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老城核心区的永嘉路,
弄堂的最深处藏了一个30㎡的夹缝房,
被两栋老洋房挤着,
南北很长、东西很窄,
采光全靠西边的一扇小窗。
室外凋敝室内幽暗,
里面一度住进了10来个人,
还常年被拿来当快递收发站。
2019年,4个80后建筑师好友集资,
从中介手里买下这个没人要的破房,
共同商量设计,花了2年来改造。
塞进3个卧室以外,
12㎡的最美会客厅,
把浓浓的老城厢弄堂感搬进室内,
空间也共享给社区里的人。
发起“城市旮旯计划”的4位建筑师:刘漠烟、苏鹏、琚安琪、宋佳威(从左往右)
初秋,一条来到上海老城厢,
与建筑师们一道走街串巷,
聊了小房子的过去、现在、未来,
和4人组正在进行中的改造城市旮旯计划。
自述 刘漠烟
编辑 叶荔 责编 陈子文
9月底,我们在上海老马路永嘉路中段,见到了刘漠烟和他的另外3位建筑师好友,一群人七弯八绕,路过中学的院墙,走到弄堂深处,妆容精致的青年和买完小菜回来的大妈,从身边擦肩。
到了巷弄端头,一块深灰色帆布半掩着入口,侧墙上藤蔓刚爬起来。
小房子的三面都被老洋房夹着,只有西向对着邻居的小院子,能透一口气采光。
建筑师刘漠烟接受一条专访
入口在东边,只容一人通过,名副其实的旮旯。
我们绕过帆布进门厅,走入室内,气氛突变,好像进到一个精致搭建的户外小院。墙面和铺地灰灰的,恬静素雅,阳光正从西面扩大了的窗户洒进来,全然忘记了方才弄堂的喧闹。
初见几位建筑师,大家都有些腼腆,他们飞快地一致决定,派出西北小哥刘漠烟作为4人组的代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改造的来龙去脉。
改造前,小房的原始状况
以下是建筑师刘漠烟的自述。
2019年夏天,我们跟着中介第一次来看这个弄堂里的小房子,底下的快递站刚撤走,30㎡的室内隔出两层,快递员搬走后留下的花墙纸,铺满了两面墙,外面还偷搭了一层。
中介都不敢相信,我们看中这样一个没人想要的破房子,但这样的地段能有我们负担得起的独栋小房,还是非常难得的。不跟邻居有任何共用这一点,对改造太有利了,设计师就经常开玩笑说,邻居,那绝对是改造里头最大的拦路虎。
1947年老地图中的地块(红色显示)
鸟瞰图
当时我还找了一些历史地图,试图来考证这个小房的建造年代,推算下来它大概是老洋房的辅房,可能作过厨房或者停车棚,到70年代左右才改造成住宅。近些年,里面越隔越密,最多的时候大概住了10来个人。
小空间剖轴测
门厅
绕到帆布背后,就是门厅,抬头可以看到一个藏起来的小露台,由帆布篷遮挡大半。
进到室内,整个空间布局比较简单。
原本的房子是砖混结构,留下了一个结构墙,正好把室内一分为二,就利用这面墙,分出两部分:墙的内部作居住,墙的另外一半作会客厅,一静一动,一开敞一私密。
会客厅局部下凹,四周都可以坐人。虽然面积只有12㎡,但是体验宽裕,前不久一次聚会一下子来了18个人,也塞得下。
几乎没有软装。墙面用的是微水泥,一种混凝土效果的涂料,近两年新出,性能上不开裂,落灰也容易打扫。只是价格不便宜,要500多一平。
西侧
室内采光,几乎全靠西窗,在原有窗框位置做出一个放大版的窗户,即使是这么个小改动,也是和周边邻居商量着来实现。
为了窗口的景观,收拾了院子,从荒草丛生变得干净,安上灯,也算为邻居做了一点小贡献。
卧室区窗景
来到墙的内侧,沿着旋转楼梯上去,有两个卧仓,都只有床的大小,大约1.3米×2米,床侧都有凹龛,各有一扇开向室外的窗,和一扇开向会客厅的窗。
