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信途科技给大家谈谈替代产品推广,以及替代品营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企业如何成功推广新产品
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考核和激励方案。许多企业新产品之所以推广不成功,是因为企业的营销团队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企业对业务人员既没有考核,也没有激励。这样一来,业务人员便不会主动去推销,新产品还没有走向市场,就先被自己的营销团队给否定了。 因此企业要想把尤其对企业来讲具有战略意义新产品推广成功,首先就要把上市新产品的意义给业务人员讲明白,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考核和激励方案。 某企业一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但是推广一直不理想,老板非常着急,找到我让我出主意。我经过和老板的沟通,发现由于企业对业务人员没有针对业务人员出台任何措施,于是业务人员便想推广,不想推广就不推广。 找到症结后,我便给他建议并制订了一份针对新产品的详细考核和激励方案。一方面所有业务人员头上都挂上任务指标参与考核,推广不力的要受到相应处罚,营销总监/大区经理/区域经理推广不力的要受到降级甚至撤职处分;另一方面开展擂台赛,只要业务人员大力推广并有业绩,可在正常的薪资方案外拿到相应的奖金并在月度营销大会上成为讲师向大家传授推广经验,一定时期(以三个月和半年为时间段)销售特别突出的,召开全体营销人员会议,由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亲自颁发奖状和额外奖金,并且这些人员做为企业将来干部选拨的优先考虑对象。 这个方案一实施,马上在营销团队中引起震动。没有多长时间,我便接到老板的电话,说公司的这款新产品的销量在原基础上翻了十多倍,业务人员的信心和士气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了几个月这个企业的这款新产品便很快地扎根开花,该公司也很快引起了行业同行的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在动力方面,要给经销商讲明企业上新产品的原因和市场前景,以及经销商大力推广这些新产品能够给他带来的利益。另外可以把经销商享受某些政策与推广新产品结合在一起,让经销商自己权衡。比如:企业推广新产品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企业出工资给该市场派驻助销员,帮助经销商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和做其他工作。为了鼓舞经销商,企业高层可亲自到那些重要的市场和新产品推广的好的市场拜访。 在压力方面,对于企业重点的新产品,如果经销商拒绝投放或不用力去推的产品,可以告诉他,企业可以就新产品在该市场另外开设经销商。另外拒绝投放企业新产品或推广不力的则无权享受企业的某些政策。 某企业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安徽区域的经理通过努力,新产品的推广的非常顺利并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有一个市场的经销商却拒绝投放,由于该经销商是公司的一个大户,与公司领为了实现新产品在该市场的上市并推广,该经理和企业领导经过沟通达成共识,把该市场新产品定了考核目标,并把其他产品的促销政策与这些新产品的的考核目标捆绑在了一起。经过这一措施,该市场的经销商从不得不推广到后来销量的迅速提升(因为该市场基础比较好). 坚持不懈。新产品从市场导入到成长在到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如果企业忽视这一规律,往往会造成在新产品的推广上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因此一个新产品要想实现成功的推广,就需要坚持不懈。 企业在新产品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表现主要有: 1.对新产品的上市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跟踪,一旦发现不是很理想,,就自己丧失信心,最后不了了之. 2.有的企业相信,多养些孩子,不一定那一个孩子一旦出息了,自己也就赚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许多企业会同时或紧跟着推出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新产品,搞得业务人员和经销商一头雾水,不知到底该推广那个产品,结果造成孩子养了不少,却一个也没有培养成才。产品各个营养不良,最终都没有推广成功 笔者有一次接触一个企业,发现该企业库存的产品原材料堆积如山,严重的占压着企业的流动资金,搞得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通过详细了解,这些原材料造成的积压都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所造成,而许多新产品经过分析,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局原因就在于企业一个新产品推出后,由于没有详细的上市方案,产品一旦推广失利,企业就急着出替代产品或其他新产品,结果造成恶性循环,原材料越积越多,而新产品也没有推广成功。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向企业提出建议,不要再急着出新产品了,先把库中的新产品原材料盘点一下,先从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入手,制定出详细的上市方案和营销团队的考核激励方案,并坚持执行一段时间。结果企业的新产品原材料不断的变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有几只新产品还逐步成立企业的主导产品。其他的竞争力不明显的新产品原材料也依次类推推向了市场,企业的原材料积压问题得到了解决。 建立标杆和样板市场。企业推出新产品,除非企业在电视等媒体等大量投放广告,最好不要在所以市场同时发力。可以通过集中企业资源建立标杆和样板市场,以起到鼓励经销商和营销团队信心与士气的作用。 