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到达市场饱和的天花板。要顶开这个天花板,就必须挖掘新市场。这时大家通常会琢磨一个问题,如何把自己已有的经验推广到新市场。
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思考。如果经验能够快速复制,就可以节省时间,提升自己在新市场的竞争力。
华为也有过这样的想法。2000年,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的口号,它开始打入海外市场。
而且华为的步子迈得不小,它不是打入一个国家,而是同时把销售派到世界各地,期待遍地开花。华为也很有信心,它觉得自己在国内市场上的经验,应该可以快速应用在新市场。
那这件事做得到么?华为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么克服的?
1.“复制+粘贴”为什么不行?
虽然华为把销售派到了世界各地,但其实它最有把握的,是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国情和中国差不多,华为以为可以直接复制在国内的经验,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国家的通信市场也处在爆发期,华为预计应该比较容易拓展。
但是事情并没有朝着华为预想的方向发展,华为在俄罗斯苦守了4年,才成功签到了第一单,而且这一单的销售额只有38美金。
俄罗斯市场的销售人员虽然在苦苦寻找销售线索,但大部分时间他们发现自己毫无突破,在国内市场上的经验根本用不上。
为什么?
我们举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国外大部分运营商是小型运营商,它们的能力是不足的。在采购设备时,需要华为这样的供应商提供“交钥匙”工程。
所谓“交钥匙”工程,就是说运营商只出钱,供应商交给它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中间所有事情都不需要它操心。
也就是说,运营商需要的是一个供应商解决所有问题。
但那时国内其实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国内的运营商能力非常强。
你可以想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有中国电信,那可都是巨型企业。
它们主要是购买单一的某个设备,至于网络怎么搭建,人家当然会参考你的意见,但你主要就是配合,它们不希望你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垄断它们的设备供应。
再举个例子。
要拿下国外的运营商,还要满足它们复杂的采购流程和认证。国内的运营商虽然大,但由于成立时间短,相对更务实,在采购流程中最看重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
国外运营商则还要认证产品的开发流程,供应商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甚至是员工食堂、生产线等标准,可以说非常苛刻和繁琐。
你看,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华为在国内没有遇到过的,这也导致看起来都是做运营商市场,但其实国内和国外有本质的区别。
也就是说,把已有的经验复制+粘贴过去根本不行,要想解决问题,只能在具体的场景中去体验和发现解决方法。
2.如何重新长出“新手脚”?
“把经验推广到陌生市场”,这本身可能是一个陷阱,或者说是一个伪命题。
陌生市场之所以陌生,就是因为它是全新的,既不可预期也不可控。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要想征服新市场,就必须要重新长出一副新的手脚来走路。那华为的这副新手脚是怎么长出来的?
任正非经常说,我们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我们“傻”。这话怎么理解?
我觉得这是在说华为的成功不是因为未卜先知,而是注重实践,不断改进的结果,也就是从客户端倒逼企业去改变,去学习新经验。
举个例子:上面提到,华为在海外遇到的第一个重大困难就是交付,也就是刚说的“交钥匙”的能力,这是在国内没有遇到的。那怎样长出新的经验去适应这种变化呢?答案就是把在客户端感受到的压力传递回公司,促进公司做出改变。
比如在这个案例中,华为就去思考,怎么样交付才能让海外市场的客户满意呢?
以前华为的经验是按照配件分门别类的方式发货,并由在当地的交付人员将东西分类运送到各个站点。但是在国外,任何配件都没法在当地采购,只能从国内采购邮寄过去。一旦涉及的配件过多,按照分门别类的方式发货就有可能出问题。
即便发货不出错,货物到了用户现场,在分发产品时,也很难保证100%正确,哪怕少了一根线缆,从国内再发货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那怎么改呢?
华为发现,如果在施工前,自己能详细做好当地市场的站点勘测和规划工作,把每个站点需求的主机、零配件都能一次性统计出来,然后把它们装在一起,统一发货,这样海外一线的交付工作就能简化,客户就能满意。那你想,这么干是不是有很多现实的困难?
别的不说,财务工作就要改变。因为记账、核算成本,都是要按零件来算的。以前同样的零件都放在一起,这部分工作就简单。现在打散了,按照海外站点来计算,那公司层面的财务工作就会很复杂。
这个改变要不要做呢?
华为的答案是:要。因为华为是一个全员支持销售的组织,所有部门都要响应一线的需求。所以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华为才能掌握新的经验。这个新经验,就是“按站点发货”的交付方式。
别说交付方式了,哪怕是一些看似正确的原则都可以改变。比如说“精简流程”,这听起来是正确的经验原则,但是它也可以改变。
刚才说了,海外运营商在采购设备方面有着复杂而苛刻的流程认证需求。那在华为当时的国内市场经验看来,这些复杂的认证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任何价值。
一个公司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要吃饭,要立功,其中肯定有人会为了证明存在感而故意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华为自己不认可这种做法,所以才会经常给自己“修剪枝叶”,简化流程。
但是为了拿下海外市场,华为必须修正这个观念。既然要满足对方的认证需求,那我就提供认证。
华为的很多流程变革并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方便销售在一线维护客户关系。所谓不破不立,一旦这样做,那到底需要增加什么流程,这个经验就可以长出来了。
3.为什么要做“务虚”的事?
好,理解了华为是依靠市场压力去倒逼自己做出改变,我们就能理解华为在海外所采取的那些反常做法,以及它如何保证自己能够快速地在陌生市场获得新的经验。
我给你讲个案例。
2004年,当时英国电信提出要搭建一个面向21世纪的网络模型,想找厂商做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利用成熟技术搭建通信网的订单,而是找别人陪自己一起对未来做一个畅想,说穿了就是找一些上游企业陪跑,最后的结果一般都是不了了之,当时很多厂商不去竞标。更何况构建一个宏大的网络模式,按照华为当时的综合能力,也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但在当时,华为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英国电信提出的这个项目,经常和BT管理层开会沟通这个网络应该怎么搞。那最后的结果呢?就像刚说的一样,不了了之,华为并没有从这个项目中赚到钱。
不赚钱,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第一个原因,虽然双方的接触是务虚的,但在深入的交流沟通中,大家建立了联系,增进了信任,这为后来华为继续争取英国电信的项目打下了基础。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原因。华为拿下欧洲(注:这里的欧洲市场不包括俄罗斯)第一单的时间要等到2005年。在2004年,其实整个公司都不知道该怎么和欧洲运营商打交道。
那你想,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呢?
假设英国电信提出的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那可能会有很多公司竞标,多半轮不到华为去做。这件事最大的价值,恰恰是它能让华为掌握以前不曾掌握的销售经验,所以华为一定要争取到。
你看,为了快速去适应陌生市场,华为甚至会故意让销售去做自己不熟悉,超过能力范畴的事情。如果你用一个正向的思维,就不能理解华为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种不断的倒逼行为,使得华为最终建立起了以客户需求,以销售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人们都把诺基亚的失败归咎于不愿创新,不愿意接受安卓系统,从而才会被苹果的智能手机所击败。但是我觉得其中并没有这么简单。
诺基亚也有很强的销售团队,我想他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市场的压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切换赛道,错过了最佳时机。这是为什么?
我想他们是愿意换赛道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最后没有成功。这里的原因可能因为组织过于庞大,牵一发动全身,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即便意识到问题,也无法进行改革了。从现在来看,华为成立初期就以销售为导向,确实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