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信途科技给大家谈谈推广产品思维,以及产品营销思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推广自己的产品
用户体验不存在落地的问题,因为用户体验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也就是用户在实际生活中的痛点需求。人的一切消费行为,都是可测、可跟踪、可数据化的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和用户体验,优秀的产品经理,往往通过自己的产品来表达对这世界的看法。用户体验不存在落地的问题,因为用户体验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也就是用户在实际生活中的痛点需求。如嘀嘀打车联合创始人张博谈到,他之所以创业,是源自在百度公司工作时候的痛苦经历:每次加班到很晚回家时,公司门口蹲守的出租车司机,一听他的家很偏僻,送他回家后可能就要空驶回来,所以不愿意载他,乘客老为打不着车痛苦;而他和出租车司机聊天时,发现他们同样为高达30%-40%的空驶率而痛苦。供需双方都痛苦,这中间便是像嘀嘀打车之类的软件巨大的生存空间。自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师。腾讯财付通负责人徐曼丽介绍,微信红包这款互联网产品,就是源自于腾讯公司内部员工的“游戏之作”——腾讯总部在广东,公司内部一直以来都有过年过节发...
谁能回答:怎样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如何去推广产品?
1.
第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产品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包括优缺点,性能,功效等等。
2.
第二,线下推广,带着自己的产品,广告牌在允许宣传,人流量大的位置进行人对人的推广。
3.
第三,线上推广,找到一个或多个适合自己产品的平台,比如书就适合在当当网、孔夫子等平台推广。
4.
第四,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推广,比如微信朋友圈,发动亲朋好友的力量来帮助你推广。
5.
第五,如果已经有网店或是实体店的,可以选择在相应的贴吧上进行推广,要注意这个贴吧是允许推广的,且人比较活跃的。
6.
第六,一定要有积极性,不要消极的等着别人,同时要学会坚持,推广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如何通过互联网来推广新产品
你好,互联网推广产品,这属于“互联网”的内容,给你推荐方法为:
第一种形式: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种手段,因其大多数是自然排名,不需要太多花费,因此及其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现在互联网以及普及到千家万户,“有问题问百度”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代名词,所以基于搜索结果的搜索引擎推广无疑是互联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搜索引擎主要方法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竞价排名、分类目录、网盟广告、图片、网站链接策略、第三方平台推广等。个人可以把搜索引擎与自己所建立的网络门户,如博客,微薄等相互关联,以增加访问量,知名度和关注度。
第二种形式: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是互联网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之一,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有QQ、微信等,企业用户通过即时工具于用户及时互动,此外还可以发布一些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和了解。
第三种形式:聊天群组
聊天群组是即时通讯工具的延伸,是利用各种即时聊天软件中的群功能展开的,目前的群有Qq群、Msn群、旺旺群、新浪聊天吧等等。聊天群组时借用即时通讯工具成本低、具备即时效果和互动效果强的特点,广为公司和员采用。它是通过发布一些文字、图片、计划书等方式传播公司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而让目标客户更加深刻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达到宣传公司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加深市场认知度的网络活动。员可以直接建立自己的Q群,来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
第四种形式:病毒式
病毒式是企业最希望能够用到的一种互联网方式。因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信息蔓延出去,形成一种强大的磁场,让信息沸腾,让企业成名,而被众多企业喜欢。病毒式所利用的是用户的口碑传播,正所谓有口皆碑,这种口口相传的模式基本上是用户自主传播的,几乎不需要费用。很多品牌也会利用转发产品信息,即可获得礼品或者**机会,以达到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产品的目的。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火炬在线传递活动,这个活动堪称经典的病毒性案例。如果你争取到了火炬在线传递的资格,将获得“火炬大使”的称号,头像处将出现一枚未点亮的图标,之后就可以向你的一个好友发送邀请了。
第五种形式:BBS
BBS又称论坛,大型的社交论坛、地方论坛或者游戏论坛,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在线,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这种“人流量”极大的论坛是最适合做互联网的平台。论坛就是利用论坛这种网络交流平台,通过专业人才的策划、再通过富有创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有策略的落地执行发布来推广自己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从而让目标客户更加深刻地了解企业,最终达到自主传播企业的效果,从而加深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进而带来企业的高访问量,带动企业产品的销售。
第六种形式:博客
博客是通过博客网站或博客论坛接触博客作者和浏览者,利用博客作者个人的知识、兴趣和生活体验等传播理念和产品信息的活动。博客通过原创专业化内容进行知识分享,争夺话语权,建立起个人品牌,树立自己“意见领袖”的身份,进而影响读者和消费者的思维和购买行为。
第七种形式:网络知识性
