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是石景山区把握前沿产业发展趋势与区域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是石景山区谋划产业新优势、巩固提升区域实体经济能级的重要支撑,是石景山区构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创新中心的战略选择。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精神,推进《北京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石景山区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相关部署,助力北京市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制定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0年-2025年。
一、基础环境(一)产业情况发展基础良好。工业互联网产业已成为石景山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2019年,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3.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约占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40%。
效益表现突出。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企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增长明显。2019年,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6亿元,是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利润增长最多的领域。
创新能力增强。石景山区拥有一批在技术研发、科技产品创新、重大项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高校院所及研发机构。如东土科技、新一代专网公司、北方工业大学、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在工业互联网相关细分领域先发优势明显。
应用示范明显。石景山区工业企业正积极开展传统工业与新技术结合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支撑精益制造、敏捷制造、综合集成制造等生产模式的创新,为全区工业互联网生态加快建立夯实了基础,如首钢自动化、京能电力、东标电气、中电科、航天云网、航天测控等。
但是,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影响力不强,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产业核心环节缺失,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等关键领域缺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三是在传统制造业及配套环节外迁的背景下,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缺乏本地化应用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石景山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投入与快速发展;四是石景山区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力度和聚焦度不够,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专项支持政策,也尚未建设适合工业互联网企业集聚发展的园区。
(二)发展形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为各国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促进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自2015年首次提出要“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以来,就工业互联网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及扶持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省市纷纷在工业互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形成了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格局,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从北京来看,2014年以来习总书记四次视察北京并特别强调,北京要坚定科学发展取向,不纠结于量的扩张,而是立足于质的提高。工业互联网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关键载体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助燃剂,有助于推动工业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进而带动产业向高端迈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未来,北京将在顺义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产业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从石景山区来看,当前石景山区正立足于以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京西创新发展战略节点,实现发展动力的内涵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作为创新主阵地,是区域科技引领、转型提升的重要方向之一,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发展使命和要求,亟需围绕新时期的新发展要求,谋划工业互联网产业新优势,为石景山区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做出重要支撑,成为引领北京甚至全国产业升级的新典范。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制造强国发展战略要求,紧抓石景山区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和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重大机遇,以构建活跃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为主线,实施“五四三二一”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网络互联互通,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关键技术支撑能力与综合集成水平,依托中关村石景山园、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整合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努力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成为服务石景山区高端科技创新驱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进而带动全区产业高端化升级发展,构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
(二)发展原则应用牵引。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特点和趋势,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以规模化应用促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和系统的迭代升级。
企业主体。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重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较好的龙头企业,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融合方面大胆探索,有力促进全产业发展。
政策先行。加大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规划布局、供需对接、生态建设、环境营造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的协调,加强政策储备,形成更加完备的政策体系。
特色突出。结合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实际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工业互联网与特色行业发展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产业优势环节、工业互联网专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
(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实现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五四三二一”总体部署,即:
提升“工业互联网标准、工业基础网络、工业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APP”五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环节创新能力;推进“高端装备、能源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四大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验服务、拓展服务”三大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央地协同、产学研用协同”两大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能力;建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2.具体目标
到2025年,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总量规模目标:到2025年,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活跃,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涵盖完整产业链,全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领域收入突破300亿元,力争达到500亿元。
