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惠农网
四川省小金县地处北纬30度区域,盛产高品质、原生态的农特产品,被誉为大渡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著名的“珍贵生物基因宝库”。小金县有虫草、贝母、羌活、红豆杉、红景天、党参等野生中药材368种;松茸、沙棘、野生菌类等天然绿色食品170余种;农特产生态多样,小金苹果、高原马铃薯、生态蔬菜、藏香猪、牦牛健康养殖等纯天然绿色食品美名远扬。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盯农民持续增收这个核心,紧抓三产融合这条路径,牢牢扭住电子商务进农村这个机遇,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带动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作用,通过把质量、树品牌、强宣传、重合作、促融合等方式,着力打造农村电商品牌,促进农村产品网络销售,加强电商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相融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一、电商扶贫主要做法(一)打造农特产品溯源体系、严把网销农特产品质量。以小金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小金县农特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小金县网销农特产品注册认证工作,建成农特产品快速检测中心,以小金苹果、玫瑰花茶、松茸、甜樱桃等为主推产品,部署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制作二维码追溯标签20万枚,打造农特产品溯源示范基地1个,以“小金溯源、小金标准、小金认证”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初步建成,确保了小金农特产品生产有依据、质量有保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为农特产品的网络销售夯实了基础。
(二)注重农特产品品牌建设、提升网销农特产品价值。实施“县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计划,制定《小金县“小金出品”品牌建设方案》,注册“小金出品”县域农产品商标,举办“小金出品”品牌发布会,明确小金出品准入退出管理机制和操作流程,对10余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培训,目前已有3家生产企业1家销售企业成功申报“小金出品”商标使用权。鼓励和支持县内农特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走品牌化道路,成功申报农产品地标产品3个,认证绿色、有机产品3个,全县12万亩土地全面完成无公害认证。
(三)加强农特产品宣传推广、扩大农特产品辐射范围。积极实施线下线上两步走战略:一是组织小金县神沟九寨红天然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懋功情酒业有限公司、兴隆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姑娘山天然沙棘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参加“糖酒会”“西博会”等展会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等线下大型商务活动,帮助小金县涉农企业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由县长亲自为小金苹果代言,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栏目,带动小金苹果网络销售33万余斤,销售金额99万余元,苹果网络销量同比增长256%。
(四)做好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特产品网销渠道。通过举办“小金县第二届苹果采摘节”,邀请了易同购电商平台、惠农网电商平台、四川四季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20余家来自全国的B2B、B2C平台运营商、微商、批发商、采购商等企业到小金县参观考察,和县内15家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产销对接,拓宽农特产品的网销渠道。
(五)探索电商产业扶贫模式,促进民族电商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在发展电商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西部民族地区电商扶贫模式,促进民族电商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一是建立“产业园+贫困户”模式。县电商产业园向县内贫困群众提供电商创业就业培训、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物流配送等服务,帮助贫困群众通过互联网就业创业、脱贫增收;二是建立“服务站+贫困户”模式。依托89个乡镇村电商服务站,最大可能整合资源,除向贫困群众提供网络代购、代销和快递物流配送功能外,还叠加了代缴电话费、保险、小额存贷等相关业务,全力解决贫困群众“买”难和“卖”难的问题,降低贫困群众生活成本,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三是建立“电商企业+贫困户”模式。以县内电商企业、合作社为核心,全力发挥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通过资金奖励、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电商企业、合作社通过增加就业、短期劳务合作、农特产品收购及订单式农特产品生产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四是建立“电商平台+贫困户”模式。以各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为核心,收集各村贫困群众的农特产品信息,在“小金e购”设立电商扶贫专栏,统一为贫困群众包装、宣传、销售手中的农特产品,解决贫困群众“卖”难问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二、电商脱贫取得成效(一)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态势良好。2017年小金县千山原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茸贡藏寨食品有限公司、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兴隆农副产品开发公司等8家农特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通过淘宝、微信、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销售小金苹果、松茸、玫瑰花茶、牦牛肉干、蜂蜜等农特产品,实现农特产品网络交易额600余万元;“高原之舟-全国牦牛电子交易平台”在小金正式上线,平台首期选择与小金开展深度合作并签约了首批牦牛采购协议,意向达成600头牦牛交易量;四姑娘山景区通过美团、驴妈妈、去哪儿等电商平台销售景区门票1000余万元。
(二)农特产品电商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小金农村电商通过“建、管、服”多措并举,初步形成品牌效益,2017年11月11日,县长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栏目,向全国群众推广小金苹果,节目播出后,在国内反响强烈,当天在小金e购本土电商平台上,苹果的下单量达到1700余单,交易金额7万余元。
(三)民族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民族电商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电商企业与贫困群众的合作逐渐深入。以小金县千山原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17年入驻电商产业园开始孵化后,积极申请“小金出品”品牌授权,尝试利用淘宝、微信、小金e购等电商平台开展农特产品销售,实现网络销售80余万元,通过建立长短期劳务关系、收购农特产品等方式帮扶贫困户30余户,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
二是电商服务站的代买代卖功能开始发挥作用。以窄小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兰中香为例,在参加电商服务站业务技能培训后,充分利用自家电商服务站靠近旅游环线,来往游客人流量大的优势,开始尝试利用微信销售本土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2017年累计销售农特产品、手工艺品23万元,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1000余元(其中贫困户6户)。
三是电商创业者带动周边群众的增收。以小金县四姑娘山的阿娟为例,2017年开始电商创业,通过抖音、火山、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传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小视频200余条,吸纳了40万余粉丝观看,并通过粉丝开展网络营销,销售腊肉、香肠、蜂蜜、服装、手饰等产品,交易额达6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有充足的货源,阿娟不仅向周边的乡亲收购多余的农特产品,更是到小金县周边的县市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