新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记者注意到,15个重大项目中有14个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逾200亿元。签约项目主要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五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涵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其中,上汽大众将安排100多亿元用于设备投入,依托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投产包括高端品牌在内的多款具有先进智能网联功能的车型,延长汽车制造产业链,更好地发挥千亿级主导产业的头部效应。
广东同样在产业链升级上蓄力。9月8日,广东东莞举行主题为“打造最强产业链赋能智造新时代”的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发布签约重大项目216个,总投资金额约3255亿元。据悉,未来将引入超过6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优质规上工业企业,建设京深莞高端制造新中心、湾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全国智造园区的新标杆。
此次招商范围,东莞重点突出了“强链”“补链”“建链”原则。精准引进的高成长性企业项目,其特点是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能更好地促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各地强化产业链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东莞在招商大会上也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专项政策,将安排4.8亿元专项资金培育龙头鼓励创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通过产业链招商,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东莞才得以站在制造业的制高点上,进而释放出对国际循环的正向影响。
展望“十四五”规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认为,产业链的调整是今后五年甚至十年发生的情况,是进行“十四五”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亦表示,用新的智能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以及让这种新的智能技术来加强营销和创造新的业态,让传统产业能够在新工业革命时代焕发新生,这是地方应该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努力去探索、去运用的。
“双循环”成重要底层逻辑
“双循环”已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路线图。
安信证券认为,预计“国内大循环”成为“十四五”关键政策指引,从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的表态来看,政策将以“持久战”为标准进行部署,“国内大循环”或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政策指引,二者或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第十九届五中会议中讨论。
在此大背景下,多地在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都强调了“双循环”的重要意义。
9月16日,吉林市市长贺志亮主持召开吉林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强调,要深刻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的战略抉择,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9月3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在“十四五”重大问题研究专题会上也强调,要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将湖北省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各地在强调“双循环”大背景的指导意义之外,也在积极探讨如何结合地方优势融入“双循环”,在下一个五年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例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荣增在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时就指出,河南省在“十四五”规划编制阶段,要充分谋划自身在国家“双循环战略”扮演什么样角色,要考虑如何结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在“双循环”战略中发挥流通中心的优势,打造枢纽经济,服务好要素循环和区域循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