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半个月之内东北地区遭遇台风“三连击”,梅雨季持续62天为历史最长……2020年的汛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进入2021年,迟到半个多月的华南前汛期,继续引起人们对天气气候异常的担忧。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我国今年气候年景为一般到偏差级别,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面对严峻形势,如何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减少人员伤亡需把握好哪些关键环节?如何进一步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4月20日至24日,中央组织部委托中国气象局举办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气象防灾减灾专题研究班在京举行,围绕这些问题,部分地市级党政领导给出了答案。
极端天气多发
“减灾就是增效”成共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今年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3.1℃,3月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这让该市副市长谢立品深深体会到天气的反常:“原本比海南晚熟一个月的辣椒,今年同期上市,虽然丰收却卖不上好价格。”
吉林省白城市副市长孙志刚对去年经历的台风“三连击”记忆深刻。“没想到内陆也会受到台风影响,去年秋末的三个台风确实影响很大。”他认为,要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预防、治理、救援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
两位副市长所感受的,正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年均暴雨日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全国极端日降水量事件的发生频次平均每10年增多17站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台风登陆强度偏强;2018年至2020年,北上台风日渐活跃;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近10年高温日数平均值为近几十年来最高。
国内如此,全球亦然。当越来越多的“百年不遇”天气频繁现身,如何防范极端天气、增强防灾减灾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涉灾部门的必修课。
除防范极端天气以外,聚焦“灾害链”做好防御,也是地市级党政领导的普遍共识。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诱发一连串次生灾害,如台风引发暴雨,再引发山洪、泥石流、内涝,进而引发生物病虫害等。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有60%是由复合型灾害造成的。其中,气象因素多为导火索。
上海市崇明区副区长张秩通说,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难度不断加大。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减灾就是增效,已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2020年6月22日,重庆綦江迎来强降雨,永城、赶水等多个街镇出现大暴雨。图为綦江区下北街警察转移被困群众。 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陈星宇
做好监测预警
为防灾减灾赢得时间
在复杂的灾害链条中,气象因子往往处于最前端,扮演着导火索的角色。陕西省商洛市副市长李育江认为,气象是防灾减灾的“眼睛”和“耳朵”,只有精准的预报预警、扎实的落实举措,才能防患于未然。
2020年6月19日至22日,重庆市綦江区遭遇特大暴雨,61个气象站累计降雨量超过300毫米。22日,綦江流域发生建站80年未遇的洪水,汛情严重程度超过1998年。
全城遭遇罕见洪水,怎么办?綦江区副区长蒲德洪告诉记者,区委、区政府依据预报预警准确研判洪峰雨量,用7个小时的时间转移10万人,最终没有人员因灾伤亡。
“我们依托重庆智慧气象‘四天’系统,市、区两级气象部门准确预测,提前3天发布强降雨天气预警信息,并在22日4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当天一早,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会商,区委、区政府超前预判本次洪水可能达到1998年洪灾水位,果断启动城区防洪二级应急响应,为受影响地区的群众赢得了7个多小时的转移时间。”蒲德洪说。
202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多次出现暴雨,大漠深处发出当地首个暴雨红色预警。阿拉善盟副盟长秦艳在交流经验时介绍,气象部门在这几次暴雨之前做出精准预报,为应急处置抢出36个小时的提前量,政府提前进行安排部署,有效减轻了损失。
山西省大同市副市长龚孟建直言,期待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他坦言,目前防汛中有一个矛盾:每到汛期后期,水库不敢多蓄水,怕再有天气过程没容量,但对于第二年的春季灌溉来说,蓄水量多少又至关重要。“希望进一步延长预见期,气象预报预测越准确,空防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何更好地对气象工作给予支持?江苏省泰州市副市长陈明冠认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政府签署的省部合作协议,为地方政府支持气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引。“顶层设计清晰明确,基层就可以按照协议落实。”
各级责任到位
方能及时高效应对
当灾害天气来临,防范工作绝不像“预警发布-群众转移”字面上这样简单,其中涉及大量组织工作。对于承担自然灾害防治主体责任的地方党委和政府来说,夯实各级责任,才能保障应对工作及时高效。
比如,真正到转移阶段,綦江在7个小时内转移10万人,是如何实现的?