某企业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也制定了产品上市方案和营销团队考核和激励方案,虽然业务人员和经销商都在推广,但是都是不温不火。而在许多业务人员和经销商看来,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还有的认为这个产品就不可能在市场上有多好的销量和表现。老板很着急,但是也苦无良策。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向该企业建议,让企业的营销总监/大区经理/各销售经理亲自各主抓一个市场,把新产品的推广在这些市场做为一项主要工作项目,用来建立标杆和样板市场。由于这些市场有了营销团队的主要管理人员亲自操刀和运作,首先这些市场的新产品销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然后再由他们共同制作一套新产品推广标准化作业流程和模式,并针对所有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按照这些流程和模式去复制和运作。当然结果老板达到了自己的新产品推广目的。 把新产品推广的工作着力点放在目标消费群集中的场所。 导的关系非常好,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 许多企业的新产品之所以推广失利,往往是由于把产品交给经销商后,却不能告诉新产品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和推广的要点,结果经销商拿到新产品后就拿货乱铺一气,有的产品一旦偏离新产品主要目标消费群集中的场所,就会造成货物积压或退货,而以积压和退货,经销商就会丧失对新产品的信心,从而不愿再下大力气去推广。例如:方便面的新产品可以首先针对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学校/社区/菜市场等发力,通过这些群体的接受和重复购买,从而带动其他渠道的销售。
企业如何应对替代品的威胁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企业应制订竞争策略,要有根据和参照的标准,那就是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了解了消费者的想法,明确了竞争对手的动态和策略,同时要结合企业自己实际的现有资源,这样制订的竞争策略才才是最有效的。竞争策略制订的前提要围绕消费者、竞争对手和企业三者展开,三者缺一不可。
二、合理的规划产品组合
企业首先要审视自己的产品系列,对哪些不能创造利润的产品品种,该裁减的就要疼下狠心裁减,保障企业的产品资源。同时,企业要结合市场竞争状况和消费需求对产品进行组合规划,单一的产品推广是中小企业寻求竞争突围的最好的策略,企业要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具备最大优势的单一产品品种上,围绕这个最有优势的产品来进行品牌传播和品牌塑造,把资源聚焦于单一的产品品种让许多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三、在同质化基础上的产品创新一是创造产品差异化的概念,赋予产品新的灵魂。二是改变产品的包装、大小等,在产品质量、技术同质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不同。
四、改变促销的游戏规则产品的经销商起着桥梁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实力有限,不可能象大企业一样直接的面对各级市场的推广。所以,中小企业对经销商的依赖性更强,经销商的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市场推广的成败。六、制定好差异性的价格战略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和竞争状况,每个企业的现实资源也是不尽相同,中小企业要结合自己资源来制订适合自己的价格竞争策略。
电视的下位替代品 投影仪仍需推广
尽管投影仪因为市场整体规模小而不被彩电业重视,但近年来,投影仪可谓是来势汹汹。裸图 科技 发布的《中国智能投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为94.7万台,同比增长20.9%;销额为21.2亿元,同比增长35.8%。智能投影仪呈现出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智能投影仪的增长超出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彩电,投影仪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尤其是都市年轻人,在单身经济、租房经济等多种消费因素的影响之下,投影仪依然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1
电视的下位替代品
不管是在业界,还是消费者的认知中,投影仪在画质上相对于彩电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由于成像原理的差异,投影仪在显示画面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光线的影响,而导致画质欠佳,这成为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投影仪难以威胁彩电的重要原因。
然而投影仪也并非一无是处的产品,彩电的好画质是在多个零件的组合下得来的,这意味着彩电的重量体积庞大,对于单身群体来说,存在搬运困难的问题。而投影仪则具有占用空间小,同时更加便携的优势。这意味着,尽管投影仪在主流市场难以取代彩电,但在细分领域,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尤其在年轻群体中,投影仪在某种程度上是彩电最好的下位替代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年轻人挤进城市务工、生活,加之城市房价高企,大量年轻人居住在出租屋内。同时巨大的城市生存压力,也导致年轻人开始主动或是被动地选择单身。近几年来,在城市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单身群体,单身经济、租房经济也因此兴旺。在此背景下,尽管投影仪画质相对彩电欠佳,但凭借着便携性,相较于彩电而更能虏获这个群体的市场。