提质增效目标:到2025年,建成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形成不少于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工业骨干企业创新应用工业技术软件化率达到50%;建成1个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创新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中工业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工业PaaS(平台即服务)等关键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全区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突破200件,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企业引培目标:到2025年,区内集聚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工业互联网骨干企业;在重点领域和行业中吸引或打造3-5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培育30家以上创新活跃的工业互联网高成长中小企业。
三、重点任务依托我国在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竞争中的先发优势,聚焦产业标准、信息安全、基础网络、工业数据、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环节,选择两化融合基础较好、带动效应较大的重点行业,构建活跃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充分发挥石景山区的资源协同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提升五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环节创新能力针对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聚焦石景山区现有的基础优势,开展工业互联网标准、工业基础网络、工业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APP等产业环节创新能力建设,夯实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石。
1.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支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单位积极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国际和国家标准化组织,参与制定工业互联网基础共性和行业应用标准,推动优秀企业、团体标准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转化。鼓励信息安全相关单位参与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研制,搭建工业互联网安全试验验证环境,开展标准的试验验证;支持区内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系统解决方案商,共同面向高端装备、能源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典型行业领域开展工业互联网行业标准研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推进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的标准体系在企业中广泛应用。
2.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保障能力
支持传感器、服务器、存储设备、网关设备等工业级硬件产品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推进核心业务系统和高耗能、高风险、高价值的设备上云用云,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资源消耗和维修成本。支持企业研发和部署工业PaaS,组织开展边缘计算技术测试与应用验证,推动基于工业现场数据的实时智能分析与优化。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虚拟化(NFV)、时间敏感网络(TSN)等新型网络技术的研发突破,选择高端装备、能源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建设和运营一批标识解析行业二级节点,开展基于标识解析服务的关键产品追溯、多源异构数据共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应用。
3.加强工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强化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加强攻击防护、漏洞挖掘、态势感知等安全产品研发。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运用新型技术,搭建面向不同行业全网流量检测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测试床,预测企业内部各种工业安全威胁,降低制造企业在进行工业互联网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门槛。支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业务对外展示和市场服务能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范围广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企业。
4.推动工业大数据全面深度应用
支持利用新型数据处理技术降低生产数据全面采集并持久存储的成本,同时通过对状态参数、工作数据、维护保养、使用情况等信息的搜集分析,实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进而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精度,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推动产品研发、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系统数据的贯通共享,实现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数据综合集成,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数据应用水平。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用户精准画像绘制,促进用户数据与制造全流程数据的贯通集成,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引导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数据服务能力,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服务资源,推动中小企业逐步将业务系统向平台迁移和部署,提升中小企业数据应用能力。
5.培育多元特色工业软件/APP
发挥石景山区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先行优势,鼓励平台运营商、应用提供商、第三方软件商等构建新一代研发工具软件和业务系统软件。鼓励平台开放共享工业知识、算法工具等微服务组件,打造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开源社区,逐步形成工业应用软件开发者创新生态。研发一批领域专用工业APP、一批行业专用工业APP和一批基础共性工业APP,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
(二)推进四大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依托我国在能源互联网、高铁、载人航天等领域的先发优势,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建设面向高端装备、能源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1.高端装备
以设备联网和工程服务以及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技术融合创新为重点,搭建高端装备在线互联与实时运维服务平台、核心算法库与应用构件,实施生产车间数控装备联网,实现高端装备的智能互联、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和预防性维修。推动先进制造企业联网状态监测,形成高端装备智能运维服务的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设备运行效能和产品创新能力。鼓励基于供应链的上下游生产协同,以及总部与分支机构及生产基地间的制造协同。
2.能源电力
支持通过智能检测和数据分析,降低现有能源电力企业基于传统工业检测方法而产生的人力成本,指导相关工艺参数优化,提升经济效益。鼓励依据能源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结合传统故障机理模型,实现定量监测与评价机组性能状态、机组远程监测预警、寿命管理、机组状况定期报表、长周期分析及大修建议等有机结合,为发电设备的检修决策和检修实施提供依据。支持整合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数据,实现全环节数据共享,以用电需求预测为驱动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电力生产、运维、销售的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轨道交通
加快工业机器人和定制化装备的集成应用,提升车辆装配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实现数据驱动的可视化智能装配。构建设备数据、产品数据、运行数据的集成分析平台,综合分析动力系统、能源系统、安全系统的实时状态,实现机车整车、牵引机组等关键部件运行状态检测,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提高轨道关键位置监测点采集和回传信息质量与实时性。鼓励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将人的认知能力及灵活性与机器的效率和存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和运营的智能化,实现人机一体化协同作业,创造新的经济成效和社会价值。
4.航空航天
全面提升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水平,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异地网络化协同研发和制造新模式,建设面向设计、试验、制造、服务和维修等相关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协同平台。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加强对关键部件状态的实时监控,为产品设计优化、运营检修和配材调度提供数据支撑。鼓励采用前沿技术,加大力度对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维修检测、产品设计、节能减排和客户服务等提供决策参考。
(三)优化三大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服务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验服务、拓展服务三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环境要素建设。
1.公共服务