网络知识性其实就是运用互联网上的资料只是性网站来进行企业及产品。网络知识性网站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知道、百度经验、百度贴吧、搜搜问答、360问答、新浪爱问知识人、道客巴巴等或公司网站自建的疑问解答板块等平台,通过与广大客户之间提问与解答的方式来传播公司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信息。网络知识性主要是因为扩展了客户的知识层面,让客户体验公司和员个人的专业水平和高质服务,从而对公司和个人的产生信赖和认可,最终达到了传播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信息的目的。
第八种形式:事件
互联网事件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方式,事件之所以能够形成事件,是因为精心的策划和实施,(制造事件的步骤:确定传达目标、分析当下舆论环境、制定话题传达方案、组织话题实施步骤。)这种形式能够让大众乐此不疲的参与进来,在享受乐趣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扩大这个事件,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改善并增进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我们都知道,好人缘的人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帮助,企业也是一样,一个有着良好形象的企业也会增加企业的成功率。
第九种形式:互联网口碑
网络口碑是把传统的口碑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新方式,应用互联网互动和便利的特点,通过客户或公司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口碑信息与目标客户之间进行互动沟通,两者对企业的品牌、产品、服务等相关信息进行讨论,从而加深目标客户的影响和印象,最终达到网络的目的。网络口碑是WEB2.0时代网络中最有效的传播模式。网络口碑在国际上已经盛行了很久,美国还有专门的协会来对此领域进行专门的权威探讨。
第十种形式:互联网直复
互联网直复是指通过B2B、B2C等网站发展自己的分销渠道,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将自己的产品出去。这种形式可以将传统的直销与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模式,扩大自己的产品销售途径。从而还能够减轻企业因为要建立分部以及人员配备等成本问题而带来的企业压力,这种成本少、收入多的模式被大众企业广为应用。
第十一种形式:互联网视频
网络视频指的是公司或员将各种视频短片放到互联网上,宣传公司和自己个人品牌、产品以及服务信息的手段。网络视频广告的形式类似于电视视频短片,它具有电视短片的种种特征,例如感染力强、形式内容多样、创意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又具有互联网的优势,例如互动性、主动传播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等等。可以说,网络视频,是将电视广告与互联网两者的优势集于一身的方式。
第十二种形式: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与搜索引擎的原理很像。只不过搜索引擎利用的是文字,搜索出来的内容,从而进到公司网站,而图片是通过很多有创意的图片在各大网站以及自己官网上发布,从而被搜索引擎抓取,当人们在搜索图片的时候,你的图片被放出来,进入到大众视野,进而当用户想要进一步了解产品及公司的时候就会随着图片进入到你的企业官网,最终达到宣传公司品牌、产品、服务等信息,来达到产品的目的。这种图文并茂的销售图片,说服力强、形象生动,客户容易接受。
第十三种形式:互联网软文
网络软文,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的。它是网络新闻的一种,硬性广告就是直接宣传企业、宣传人物、产品或者服务的新闻性通告,而软文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流露出企业及产品的宣传而不被大众反感的这样一种策略。利用好软文,是一种非常省钱又非常见效果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推广品牌还是推广产品都是极好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在随着消费者对此种互联网模式的认识加深,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基本上软文中夹带的推广信息也都会被大众所知晓,但是只要你的软文写的够高明,消费者不反感,就仍然能够达到效果。
第十四种形式:RSS
RSS又称网络电子订阅杂志。RSS的特点决定了其比其他邮件列表具有更多的优势,是对邮件列表的替代和补充。使用RSS的都是以行业业内人士居多,比如研发人员,财经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他们会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技型、财经型、管理型等专业性网站,用邮件形式订阅公司的杂志和日志信息,而达到了解行业信息的需求。
第十五种形式:SNS
SNS,是社区网站,常见的社区交友网站有:人人网、朋友网、开心网等。这些平台在早前互联网兴起的时期,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现在虽然人们的眼球已经逐渐放在了微信上,但是这样的社区交友和分享平台仍然能够发挥它的作用。它是利用网站的分享和共享功能实现的一种。
产品思维之一【第一性原理】
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和模式框架决定了其思考力的界限。在产品设计领域,有五种最基础的产品思维框架: 本质思维、相对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以及演化思维。 面对需求问题时,学习并使用这几种思维进行交叉验证,可以大大提升产出方案的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产品从需求分析、战略制定、方案设计、项目执行,到运营推广、数据分析,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产品经理深度参与,相应就有多种能力要求。其中 最核心的思维能力是“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即“本质思维”,在物理学领域也称作“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从本源入手,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作为依据,然后层层推导,得出最终结论或方案。”
具有本质思维能力的产品经理往往眼光毒辣、直指要害,论述问题时逻辑分明、极具说服力,令人叹服。 进行产品设计就是在构建体系,而只有了解这个体系的本质,才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逆向构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每次给狗送食物前打开红灯并响起铃声。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要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不管食槽里有没有食物,狗都会开始分泌唾液。生物学上,这是由“条件反射”引起的。对狗来说,最开始分泌唾液的条件是“看见食物存在”这一基本事实。后来,由于实验者不断地将红灯、铃声这两个事物和食物建立起强关联,在狗的认知里,红灯、铃声渐渐和食物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条件反射不仅作用于狗或人类的神经系统,也同样潜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里。只不过这种反射形成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容易忽略。