不过,行业依然需要对投影仪产品性能具有正确的判断。投影仪市场内存存在不同规格的产品,其中有亮度偏低、色彩不足的劣质产品,同时也存在爱普生、明基等追求高亮度、高画质的品牌,在暗室呈现出的画面实质上是差强人意,再加上小机身投射大尺寸的吸引力,投影仪本身实际上存在着自身的竞争力。
尽管近几年来激光电视被看作是投影仪的代表产品,但从消费者反馈来说,激光电视更像是鸡肋产品。在价格上超越了彩电,但白天的显示效果比不上彩电,而在暗室的效果,却比不上亮度更高的灯泡机,实际上是两头不到岸的产品。
2
投影仪值得购买,但仍需推广
投影仪经过多年在商务、课堂的使用场景,而为消费者留下了画质低劣的印象,但实际上,由于用途的差别,投影仪衍生出了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商务、教学场景中,更讲究在明亮的环境下的使用效果,这导致商务投影仪更加侧重亮度的提升,相比起家庭影院作用的投影仪,商务投影仪亮度更高,但色彩以及分辨率均表现不佳。而影音用投影仪,则在中等的亮度下,提升画面色彩的对比度,使其在黑暗的使用环境下,画质更加靠拢彩电。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现,投影仪是值得购买的产品,事实上,大多数年轻人都缺乏在白天明亮环境中观看电影的需求,在996或是朝九晚六的工作作息下,再加上长时间的通勤,年轻人用于休闲的时间基本集中在晚上,这意味着,其在选购影音产品时,无需考虑明亮环境的效果,这意味着如果年轻人不满足于手机、显示器,而有更高的追求,那么投影仪就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尽管如此,投影仪的市场教育依然不够充分,投影仪依然与画质差相挂钩。这导致众多消费者不自觉地将投影仪排除在购物选择之外。尽管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投影仪,但目前的消费者对投影仪的认知不足,将很难支撑其所拥有的市场潜力。
投影仪的市场形象需要得到扭转,投影仪从上世纪50年代的萌芽到现在的发展,已经有70多年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上课的PPT、电影院的电影播放,现实没有生出更多的期待。而企业商家对其便携性、“护眼”等表层的宣传,依然没有深入内核中。伴随着投影仪技术的成熟,投影仪的营销宣传不能再避重就轻,不谈画质,而是需要扭转消费者停留在10年前的泛白的PPT的印象,让消费者意识到家用投影仪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从禁塑令看利好行业
一、政策导向
1)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2015年1月1号开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 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也成为中国施行“限塑令”6年以来,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3)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再次掀起限塑令的新高潮。新版限塑令指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
3)2020年4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4月至11月,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实施打好基础。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将全面“禁塑”,被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的塑料制品将禁止生产和销售。
4)2020年,浙江“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浙江新出台的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前多了三个字:“进一步”。方案中,商场、超市等场所塑料袋使用也从“有偿使用”,变成了“禁止使用”。
4)2020年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公布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5)对比国外,自2019年起,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 。
6)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重点城市限塑令开始全面落地,要求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场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二、利好行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消耗国,可降解塑料国内市场替代空间广阔。IHSMarkit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36万吨,占塑料总用量的0.1%,其中欧洲/国内需求占比分别为55%/12%,国内需求量约4.3万吨。2018年我国餐盒、塑料袋等领域一次性塑料用量达594.5万吨,假设以30%的替代比例计算,可降解塑料用量接近180万吨,增长空间高达42倍。
从中央到地方,“禁塑令”逐渐形成影响力,未来更多的地方将会加入这场“禁塑限塑”的行动中。随着国内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快速落地,各地政府细化政策及目标快速出台,禁止使用塑料制品会快速推行开来,届时可降解塑料市场有望打开。 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2019年完全可降解塑料国内需求才9.5万吨,主要是PBAT和PLA(后面会讲解)。其他主要还是淀粉混合生物降解,属于非完全降解生物塑料。 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中国渗透率不足1%。
华西证券认为,纸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将成为行业新宠,在可降解塑料市场提前布局和在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将受惠于“禁塑令”政策打开的市场空间。忽略其余领域可降解塑料消费需求,仅考虑快递、外卖等4大领域143万吨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
