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途科技今天给各位分享产品推广运营案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产品推广运营案例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和分享本站。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七个成功地网络营销案例:
1.《致青春》
赵薇及主创、主演等一众明星及其亲朋好友如黄晓明等高调地在社交网络上互动,在把所有阵容亮点呈现出来的同时,客观上也让微博上用户产生“被包围、转发即参与”的感觉,营销传播方式的结果就是出对电影先入为主的初步认知。
宣传方充分利用了以下三种效应来将影片的信息铺天盖地地传播出去:
明星效应——王菲献唱主题曲,为电影迅速预热;赵薇借助好友黄晓明制造话题,呼应“青春”主题。网络上的经典段子有:“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甚至“你神经病啊”这句台词都无心插柳地成了新浪微博几天内的热点话题。
粉丝效应——《致青春》借助明星做宣传取得的成功是其他新导演不可复制的,“这些明星拥有很多粉丝,他们在微博上与赵薇的互动,对电影带来的宣传力度无法估量;
共鸣反应——电影上映后掀起的怀旧风也助票房的“大火”烧得更旺,一时间怀念青春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看《致青春》,感觉那个时代,那一段记忆扑面而来,每个人的青春,每个人在青春的位置,似乎都能找到影子。
2.杜蕾斯
杜蕾斯在2011年打造的“雨夜传奇”、“两根火腿肠的故事”以及微信的“陪聊”等等都在网络上病毒式地传播开,并成为非常经典的社交媒体营销案例。在社交媒体时代,没有人愿意与冷冰冰、姿态高的企业对话。杜蕾斯官方微博的第一步,就是做拟人化定位。几经调整后,杜蕾斯逐渐变成了一个“有一点绅士,有一点坏,懂生活又很会玩的翩翩公子。” 对杜蕾斯来说,粉丝即用户。杜蕾斯做得最好的功课之一,就是与粉丝的良性互动。对粉丝的评论,杜蕾斯的回复总是诙谐幽默。而杜蕾斯与粉丝共同完成的创意内容作品,则数不胜数。
当然,这些营销案例都是建立在杜蕾斯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之上的,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营销效果。而且与杜蕾斯产品的特殊属性相关,由于私密性与禁忌性,再加上精心的策划,杜蕾斯想不火都难,但其他企业及产品模仿需谨慎。
3.疯狂猜图
最近两个月,“疯狂猜图”的手机游戏开始在微信圈流行。这款并未在传统游戏平台进行过多宣传的“轻游戏”,却利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火了一把。“疯狂猜图”的特点是,可以把app上的游戏状态发送到微信上,微信上的好友看到后,点击链接就可以在网页端上继续玩。而这背后的技术并不复杂,由于微信支持了网页的打开,仅仅需要开发一个客户端版本和一个网页版本就可以实现两个版本的互通。因为涉及了品牌、电影电视、明星等8大类的题库,并非常人能统统知晓,一旦有题目卡住,那么求助好友模式既起到了人拉人的推广效果、又使得玩家不会轻易流失。可以说疯狂猜图完全是依据游戏内容跟游戏方式(求助社交性)来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微信营销,并带动了话题营销。
4.小米手机
小米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2013年上半年的手机销量几乎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销量,而营收较去年同期的9.574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
小米手机在本质上是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而其电商系统的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据了解,小米在米聊论坛建成了一个“荣誉开发组”,从几万人的论坛中抽一批活跃度相当高的用户,大概200-300人,他们会和小米内部同步拿到软件更新的版本。最后,内部和外部的人一起同步测试,发现问题随时修改。这样一来,小米就很好地借助了外力,把复杂的测试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同时,通过MIUI论坛、微博、论坛等进行营销,对发烧友级别的用户单点突破,成功实现口碑营销,避免了电视广告、路牌广告等“烧钱”式营销。
消息称,截至2013年5月底,小米的微信账号已经有106万粉丝,属于企业微信账号中的超级大号。小米自己开发了微信操作后台,通过微信联系的米粉极大地提升了对小米的品牌忠诚度。“我们是把微信服务当成一个产品来运营的。”小米分管营销的副总裁黎万强表示。
小米手机每周会有一次开放购买活动,每次活动的时候就会在官网上放微信的推广链接,以及微信二维码。据了解,通过官网发展粉丝效果非常之好,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发展3~4万个粉丝。
5.雕爷牛腩