蒲德洪介绍,当地政府建立了区领导包街镇、街镇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领导包小组、小组人员包楼栋和群众、党员干部包重点人群的“五包”责任体系,并通过发送短信、敲锣、干部入户、拉响防空警报等多种方式广泛传播预警信息。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组建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抗洪救灾指挥部,下设由相关区领导任组长的综合协调、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环境卫生、宣传报道等工作组,万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走上街头值守。
其间,洪水曾一度“围困”地势较低的南州小学。面对暴雨如注、洪水灌入、水位齐腰的紧急情况,南州小学2000余名学生没有慌乱,在老师的有序组织下完成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撤离。
无独有偶,广东清远的一次汛期成功避险,同样得益于各方压实责任、高效联动。2020年6月7日至8日,清远市源潭镇迎咀村最大降雨量达312.7毫米,导致赤狮坑村发生泥石流,10余间房屋受灾。而在泥石流发生前,源潭镇政府应急分队、派出所驻村工作组、村委会等通力合作,及时转移55名村民,避免了人员伤亡。
清远市副市长雷玉春分享了一个细节:赤石坑村群众当时还存在一些侥幸心理,以为强降雨过后就没事了。但村干部发现雨一直不停、越下越大,于是立即根据气象局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进行了全面排查,并组织小分队挨家挨户做工作。“小分队的人进去时水才淹到脚背,等做完工作出来,水已经淹到膝盖了。”
“我们这里每一名村干部都负责一个片区,平日里进行巡查并宣传安全知识,掌握片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和房屋等情况。灾害发生时,村干部最清楚如何转移疏散群众。”雷玉春表示,那次成功转移之后,群众对他们的工作更加认可了。
“技术+管理+文化”
让基层防灾强起来
基层是直面灾害的第一战场。无数实践证明,当事故和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每个指挥人员的行动是否正确合理,往往决定危机处置的成败;公众的行动是否正确合理,往往决定他们在灾难中能否生存。
因此,提高基层的忧患意识、组织能力,普及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
在清远,市级指挥部通过视频指挥系统、防汛应急APP等,可直接与基层三防责任人面对面沟通。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后,则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充分调动各个层级责任人。以清城区为例,全区建立了区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领导联系村小组的工作机制,启动应急响应后,区、镇、村等各级三防责任人按照要求开展工作,把防汛责任落实到基层村镇的每一个网格。
“支撑公共安全,要从‘技术+管理’的双轮驱动,转变为‘技术+管理+文化’的三足鼎立。”研究班举行期间,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闪淳昌的一个观点,得到学员的热切呼应。在汛期,群众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撤离、撤离后私自折返等造成人员伤亡,是基层干部最头疼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副市长李志达在交流时提出: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外,也需要加强面向基层的各类防灾减灾培训。
“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支持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发展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灾害信息员、网格员等多元应急救援力量,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边远地区和人员密集区的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建设,确保预警到户到人。”经历过台风“三连击”的孙志刚得出这个经验。
2020年8月18日,四川乐山,强降雨后洪峰过境,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水位暴涨。图为暴雨过后,乐山中心城区部分路段场景。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推进“气象+”
融入各领域精细管理
防灾减灾工作除了涉及减少人员伤亡,也关乎保障经济社会平稳高效运行。从大城市运行到生态修复、乡村产业发展,越来越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呼唤气象融入其中。
今年,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打造的智慧气象“一网一平台”正式接入海淀“城市大脑”,为智慧城市运行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精准天气预报。
海淀区副区长林航介绍,遇到极端天气过程,区气象局可利用海淀区图像管理系统中的1万个实景监控探头,迅速定位天气实况、及时查看隐患灾情。聚焦城市精细感知、短时强降水、街区大风等与气象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痛点和难点,“城市大脑”搭建起智慧气象精密感知网和海淀区人工智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建设成果直接服务城市运行管理,为防汛、防火、大气污染防治等提供决策支撑。
在上海崇明,集合自动气象站、视频资源建成的智能化城乡气象自动感知系统,融入城市“一网统管”平台,可动态显示与城乡运行管理相关的气象要素。气象部门还开发适用于政府决策指挥的应用场景,让智慧气象赋能生态监测、应急管理、防汛防台风、交通管理等。张秩通介绍,针对今年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崇明区气象局开发了“花博会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系统,具备“一分钟感知园区气象动态”“一张图自动识别园区气象灾害”等功能。
阿拉善是缺水地区,“养一棵树堪比养一位科学家”。秦艳介绍,结合地方干旱缺水实际,气象部门为绿化区域提供高分卫星遥感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等服务,为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频次提供依据,有效节省了灌溉用水量。“一次有效的服务,能节省大约1000万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气象要围绕这三句话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同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殷切希望,龚孟建呼吁开展“嵌入式服务”,把气象“嵌入”田间地头、产业园区,为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服务。针对近几年北方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倒春寒,他建议加强研究和预报,帮助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提前防范。
图为海淀“城市大脑”。北京市气象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