根据信达证券推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国信证券也预测,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 1017 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而中国在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仅 0.62%,千亿级规模似乎就在眼前。
据东吴证券测算,到2025年完全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5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2019-2025年的复合增速可达73%!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100万吨、70万吨、50万吨和30万吨,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按照1.6-2万元/吨计算,市值空间400-500亿。其中 PBAT和PLA比例8比2左右 ;按照2019中国完全可降解塑料需求9.5万吨测算,6年复合增速在73%。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经营范围为可降解材料的相关企业共计3358家。其中,2019年相关企业新增数量达514家,年增速为15.05%,是中国可降解材料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截止2020年7月1日,以工商登记为准,中国新增可降解材料相关企业255家,同比增长约23%。
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这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值得重点关注。
三、可降解塑料介绍
可降解塑料 按照降解机制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发展起步和成熟都较早,但由于应用上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减产;
生物降解塑料: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全球需求和产能稳步提升,若能大幅降低成本,将迎来爆发期;生物降解塑料按照原料可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淀粉混合物、 PLA 和PHA)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PCL、PBS、 PBAT 、PPC、PGA)。
光-生物降解塑料: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是未来可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环保性,预计将成为首选替代材料。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全淀粉塑料生产企业较少,主要以PBAT、PLA等新型技术路径为主,企业纷纷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进行相应项目的新建和扩产。 未来主流是完全可降解塑料PLA和PBAT。
PLA和PBAT是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
四、可降解塑料行业分析
成本端分析:
PBAT与PE之间的价差可高达3倍。2019年内PLA的价格区间在1.6万~3万元人民币每吨,PBAT的价格区间在1.4万~2.5万元每吨,同期PE〔聚乙烯)的均价在8378元吨(含税价),PP(聚丙烯)的均价在9351元每吨(含税价)。相对普通塑料制品而言如PE、PP等,PLA和PBAT的价格仍然偏高,增加了终
端用户的成本和费用。以PE为例:PLA比是PE价格的1.9~3.6倍,PBAT是PE价格的1.7~3倍,价格差距较大。
产能情况:
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主要企业包括 Nature Works、Total Corbion、巴斯夫等,但总体来看规模不大。随着国内法规逐渐明确,市场空间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国内企业纷纷加入竞争。
PBAT:截止2020年6月份,全球PBAT产能为27.9万吨/年,全球最大的PBAT生产企业为德国巴斯夫(BASF),年产能为7.4万吨。我国已建成PBAT产能为13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6%。 国内已有产能7.5万吨,国内在建(规划)的产能超过400万吨,产能扩张51倍左右。
PLA:全球产能合计33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主要由两家外企进行供应。国内PLA企业产能均在1万吨规模左右,总共几万吨的产量。目前国内企业已有产能41.7万吨,由于丙交酯存在壁垒,基本处在停产状态。在建及规划产能197.6万吨,但是预计由于丙交酯存在壁垒, 未来投产产能将相对有限,行业将维持较优竞争格局。( 核心生产壁垒在于上游的中间体丙交酯。丙交酯研发难度很高,在生产的裂解过程中出现的焦化、碳化现象以及催化剂残留问题是生产工艺的难点,此前全球仅有荷兰Corbion-Purac公司、美国NatureWorks公司、 浙江海正(海正药业600267) 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金丹 科技 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
相关企业布局:
1)彤程新材(603650):引进巴斯夫技术,在上海化工园区落地PBAT生产建设项目,一期6万吨;2020年5月,巴斯夫与彤程新材签著了一项联合协议,授权彤程新材根据巴斯夫高质量标,和售经认证的可堆肥共聚酯(PBAT)。为此,彤程新材将在上海建造一套产能为6万吨的PBAT生产装凿。该装凿将采雄巴斯夫工艺技术,出产的材料将部分交由巴斯夫作为ecoflex产品售。新装置将于2022年投产,供应生物聚合物市场。