从会客厅一角弯腰通过,来到榻榻米型的卧房,可坐可躺,把空间用足,相当于这里面塞下了3间卧室。
走廊底端是卫生间,就在原本的位置没动,只做了优化。
老城厢的常见元素
改造旮旯的过程,一波三折。
一开始我们想从居住入手,走青年公寓路线,考虑的是如何让小空间住下更多的人。设计还在纸上没怎么动,疫情就来了,我们几个很长一段时间都各自在家工作。
疫情改变了我们对新空间的期待:能够有个让好朋友们聚到一起的地方,无论在一块儿办公,还是闲聊,所有人都觉得有安全感。
于是调整方案,突出公共区,用一堵墙把它和休息区划分得更彻底。
弄堂元素拼贴
接下来,主创设计师安琪把疫情隔离期间的观察,拿来推进设计。当时她所在的老小区封闭了,关在老公房里都出不去、不甘寂寞的中老年人,自发搭出一个棚,摆上桌子、花,围了一个小花园出来,围坐了一圈,聊上一整天来打发时间。
她把弄堂里大爷大妈围坐在一起的场景感,搬进了室内,就成了这个向心的空间。
我们一起添了不少细节,找了线条灯,横七竖八地架起来;侧墙两扇窗户下方都加了小栏杆,窗一开,探个头,随时可以看到底下。
而围坐在下面的人一抬头,上方像是被电线、晾衣杆划分得七零八落,很像在室外,又隐约像回到二三十年前老上海邻里间生活的状态。
我们还设想了很多不同的使用场景,都在慢慢尝试。前不久,我们中的两人,带了各自家人来度周末,4个大人两个小孩,住起来很宽松,小朋友特别喜欢沿着旋转楼梯跑上跑下;还办过小朋友的生日会,参与的大人小孩加起来,有近20人。
至于未来的功能,希望房子和外面的街区有更紧密的联系。我们跟社区营造的团队聊过,他们也可以来入驻一阵,作成小区里常见的那种公共会客厅,面向社区所有人开放。
也考虑分时段,交给社区居民拿来做共享空间,与其他团队合作举办小型的、重体验的展览,甚至开放给物业、居委会。
另外,目前上海各个区都有不少周末组织的走街串巷导览团,其中也有朋友特地来踩了点,想把这里加入探访团的一个停留点。
会客厅的使用可以特别多样,很难清晰定义,我们也想开放更多的可能性。未来的设想和运营的方式,也希望更公共,被更多人使用。
四人小组在永康路
大约十一二年前有次聚会,我们开始慢慢聚到一起,发现彼此性格比较相投,都有同济、海外读书或短或长的背景,都热爱探索上海小空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本身这件事儿,有足够的热爱。
四个人来自天南地北。我离上海最远,新疆出生长大,考到同济大学建筑系,就来了上海。
四人里面,我跟苏鹏认识最久,读书的时候就很熟了,当时他在西班牙,我在德国柏林工大留学,隔得不远,常常聚在一起就只有学习和喝酒,无忧无虑,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安琪
安琪比我们要小个五六岁,同济的学妹,设计品味特别好。我和苏鹏、安琪,我们仨加上另一位合伙人应世蛟,在2016年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小建筑事务所。
佳威,也特别有意思,一度沉迷自酿酒,拿我们当试验品,他把早先的大房子置换成了永嘉路两条街外的小空间,对这个片区是真爱。
我们这个四人组合很松散,没有谁定好了规划,然后振臂一挥,其他人加入。
四人的微信群,名字也挺逗,“买个小会所”,谁看到了路边有潜力的小空间,都会丢到群里。
找个能改的地儿也不容易,一开始大海捞针,路过那种还没有被好好利用的角落,就冲动地跑进去问人家,这儿是不是有主了,能不能拿来出租出售?…….