二战时期,英国空军规定,后勤部门要用骆驼粪给战机的皮革座椅做保养。骆驼粪恶臭难忍,但由于数量短缺,时常有战机不能及时得到保养,因此这项规定让后勤兵们苦恼不已。有一次,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前来探望儿子,看见他正用骆驼粪擦拭座椅,便问道:“你们怎么还在用骆驼粪擦皮革?”儿子答道:“我们一直如此,这是规定。”老兵大笑:“当年我们在北非沙漠地区作战,需要骆驼运输物资。可是,部队中很多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骆驼闻到味道就会赖着不走。所以就有人想到用骆驼粪擦拭皮具以便盖住牛皮的气味。没想到30年后,这个方法却被沿用到飞机上,真是太可笑了!”
当时间跨度足够长,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难免会犯下类似的错误。
在产品设计领域也有类似案例,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是由两千多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这个案例的时间跨度更长。由于火箭助推器在制造完毕后需要用火车运送,因此设计宽度与铁轨的宽度相同,铁轨的宽度因循了早期电车轮距的标准,电车的标准则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的轮距是根据过去英国马路的辙迹而来。在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根据罗马战车的轮距所铺设的,而罗马战车的轮距,其实正是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仔细复盘问题的原因会发现,人们执着于错误做法的依据是:别人都是这么做的,过去都是这么做的。
人类并不比巴甫洛夫的狗强多少,只不过“别人”和“过去的经验”充当了“红灯”和“响铃”。也正是由于时间跨度过长,在心理学上把这样的类似条件反射模式叫作“路径依赖”——不得不承认,这个名字十分形象生动:在某条路上走得太久了,习惯成自然,于是就忘记了最开始为什么要选择走这条路。
所以: 无论看到任何一样东西,要意识到它背后站着无数个设计者,没有“本来就该是那个样子”的产品。大到城市村落的规划、道路交通的设计,小到身边的牙刷、肥皂的设计。所有这些产品背后都有它的设计故事。只有抛开“别人怎么做”“过去怎么做”的禁锢,回归到初始问题进行推导,才有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
连环追问法就是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是实践第一性原理的最佳方式。它有两个好处:①通过对问题的连环追问,能发现表面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什么;②通过对人的连环追问,能弄清楚人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对问题的追问:
现存的所有行业组织、解决方案、设计模式等,都不是天然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它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凝聚了前人很多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所以,回顾并深入理解这些思考和经验就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我们可以试着提出下面的问题来厘清过去设计者的思路并发现新问题:
Q1:他们当时为什么要那样设计?
Q2: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Q3:所有前提条件直至现在都还保持不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吗?
Q4: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我们要意识到: 这些某种程度上已成定式的思路和经验并不一定是唯一解决路径。尤其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迁、技术变革,解决同一个“元问题”的最佳方案有可能已悄然改变。
抛开“别人”和“过去”这些参照物,才能发现另一种可能。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是“第一性原理”的忠实粉丝,并成功运用它创造了特斯特。
对人的追问: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把对人的连环追问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记载了许多苏格拉底和众人对话的内容。其中不难发现,苏格拉底与人沟通的模式是顺着对方的想法步步深入下去的。 他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肯定——“Yes”和询问——“Why”,不断探询、确认对方的观点,进而彻底了解到那些隐于源头的想法。 对人运用连环追问法的前提是要发自内心地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鼓励他讲出真实想法。这种提问方法也被称为“助产式”提问法。
产品设计者在工作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来确认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搜集用户反馈时,用户会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很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时如何理解问题的本质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往往无法通过连环追问法直接确认用户的本质需求,这就像马车时代的用户不可能提出想要一辆汽车的诉求,而会表达为需要一匹更快的马——事实上用户想要的是更快更舒服地到达目的地。 通过连环追问搜集到的用户反馈质量不同,但它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用户提出某种需要背后的真实动机。 要特别珍视“无法理解用户动机”的情况,因为这往往藏着被忽略掉的某种使用场景。
对QQ同步助手新版本进行设计时,我们尝试将云端保存的通讯录与手机本地通讯录保持一致。但后来发现,有些用户并不想要云端备份的通讯录和本地通讯录一模一样。于是,针对这类用户,我们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大致还原这一沟通过程:
Q1:为什么你认为备份的通讯录和手机里的保持一致是无法接受的呢?