2)金发 科技 (600143):目前拥有PBAT产能6万吨,满产满销,还有6万吨PBAT和3万吨PLA产能在建;金发 科技 是亚洲唯一完整聚台、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
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主莒业务:PBAT、PLA, 年产能4.75万吨。
计划新建: 年产6万吨PBAT合成线1条;年产3万吨PLA合成线1条,预计分别于2021年上半年、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3)金丹 科技 (300829):国内乳酸行业龙头,规模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产商,乳酸及其衍生物产能为12.8万吨,国内产能占比达41.6%,考虑到公司开工率远高于行业,实际市占率则更高。金丹 科技 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4)华峰化学(002064):生产的己二酸是PBAT的上游原料。大规模产能开建,利用规模效益有望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打开市场。公司将于江苏投产建设30万吨PBAT、30万吨聚碳酸环己内酯(PCHC)顶目,顶目总投资100亿元,并计划于2020年10份开工建设。
5)万华化学(600309):公司将于四川眉山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PBAT项目,总投资额3.6亿元。2020年9月4日,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正信招标有限公司发布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国际招标公告,招标产品是PBAT切粒机组。
6)丰原集团:2019年3月,丰原集团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百万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项目,总投资额达120亿,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量达30万吨PLA,于2019年开始建设,2021年建成投产。
业内专家指出,可降解塑料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解塑料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亟待讨论,或亟需政府和相关行业给出解决办法。比如原材料问题,质量和价格瓶颈等。
专家预测,尽管还有很多实际问题,但政府禁塑的决心非常大,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加,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其研发和扩大其应用,规模化及技术进步对可降解塑料打了的成本下降,必定会使可降解塑料发展迎来良好机遇。
云南发史上最严限塑令,内容包括什么?
云南省发改委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对外发布的《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显示,云南省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并将省会昆明市优先作为禁止或限制塑料制品产售和使用的试点城市之一,这被称为中国最严格的限塑令,这也使云南省成为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省级行政区。那么,史上最强限塑令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对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以及宾馆或酒店使用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将会采取分批分期推动实施的原则,在2~3年内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使用。
二.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
对于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及销售,在此基础上,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并且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今年年底,全面禁止生产及销售一次性的塑料餐具以及一次性塑料棉签;在3年后,全面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三.推广应用替代产品。
塑料用品在中国的使用量还是很大的,特别是购物袋使用得最为频繁,那么全面禁塑后,我们有没有其他替代品呢?当然有。政府将鼓励使用草绳等来捆绑包装农产品,并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 ,作为塑料用品的替代品。
云南省的限塑令一经公布,就受到了网友的关注,并纷纷给予支持的回应,必竞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
塑料吸管保质期多久
塑料吸管没有保质期。因为是塑料制成的,所以吸管只要保藏好还是可以正常使用,除非时间很久吸管破裂了就不能使用了。
塑料吸管是一条圆柱状,中空的塑胶制品,其主要功用是用来饮用杯子中饮料,也有用来吸食一些烹饪好的动物长骨的骨髓。一般直径在0.5cm左右,但是用来吸食酸奶、珍珠奶茶等饮品时,会用较粗的吸管,有的直径有1.5cm。一些较少见,直径极小的吸管用作饮热饮。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
2022 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2025 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塑料吸管
关于替代产品推广和替代品营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