后来,业余时间就开始跑中介,尤其是巷子里的小中介,房源更杂。连锁品牌的大公司嫌成交量不大而看不上的小破房、渣户型,在夫妻老婆店类型的小中介,往往能找到。
慢慢也摸清了说辞套路,譬如“原始屋况”,说明这间房屋状况一般,没有能拿得出手来说的老窗、马赛克图案、老木梁。
我们想找的房子,也跟普遍的诉求不太一样,别人可能更看重居住需求,只想做个简单的内装修,锦上添花就可以了。而我最常说的一句,“你千万不要推荐那些最常规的房子给我们,我们要找那些在这个城市里面看起来像被遗忘的地方。”
很偶然地,我们想要的那种旮旯,突然出现了,就在两条街开外的一家小中介里头。
总价是430万左右,我和佳威一人一半,设计就由屋主佳威以外的我们事务所仨来做,简单分工。尽管经济压力不小,但这毕竟是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等于自己给自己出题,既当甲方又当设计师。
对于设计,我们几个的审美趋同,还真的不是“凡尔赛”,中途完全没有出现过意见不合,足够信任。
设计改造监工,相当于我们主业项目以外的课外作业,发挥余热,就是时间拖得有点长,前后花了2年。如果是一般的商业委任项目,估计就会拼命加班,很快做完它。
永康路襄阳南路路口,“网红”街角
十年前,我们经常约在一起走街串巷,那时候永康路还是酒吧街,后来慢慢转化成了咖啡馆,网红店。
这一片属于城市里特别复合的片区,多种群多年龄段的人混居,沿街又多是小商业,生活气息浓郁,城市尺度也非常宜人。所以被这么多人喜爱。
永嘉路口袋广场,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及供图
没什么“大拆大建”,往往是精准地找到街区的痛点之后,做一个“微更新”。比如永嘉路中段,就是在拆除了两排存在消防隐患的老住宅之后腾出了空地,设计成口袋公园,留给社区里的居民,有时候场景特别蒙太奇,这边老人在摘菜,旁边就是年轻人在喝咖啡。
建筑和城市,可以说是分不开的,最终的目标都是让身处其中的人,有更好的使用方式,有更好的生活。
计划第二步待改造的小房
永嘉路小空间,是我们四人组发起的“城市旮旯计划”的第一步。计划希望以建筑师视角出发,找到更多遗留在城市中的边角料空间,改造激活。在上海的老城区里面,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所以改造潜力巨大。
目前已经找到另外一个小房子,作为计划第二步,我们的第一步走得很慢,接下来步子也许迈得大一点快一点。也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整合资源一起来干这件事,并不一定是通过我们自己找房买房,这种非常昂贵费时的方式。
如果持续在某个片区,自下而上地坚持做,一开始,也许一个旮旯只能改变一条弄堂,但旮旯与旮旯串联起来,就可以网状地去辐射更大面积,对社区对城市,都会有更多影响力。
在这个意义上,也是符合建筑师的定义里提到的、建筑师所要承担的那部分社会责任。
来自刘漠烟的小空间改造经验
1. 熟练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各种尺度,而不是完全照搬标准图集的尺寸设计,在将就和舒适之间找到平衡。比如从榻榻米房间往会客厅走,门洞远不到2米,但只要弯腰走一步,人就能差不多站直了。
2. 空间张弛有度,取舍也很重要。有被压缩的空间,就有被释放的空间。比如我们设计了卧仓,压缩至极限的尺寸,为会客厅争取了更大的自由。
3. 把设计做得更精细一些,“卧仓”内部的隔板一侧,有0.03m³用于储物,而隔板的另一侧也有0.04m³。旋转楼梯的下方,以及室内景观花池下方,都设计了隐藏的储物与收纳功能,充分发掘每个极小空间的价值。
4. 面积很小,一个空间的功能是什么,不用急着下定义,在这里会客厅就是多义性的。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面对不同的使用人群,它可以兼顾餐厅、展示、工作室等多种功能使用,家具设计与位置摆放,也可以提前考虑到各种使用场景和状态。
部分图片由灰空间建筑事务所提供
部分建筑摄影:陈颢、孙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