A1:因为我备份就是为了让云端的通讯录尽可能全,不然我干吗要备份?
Q2:好的,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手机里存的联系人要比云端通讯录更少、更精简,这样用起来才觉得方便,对吗?
A2:是的。
Q3:为什么这样更好用呢?因为通讯录联系人太多了吗?还是出于其他的考虑呢?
A3:是的。我是做大客户销售的。第一,我不希望手机通讯录一打开所有客户资料都能看到;其次,我存的联系人数量很多,但有些人我联系的频率极低,只希望有个备份,不希望他们一直驻留在我手机里。
Q4:好的,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有一部分通讯录资料你不想让它显示在手机里;但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偶尔)可以快捷地把它们找回来。
A4:是的,想找的时候通过你们软件能看到就行。
通过沟通,我们了解到了用户的真实意图,并将这一特殊情况纳入后续设计之中。 当然,用户的需求并不是都要充分满足的,还涉及到需求取舍的问题。
在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时,运用第一性原理,站在用户立场上进行追问,往往能获得比较深入的洞察。只有全面地“看到”用户的各种需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取舍。全面而彻底的“看到”,是通往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如果穿越到2011年,作为微信的产品经理去设计“群”功能,你将如何思考,如何设计?
回到问题的源头,对微信来说,用户为什么需要“群”?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看看类似产品都是怎么做的。当时,类似具有群功能的产品有:腾讯QQ、阿里旺旺等即时通信产品,有新浪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络产品,以及诞生不久的Google+。
这里需要澄清,当我们谈到“第一性原理”的运用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必须抛弃“类比思维”,也就是不去看同类产品是怎样做的,而直奔自己的设计目标。但在真实的设计过程并非如此,相反的,对前人方案的充分理解是运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拒绝被同类产品的设计影响”和“压根不懂同类产品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运用连环追问法厘清过往设计者的思路:
Q1:他们当时依循了怎样的设计规则?
A1:总结主要的设计规则如下:(1)由某个用户进入“群功能”的入口发起创建,生成一个全新的群ID;(2)他把这个ID告诉相关的好友,群ID层层传播,有需要的人可以通过“群功能”入口搜索到这个群ID,加入群;(3)发起人(群主)审核(当时对于是否需要审核机制,不同产品有不同定义,但这点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后,申请人进群。
Q2: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群?
A2:因为“群”作为一个“联系中心”存在,更像是某种特殊的会议或组织,这种组织一般是为了实现特定功能、提供特定服务而存在的。
Q3: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A3:前提条件是:用户之间的关系虚拟大于现实,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不高。
Q4:现在所有前提条件都还保持不变,并没有发生变化吗?
A4:发生变化了。由于微信的注册方式以手机为主,并且加好友策略非常谨慎(双向确认),在这样的用户关系链里,现实大于虚拟,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很高。
Q5: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A5:有,用户需要更加贴近真实环境的群社交形式。
通过以上连环追问,就弄清了微信群设计的目标:让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实现和真实世界一样自然、高效的群体交流。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作为微信产品经理,依然可以运用第一性原理去整理真实世界里人们的社交群聚关系。通过观察和梳理,你或许能够找到群功能设计的关键:
Q1:真实世界里,群体有哪些特征?
A1:群体存在场景中,人们随着场景的转换接触不同的群体:上午工作时,会因为要讨论问题而聚到一起;中午吃饭时,附近的几个同事聚到一起商量去哪里吃;下班后,几个好友分别联系着一起去踢球,或逛街、看电影。
Q2:它们的人员是固定的吗?
A2:群体具有随机性:在所有场景中,群体参与者并不固定。讨论A项目工作的是一拨,讨论B项目可能又是另一拨;相约活动的好友也不一样,可能今天和这拨人踢球,明天又是另一拨,吃饭或看电影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拨。
Q3:人们认知群体的过程如何?
A3:对群体的认知存在于个体:人们是通过“有甲、乙、丙这些人在这个群里”的认知来识别不同群体的。所以当你想要发起一次聚会,总会先去联系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基于这些特征,对比旧产品的设计方式,可以继续追问:
Q4:在真实世界中,群ID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吗,它的存在是必需的吗?