推动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以及专业机构,打造工业无线测试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软件APP测试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平台等基础技术共性服务平台。吸引专业机构进驻,围绕工业互联网行业需求开展标准制定、试点示范、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产品测试认证、人才培训、供需对接等工业互联网专业化服务。设立工业互联网产业专项基金,从金融服务的角度,对区内的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创新企业、龙头企业提供重要支持。
2.体验服务
建设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展示体验环境,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创新运用互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针对设备和产品优化、业务和经营优化、社会资源协作三大应用方向,汇聚若干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典型解决方案,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体验环境”、“智能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环境”等应用体验空间,同步打造北京市工业互联网科普培训基地。
3.拓展服务
围绕区内工业企业和研发服务业企业的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组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水平评估,开展基于云平台的综合集成应用服务,加快布局形成一批面向城市管理、政府服务、公共资源等领域,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倡导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积极转型、跨界合作,培育工业互联网新型运营主体,开展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等新型生产性服务。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促进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制造业企业精准对接,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等制造业新模式。
(四)加强两大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央地协同、产学研用协同两大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1.加强央地协同联动
引进和整合北京市大型央企国企、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争取市级工业互联网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充分利用在京中央企业总部集聚优势,鼓励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围绕制造业领军企业,加强产业上下游协同,积极承接其智能车间、数字工厂等改造工程,服务工业互联网改造需求,联合开展高端应用示范,形成一批符合制造企业发展需求的完整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切实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争取一批国家级、市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在石景山区落地,建立开放协作共享机制及服务平台的良性运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服务于工业互联网创新突破。
2.推进产学研用协同
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重点行业需要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支持以龙头工业互联网企业为主体,与区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推动工业互联网研发资源共享、共创和技术成果转化,建设一批新技术和标准符合性试验验证系统,开发和推广仿真和测试工具。发挥石景山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优势,鼓励相关企业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关键领域推进产业化发展,向区内工业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支持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联合高校打造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平台,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五)打造一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以石景山区园西井地块为核心区,长安街西延长线北侧古城创业大厦为先导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全区其他产业集聚区为拓展区,建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打造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园区重点从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搭建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发展等四个方面,打造综合创新服务生态。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建设工业互联网专业孵化器、联合技术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推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孵化、新产品验证工作。吸引全球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团队聚集,推动区内工业互联网产业向规模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攀升,逐步形成在北京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同时辐射带动津冀两地的集研发、应用、创新示范为一体的工业互联网综合化新生态园区。
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保障在北京制造业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设立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区内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加强与市相关部门及区政府的联动,形成由市区内相关部门和大型龙头企业等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协同推动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设立工业互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开展产业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
(二)加大支持力度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共同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在人才引进、公租房等普惠性政策方面对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予以倾斜。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设立成果转化基金、以奖代补、贷款贴息以及政府与社会资金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相关项目建设,在增加项目投入渠道、创新项目经营主体的同时,又为项目后续运营、维护和管理搭建有回报、可持续的运作体系。
(三)吸引名企入区以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建设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重点环节和主要发展方向招引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独角兽企业,集聚产业链高附加值业态。主动链接中关村其他园区、央属及部委企业等资源,发挥驱动联动效应,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吸引国际顶级、行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在石景山区设立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营造良好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创新环境,实现工业互联网企业(资源)集聚发展。
(四)注重人才引培注重自主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架构。鼓励区内工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在全球范围内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顶尖人才、海外人才及团队在石景山区创办企业,按照相关专项政策给予支持。鼓励区内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方式,联合高校院所及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高端复合型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持续强化具有国际视野和交叉学科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
(五)大力宣传推广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观念宣传和普及,开展“工业互联网进企业”等推广活动,拓展垂直领域参与度。鼓励相关市场主体依托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和技术积极进行产品、业务、模式创新,针对传统工业门类确立一批细分行业的典型项目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联合行业领军企业、重点高校院所,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创制、应用推广等产业促进活动,加大对创新企业、重大合作项目、代表人物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支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论坛及展览等交流活动,推进全国工业互联网创业大赛和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论坛永久落户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区,汇聚各方力量为石景山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