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投放的底层逻辑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算法匹配:信息流投放平台采用算法对广告内容和用户兴趣进行匹配,从而将最适合用户的广告呈现给其。
2. 用户画像:平台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需要先对用户进行精准的画像,即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喜好等属性特征,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情况,为其推荐合适的广告内容。
3. 实时竞价:广告主使用竞价方式投放广告,平台根据广告主的出价和广告素材的质量,对广告进行评估和排序,最终将竞价成功的广告展示给用户。
总的来说,在于通过算法匹配、用户画像和实时竞价等方式,将最符合用户兴趣和需求的广告呈现给其,从而提升广告的转化效果和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
信息流投放是一种基于流量池的广告投放方式,其底层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流量池划分:根据不同的投放目标和需求,将流量池进行划分,例如根据性别、年龄、地域、兴趣等维度进行划分,从而实现精准投放。
2. 受众匹配:根据广告主的受众需求,将广告与符合条件的受众进行匹配,例如根据用户的兴趣、搜索历史、行为等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受众定向。
3. 广告展示:根据广告主的投放需求和受众匹配结果,在流量池中进行广告展示,通常采用竞价排名的方式,即根据广告主出价和点击率等因素确定广告的展示位置。
4. 监测分析:监测广告的展示效果和投放效果,根据关键指标(如CTR、CPC、CPM等)对投放效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广告的效果和投放的ROI。
总的来说,信息流投放的底层逻辑是通过精准的受众定向和竞价排名的方式,在流量池中进行广告展示,从而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性和效果。
第一个底层逻辑:数据匹配和数据分发,关于数据匹配和数据分发的底层逻辑,可以总结成四步。千人一面分发逻辑;定向分发逻辑;千组千面/个性化分发逻辑;轮毂理论
第二个底层逻辑:哪些平台有精准数据分发的能力
第三个底层逻辑:信息流投放的三种出价方式
第四个底层逻辑:不同诉求广告主的追求是什么?
第五个底层逻辑:不同出价方式的素材准备
信息流广告有什么特点
1、信息流广告目前发展是,互联网+模式;未来伴随5G技术的推广应该是:AI+、AR+、VR+、物联网+等模式;甚至会是“私人助理”+模式。其长期结果必然是高度、无缝的融入网络使用者的每一寸空间。
2、信息流广告发布形式依托的技术也是大数据分析功能,比如今日头条,自2014年开始商业化变现,主要收入来自信息流广告。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超长的使用时长、丰富的内容生态、先进的推荐引擎以及完善的广告投放体系,今日头条成为2016年吸引品牌数量最多的APP。其广告收入从2014年的3亿、2015年的15亿、突破至2016年的60亿以上,预计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00亿,呈现爆发式增长。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比同类产品领先18个月以上,每天有超过1000位工程师、40000台服务器,每5秒计算一次用户兴趣,在海量资讯中选择用户最可能感兴趣的内容。2017年4月,今日头条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投资方的10亿美元D轮融资,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10亿美元,之所以能够如此引发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其信息流广告的发展态势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投资者、社会对信息流广告这一新型形式广告未来发展的期待。
3、信息流广模式来自于互联网广告精准营销方式,但它有强于以往的精准营销模式,因为信息流广告给受众画像的不仅是受众其他平台的使用信息,更来自于自有平台通过视频、音频、浏览习惯、关注热点等生活和工作信息对使用者进行“画像”,这种画像模式强于以往受众信息的偶发性,在长期跟踪使用者后会描绘出信息使用者自己可能都无法发现的自我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而对信息流广告产生一种依赖性。
4、信息流广告的特点是:它有别于精准营销广告推广的“硬广”形式,属于相对的“软广”形式;它又有别于新闻报道的“软广”形式,属于“硬广”形式;它有别于大数据模型的“大海捞针式的匹配数据”,属于一种建立在已有分析模型之上的“准确”(远强于“精准”)画像;它有别于互联网+的技术模式的“简单”分析,而是嵌入了初级“AI”人工智能技术;它又有别于高级“AI”人工智能的分析,而是一种相对“生硬”的商业广告推广配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