A4:不是。因为随机性大于固定性,群ID是一个固定的、提前预设的东西。
Q5:人们不会有一个“群”的概念,但事实上确实一直身处群体之中,是吗?
A5:是的。
追问到这里,产品的设计形态已经呼之欲出了。
其实当时并非没有符合以上要求的产品——2011年6月,谷歌推出了社交网络产品Google+。Google+以圈子(Circles,即Google+的“群”)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它主打的“圈子”群形态不认为“群”是一个辅助的沟通手段,而认为“人们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群”“群是人们固有的属性标签”,只不过“在不同的群里,他们的标签不同而已”。Google+确实在尝试一种更加贴合真实社交关系的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它的提问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所以,基于这样的理解,“圈子”设计在最初添加好友的时候就要求用户直接把好友拉进某一个“圈子”。
如果继续再问多一个问题,也许Google+就不会做这样的功能设计了:
Q6:当人们想要向一个“群”发起交流也就是说点什么的时候,是先产生说话的动机,还是先联系群体里的所有人?
A6:先产生说话的动机。
所以,Google+那种“先把人拉到定义好的群里”,再等着“什么时候有机会用户会去群里讲话的”产品模式,事实上是很不合理的。
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的追问,微信群完成了“更贴近用户自然使用方式”的群功能设计。群1.0设计认为“群功能”是中心:所以使用1.0的群时,要跑到“群功能”入口位置去创建,拉人时必须提供群ID,人们也要通过搜索群ID才能进群。用户一直在围着“群功能”打转。而群2.0设计认为“用户”才是中心,至于群功能,让它无形地存在就好。所以没有什么创建的说法,你拉人直接开聊就是了;搜索的时候也是一样,你只需要直接搜某个人就行。常用的、人多的群,人聚好了再取名字以方便查找。
值得警惕的是:并不是所有“定式”都能被优化。如果做设计全都另起炉灶从头来一遍,却不考虑成本问题,就容易走进第一性原理的误区。大多数情况下,成熟的“定式”远比莫名其妙的新点子来得高效。要避免“为颠覆而颠覆”,不要“重复造轮子”。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回归原点,什么时候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轮子”?
最好的办法是时刻保有从源头思考的意识,充分理解过往设计思路和关键环节,关注旧模式的前提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新的优化空间,快速判断是否存在新的解决方案。 第一性原理是一种从问题源头进行思考的意识,好的设计者能够把这种意识纳入所有思考过程。
有人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不再追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了。因为当影响事件的因素无限多时,想要了解完整的因果关系几乎不可能,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效。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可以协助我们预测用户行为。比如,借助大数据可以知道在女装电商网页上展示男装广告的效果会很好,还能知道用户A行为和B行为的关联度极高,但也许这两个行为在常人眼里风马牛不相及。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思考吗?看数据不就好了吗?
这里有两个值得思考的点:大数据的基础是海量数据,对于一个产品初创者,在没有可靠的量级数据前提下,直接使用第三方数据做出的判断极有可能是错误的。即使有海量数据作为基础,作为产品设计者,在分析问题时,依然需要保有“第一性原理”的意识。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测试模型、发现意料外的事实,但如何使用和定义这些数据现象,又是另一回事。大数据时代,能深刻理解数据并用好、用对的设计者,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新产品制作产品推广方案有什么窍门?
