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两周年、广佛同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有着“中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称的广州南站,迎来了新的定位——
以打造世界性超大型TOD为目标,将“天量客流”转化为“人才流、信息流、资本流、商物流”,推动实现南站地区从功能单一的交通站场向“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转型。
广州南站核心区鸟瞰图。
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交通枢纽。广州南站定位图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广州南站核心区域设计》(以下简称“设计”),并公布上述消息。
这是继2019年《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审议通过后的又一重大进展,意味着广州南站核心区的规划设计已跃然纸上,将成现实。南站将朝着广州市南部中心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新极核、粤港澳大湾区客厅与门户枢纽经济区的目标定位迈进。
打造“一轴两涌+一核五区”
从广州南站出发,一小时内可抵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让南站成了大湾区的门户交通枢纽。这背后是远远超过最大设计范围的旅客到发量。
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期间,广州南站地区交通枢纽客流到发量为603.73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数、单日到发旅客数、单日发送旅客数、单日到达旅客数以及单日开行列车对数这5项数据,刷新建站以来历史纪录。其中,广州南火车站到发旅客365.24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73.05万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164.09%,比2019年同期增长5.51%;5月1日到发旅客82.75万人次、发送旅客44.4万人次。
此次设计方案提出,要将南站的“天量客流”转化为“人才流、信息流、资本流、商物流”,旨在实现南站地区从一个功能单一的交通站场向“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大湾区门户枢纽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文商旅目的地与都会区。
广州南站核心区规划范围。
从规划范围看,南站核心区占地4平方公里,北至石洲西路-汉溪大道,东至东新高速,南至石都北路,西至大洲路-韦涌路,面积相当于2/3个珠江新城,规划地上建筑面积853万平方米。
规划设计了“一轴两涌+一核五区”的空间布局,即一个中轴公园,外河公园和内河碧道为“两涌”,设置一个特色文商旅及科技展示活力核心区,以及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泛珠枢纽总部经济区、港澳青创文化区、商贸总部会展功能区和科创服务区等“五区”。
广州南站核心区功能分区图。
中轴公园连接河涌与山体,是南站核心区与自然相连的纽带。从设计示意图上看,中轴公园由门户公园、创新枢纽、康体公园和生态公园组成,结合商业与文化特色,展现自然灵动、丰富多样的岭南景观。其中,创新枢纽将成为科技展示和户外活动的舞台。外河公园和内河碧道,则构成了水环境骨架,形成宜人的滨水空间。
广州南站核心区山谷瀑布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南站核心区还借鉴了广州东站的设计,规划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山谷瀑布。
“站城一体”实现全天候无缝乘车
提升交通系统通达性,是广州南站设计撇不开的重要策略,何况还要打造世界性超大型TOD。从规划设计图看,南站将要打造一个多层级、立体化的交通系统,实现“站城一体”。
广州南站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具体而言,要将快慢交通相分离,科学组织枢纽交通与商务区交通,未来接送客会更轻松;
合理布局周边公共交通,包括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等多种设施,实现全天候无缝换乘;
营造适宜步行的环境,完善步行网络,构建地面、地上、地下无缝衔接的步行体系。并增加慢行空间,优化街道景观,塑造“一街一景”。
南站地区还将预留机场城市航站楼功能,未来可依托广佛环线城际铁路(链接广州南站与白云机场),提前为旅客提供登机手续办理,行李托运以及直达机场的服务。
构建“3+N”的产业体系
根据此次设计,广州南站核心区要构建“3+N”产业体系,以枢纽服务、国际消费、商贸会展3大开放型综合产业为引擎,衍生N个创新服务型业态,包括总部经济、文旅消费、品牌展示、港澳专业服务、核心商圈、商旅配套、科技服务和珠宝贸易等。
同时,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打造未来枢纽经济区特性的城市公共和建筑空间,构筑协同发展的高品质产业生态圈。
设计里还提到,南站地区将提供高质量产业载体,支撑枢纽经济的发展,打造活跃的、全时段的多功能枢纽经济区。
广州南站门户广场日景效果图.
广州南站门户广场夜景效果图。
这其中,包括承载展示型商业体系、特色潮流商业、特色旅游综合体、商务区商业中心的枢纽商业体系;承载旅游复合型商业、免税示范街区、文化艺术空间、具备特色文化活动的枢纽文旅消费体系;承载总部经济、港澳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的枢纽服务产业体系;以及承载品牌展示、商会会议交流、珠宝钻石交易的枢纽商贸会展体系。
广州南站南路商业街景效果图。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图片: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