新产品制作产品推广方案须知
一、新产品最好在淡季切入市场
新产品销售淡季不淡,因为每个新产品都有上市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但新产品在铺市、促销拉动后,需要1—2年的强力推动才可能到成熟期。而在入市铺市之后1—2年间则一直处于推广期与成长期。因此,成熟产品会受到淡季的影响,而新品销量则不会受到淡季的影响。
同时,新品在淡季切入,也为新产品旺季的热销奠定了市场基础。所以,淡季是新产品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如果四月份把新产品的市场基础工作做好,五一期间,再对新产品进行促销宣传拉动,市场就能很快启动;再经过七、八月份推广,九、十月的旺季拉动,新产品市场就能全面启动。
二、新产品上市前一定要试销
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新产品全面铺市前切忌贸然进入,再缜密的企划方案,再扎实的市场调研也难免有纰漏,因此新产品 全面上市前,一定要对某一个目标市场进行试销,即打造样板市场。根据试销的情况,了解消费者的反映、评估产品的广告效果、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经销商的意 见与建议、产品的质量、包装、价格、渠道等各方意见等等,并通过试销对产品的方方面面提出修订方案。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产品全面上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新产品上市一定要做好计划
根据试销情况制定出3个月的销售计划、广告计划、费用预算、铺货量预算、回款计划、促销计划、公共活动计划、市场拓展计划等,然后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设定项目管理计划书,对每一计划的实施、监督、评估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以保证每一计划项目的顺利完成。
为新产品上市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销售的盲目膨胀或散漫不经的做法。因此,新产品上市计划一定要规划周密、妥当。要多根据市场反映进行修订,直至计划与实际动作大体相符。
四、新产品上市初期宣传攻势要立体化
一个巴掌怎么也拍不响,但十个巴掌一起拍,方能声声震天。新产品上市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影响力,因此,立体化的强势宣传就显得无 比的重要。宣传方式上要立体化,即整合一切营销传播手段,强力传播同一个主题,争取在短时间内强化消费者的影响;同时,在媒体选择上也要立体化,在报纸、 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终端等媒体上穿插进行,轮番轰炸,并及时分析各媒体所引发的销售额,从而确定何种媒体为主媒体,在何种媒体上发多大版面。这样不 仅可以让消费者从多种层面上接触到广告,而且可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一套很完整的年度广告计划。
五、新产品全面上市时,要采用无差别广告策略
无差别广告策略是指产品独具说辞且极具个性的销售卖点。无差别广告策略,可以集中资金推广“一个说法”,该说法使产品能较快被消费者认知。如“雅客 V9”推出的“每天两粒,补充人体所需9种维生素”概念;“海王银得菲”推出的“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等都是采用无差别广告策略而取得成效的。当你为产品 找到一个大创意,或者独具魅力的销售说辞时,就不应该轻易换掉。记住:强势品牌之所以成功,秘密就在于定力维护并全力宣扬“一个说法”一百年不动摇。
六、新产品上市要学会制造新闻
新产品上市后,知名度、品牌忠诚度、消费者认知度都极低,为了使产品迅速成名,除了硬性的广告之外,需要制造一些“新闻效应”。如台湾某大酒店在人 类首次登月成功后,马上推出“登月套餐”,餐饮佳肴均用登月术语,这样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得消费者争相前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七、新产品上市铺货渠道要多样化、均匀化
这样做将保证有购买冲动的消费者方便购买,如果广告打出之后,而与广告相应的铺货面偏窄,就会造成销售受阻、广告费浪费。
那么,是不是铺货面越广越好呢?也不是,产品铺货的宽窄通常是根据产品的档次、性质选择合适的零售店的。因此,铺货既要注重广度和适度,更要注 重选点,使之分布均匀, 方便消费者尽量可以就近购货。通常铺货需要3—6个月反复筛选,销售网络才能基本趋于稳定。从而对产品上市后争取较高的销售额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八、新产品上市推广要“推拉结合”
只有将产品摆到终端,消费者才有机会进行购买。不管是新产品,还是成熟产品,只有通过终端,让产品与消费者见面,通过消费者的购买才能形成销售,所以,铺市是新产品推广的重要工作之一。
产品摆到终端后,只有形成首次购买,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会有消费者的二次购买,并形成持续的购买。否则,无论多么好的产品,消 费者没有形成首次购买,产品也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有些公司反映产品铺下去了,但没有消费者购买,就断言市场没有此类产品的需求,这是非常错误的。因 此,如何拉动消费者达成首次购买,进而使消费者接受我们的产品,形成二次消费和重复购买,是我们新产品推广过程中“拉”要解决的问题。
按“铺市”与“拉动”的先后次序可分为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1、先推广,后拉动。首先进行铺市,目标市场铺货率达到60%以上时,开始 做一些大型的促销活动或广告宣传活动,刺激拉动消费者购买产品。这样做的优点是拉动效果能得到直接体现。由于有前期的铺货,经过促销宣传拉动后,消费者能 在终端立即购买到此类产品,进而形成销售拉动。缺点是由于新产品知名度低,前期铺货难度很大,速度相对较慢。如果促销宣传活动不是很有效的话,容易造成部 分产品积压。
2、先拉动,后推广。这种方法是先做促销宣传活动,进而刺激消费者购买和经销商进货。这样做的优点是由于有新产品的前期促销宣传造势,新品铺市较易。缺点是新产品经过促销宣传后,补货如果跟不上,消费者在终端可能购买不到产品,影响促销宣传的效果。
3、推、拉同步进行。一边做促销宣传拉动,一边进行铺货,两者相结合。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缺点是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整体推进速度较慢。建议鼓动客户的积极性,共同进行宣传、促销品尝等活动。
另外,推广、拉动循环至少要进行三轮。因为每次促销宣传的拉动影响效果都是有限的,如果经过数次拉动、数次铺市、数次补货后,才能有效的巩固消费者的记忆,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和稳定的销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充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但只推不拉或只拉不推都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九、新产品上市要找准渠道,系统推进,确保铺市的有效
1、铺货首先要找准渠道,并制订渠道的开发次序。先开发哪个渠道,接着开发哪个渠道,最后开发哪个渠道等,都要做到有的放矢。
如某产品的主销渠道是商超渠道、学校渠道和批市渠道。公司在开发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渠道进行分类开发。如,可先开发学校、商超渠道,当在这些渠道形成稳定销售并产生一定影响时,再对批市渠道进行开发。
在铺市操作中,要系统推进,做到有目标、有进度、有控制。如对批市进行铺市时,可组织铺货队伍,分区分片按计划对区域批发市场进行分步开发。
2、新产品铺货时要充分调动渠道中各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业务员、经销商、铺货员(促销员)、终端商、消费者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新产品推广中,形成“五级联动”,进而拉动新产品推广氛围。
如,针对业务员、经销商专项考核;对铺货员(促销员)提成;对终端商、消费者进行促销宣传。这样做不仅加快铺市速度,而且也容易形成新品销售氛围,使“推”、“拉”形成良性互动。
十、新产品上市促销宣传要确保煽动热销氛围,配合铺市活动
新产品推广要求企业具备组织、策划、控制促销宣传活动的能力与水平,以最小的投入形成最大的促销宣传效果。另外,在超市或学校地区做促 销,需要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公司的人力、物力有限。因此,企业除自行做一些促销宣传活动外,必须鼓动客户共同参与促销宣传活动。促销宣传与目标 消费群体接触面越广越大,终端的“拉动”效果也就越好。另外,做促销宣传活动时,尽量利用视觉冲击力强的媒体,如大型条幅、遮阳伞、帐篷等生动化工具,确 保煽动起终端热销的氛围。
十一、新产品上市要统筹安排,分类推广,创新思维,不断突破
多个新产品推广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协调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标尺。如果企业只重点推广一个产品,而把其他的产品放到以后再推。这样不但影响了新产品 的推广进度,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其实,只要做好人员分工、渠道定位、创新思路运作市场,就能解决各新品之间的冲突。
人员方面:相关联产品采用一人负责制,而不是一人负责一个产品。如相关产品可由一人负责,这样就能解决人员分工问题。
渠道方面:把每个产品销售的渠道、区域按潜量、开发难易度等因素进行排序。然后制订各渠道的短、中、长期开发目标。
终端铺市方面:由于终端一次进几个新品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采用拆配(要多少支配多少支)或组合配(几个产品配一箱,哪个销售的好,下次哪个产品进整箱,降低终端经营风险)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终端新产品接受度。
十二、企业要建立示范市场,复制推广新产品成功营销模式
企业可扶持示范客户建立示范市场,这样做不但树立其他客户推广新品的信心,而且能有效的宣传新产品。另外,充分挖掘新品推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或例子,组织客户、业务员进行学习,复制并推广成功模式和经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新品上市的风险,还可以加快新品上市的步伐。
十三、新产品上市需要建立一套别具特色的服务体系
任何新产品上市都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费者的种种投诉,如包装问题、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等,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是新产 品上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售后服务包括两大块:一是对经销商的服务,包括送货、补货、帮助经销商促销、与经销商及时沟通、及时处理未上货架的不合格品等 等;二是对消费者的服务,设立专人负责投诉的接受、处理工作,设立咨询热线。
目前,市场上对保健品、化妆品的投诉较多,这类企业一定要设立专人探访制度,以实际行动安慰、理解消费者。并根据投诉,改进、提高产品品质。售后服务是产品上市及公关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对建立品牌忠诚、树立企业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四、新产品上市的执行力因素
新产品定型上市后,首先要快,即在竞争对手推出同类新品前,尽快造势,做出形象,做出销量,做成该类产品的第一品牌,远远甩开竞争对 手。其次,如果竞争对手已推出此类产品,要与竞争对手拼速度,充分利用现有的销售网络,尽快把产品铺到终端,同时配合铺市做一些广告推广活动,提前占领消 费者的心智,全面超越竞争对手。
因此,执行力不但是按要求做工作,更是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做工作,把新产品推广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产品推广成功的概率,也才能从众多的同行企业中脱颖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新产品的初期市场开发,可以采用以下多种营销方式并进的多渠道营销方法,以“短促突击”的方式全方位铺开市场;之后选择一两个能出量的渠道精耕细作。
1、直销渠道
A、网销:在阿里巴巴开旺铺做新产品批发并加入阿里巴巴的一些新平台,如VIP采购、阿里巴巴出口通;在淘宝开店做新产品零售、或开通淘宝商城及在淘宝分销平台做供应商,让网店分销商帮你销售新;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站。
B、电视购物:联系比较知名的电视购物平台,争取与之合作投放新产品的销售节目。不过,这个要求你的新产品有专利有卖点、成本低、售价高。
2、批发渠道
通过网上搜索、朋友介绍、广告投放、终端拜访、客户介绍的方式,找到可以开发和运营新产品市场的经销商,或直接找总代理,让他们帮你把新产品的市场做起来。
3、零售渠道
如果产品项目不多,就加入一些产品联销体或自己建立联销体,大家共同建立与运营终端,也可以在当地找ROI高的格子铺寄售商品;如果产品项目多,完全可以考虑自建终端之后发展连锁加盟
一个好产品如何推广?
推广新产品的渠道可以分为典型的两种,线上和线下。线下的推广,就是传统的发传单、报纸、电视、公关事件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推广方式。这些传统的方式,对于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显然对品牌不算是快速传播,现在想要快速推广新产品,网络推广是必然选择。
如何利用网络推广新产品?
目前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品牌推广占比很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有什么问题都会通过互联网进行解决,所以,推广一个品牌,网络的推广必不可少。网络推广的作用不仅是为推广企业的产品品牌,还可以为企业或者市场部门进行精准客户的引流,解决企业的流量问题。
网络推广第一站:网络口碑建设
小马识途顾问认为,品牌传播,必做的一个推广,就是搜索引擎营销。因为现在人们都习惯有问题找百度,如果我们的新产品上市之后,别人在百度上一搜,没有任何信息,那就有可能认为你们产品并不出名。而我们的产品,别人通过搜索,找到很多关于品牌的相关信息,那么,客户就有可能认为比较可靠,是大品牌,起码大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这样就会加强客户对我们产品的信任,也为提高成交率做了很好的铺垫。
试想下,如果你说你的产品有多么多么厉害,有多么多么好,而客户在网上搜索一下,一点信息都没有,那你的说服力有多大? 而如果把的自己的相关联系方式都做上去的话,是不是在宣传品牌的情况下,又达到很多的引流作用?做什么产品,都需要客源,百度上推广的信息,看到你的网民,也就是产品的潜在用户,那你想想,是不是达到了引流精准客户的效果呢?
所以,网上推广必做的是网络信息的铺垫,也就是上文说的网络口碑建设。
当然也不仅仅是百度的信息,其它搜索引擎如:360,搜狗,也都需要,但是百度作为网民使用最多的工具,所以主要是做是百度就可以了。
那如何去铺垫产品信息呢?
一:百度系
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百度贴吧、百度地图、等等,这些都是百度自家的产品,都是比较好的获得排名的,但是这些里面,有的需要好的技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信息做得上去。
二、新闻软文类
小马识途马山认为,新闻稿营销是网络推广的重要一环,是产品建立信任度的关键,它不同于一般的网络信息,它是权威媒体的第三方信息,在信任度和品牌形象提升方面没有可替代性。
三、第三方平台
就是其它论坛、博客、自媒体等平台去推广。这些平台比较多,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下。做这些平台,需要有耐心和执行力,付出当然是少不了的了,而且,推广人员也要有一些的推广技术,不然,也没达到快速推广产品的目的。
四、找专业的推广机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能把你的事做得更好。做老板要有老板思维,不要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做,把自己不懂的事情,去交给专业的人,就可以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小马识途营销机构十年专注网络营销,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媒体资源,可为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在网络推广需要有精准的客户,有了精准的客户,就可以实现轻松的转化,从而给企业或个人提升业绩。
产品推广方式有哪些
推广产品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先推广,后拉动。首先进行铺市,目标市场铺货率达到60%以上时,开始做一些大型的促销活动或广告宣传活动,刺激拉动消费者购买产品。这样做的优点是:拉动效果能得到直接体现。由于有前期的铺货,经过促销宣传拉动后,消费者能在终端立即购买到此类产品,进而形成销售拉动。缺点是由于新产品知名度低,前期铺货难度大,速度相对较慢。如果促销宣传活动不是很有效的话,易造成部分产品积压。
2、先拉动,后推广。这种方法是先做促销宣传活动,进而刺激消费者购买和渠道成员进货。优点是由于有新产品的前期促销宣传造势,新品铺市较易。缺点是新产品经过促销宣传后,补货如果跟不上,消费者在终端可能购买不到产品,影响促销宣传的效果。
3、推、拉同步进行。一边做促销宣传拉动,一边进行铺货,两者相结合。优点是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缺点是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整体推进速度较慢。建议鼓动客户的积极性,共同进行宣传、促销等活动。另外,推广、拉动循环至少要进行三轮。
关于推广产品思维和产品营销思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