雕爷牛腩玩的是"封测”试营业,并配合明星在微博上的各种Show及能参加封测的“荣幸”。封测这件事,本来是网络游戏界最常见不过的事儿,但移植到餐厅,好像效果还不错。用雕爷自己的话说就是“封测直接触发了‘迷恋七个触发器’里面的‘神秘感’。一个餐厅,能有啥了不起的呢?但你吃不到时,就会觉得格外想见识见识。犹如Facebook最初, 没有哈佛大学后缀的邮箱,根本不让你注册……这下可好,所有常青藤大学的学生都拼命想挤进来看看,等一开放常青藤大学的时候,所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流的大学生们,也都想挤进来……扎克伯格轻而易举获得了最初的成功。”
“反正封测,一堆名人达人、美食专家、以及小明星们,为何不请来吃呢?伸手不打白吃的饭,放下筷子难骂娘。封测被邀请,多有面子?!请呗~~”再配合雕爷自己在微博上晒厨神秘方、高品质食材、极致装修等,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而餐厅一正式营业,花钱来吃的消费者,直接吃到的就是磨炼了半年的模样,已是一个过了“磨合期”的、相对成熟的餐厅。
6.锤子ROM
锤子ROM是罗永浩社会化营销的代表之作。从宣布做手机到锤子ROM正式提供下载,罗永浩的社会化营销烙印始终深刻其中。
老罗罗永浩是名人,之前新东方教英语的竟然也要做手机系统?老罗的这大跨界,配合形象的广告图片,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觉得老罗真是一个颠覆性的人物。而老罗也一直持续地在网上“兴风作浪”,多次制造话题,吊足了网民的胃口,使得锤子ROM发布这一事件在当今这样海量信息的世界里得以持续发酵,让网民和媒体对于锤子ROM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期许。老罗的自我营销方式,首先就是吹牛,老罗说他的公司的未来比Google还牛。吹牛也是营销手段的一种,而且看起来效果很不错。别人赞也好,喷也好,反正人气和知名度是提高了;吹产品、吹团队、吹福利,天价办公椅、百万年薪找人、PM2.5补贴……鼓足了劲吹嘘锤子。既能向众人展示自己公司产品的良好形象及价值观也能鼓励手下人,还让人觉得他们的团队很和谐、很有实力,自然也能让人觉得这样的团队做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错。
然后就是各种攀高枝和找垫背的,他不断高调的向HTC、苹果等品牌进行挑衅,吐槽其他品牌的操作系统;宣称自家的锤子ROM将秒杀魅族Flyme和小米 MIUI,而且还是毫秒…
我们可以吐槽老罗的产品,不屑他的品格,但是不能否认罗永浩在锤子ROM营销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他用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宣传了自己的产品
7.凡客诚品
凡客当时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例已经有些久远了,但确实是经典。那就是2010年凡客诚品邀请作家韩寒、演员王珞丹出任凡客诚品(VANCL)的形象代言人。
韩寒版广告语为“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王珞丹版广告语为“爱表演,不爱扮演;爱奋斗,也爱享受;爱漂亮衣服,更爱打折标签。不是米莱,不是钱小样,不是大明星,我是王珞丹。我没有什么特别,我很特别,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这样个性鲜明的凡客体在豆瓣网、开心网等SNS网站上掀起了山寨狂潮,各路明星被恶搞,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郭德纲老师的纪梵希版及唐僧版,太喜感了。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2000多张“凡客体”图片在微博、开心网、QQ群以及各大论坛上疯狂转载。此外,也有不少是网友个人和企业自娱自乐制作了“凡客体”。
凡客这次在网络营销上的成功得益于UGC的病毒式传播。尤其是现在,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推广,一定要留给粉丝、用户充分的参与空间,要和用户充分互动,用户的参与才会将话题或产品病毒似的传播扩散开去。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七个成功地网络营销案例:
1.《致青春》
赵薇及主创、主演等一众明星及其亲朋好友如黄晓明等高调地在社交网络上互动,在把所有阵容亮点呈现出来的同时,客观上也让微博上用户产生“被包围、转发即参与”的感觉,营销传播方式的结果就是出对电影先入为主的初步认知。
宣传方充分利用了以下三种效应来将影片的信息铺天盖地地传播出去:
明星效应——王菲献唱主题曲,为电影迅速预热;赵薇借助好友黄晓明制造话题,呼应“青春”主题。网络上的经典段子有:“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甚至“你神经病啊”这句台词都无心插柳地成了新浪微博几天内的热点话题。
粉丝效应——《致青春》借助明星做宣传取得的成功是其他新导演不可复制的,“这些明星拥有很多粉丝,他们在微博上与赵薇的互动,对电影带来的宣传力度无法估量;
共鸣反应——电影上映后掀起的怀旧风也助票房的“大火”烧得更旺,一时间怀念青春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看《致青春》,感觉那个时代,那一段记忆扑面而来,每个人的青春,每个人在青春的位置,似乎都能找到影子。
2.杜蕾斯
杜蕾斯在2011年打造的“雨夜传奇”、“两根火腿肠的故事”以及微信的“陪聊”等等都在网络上病毒式地传播开,并成为非常经典的社交媒体营销案例。在社交媒体时代,没有人愿意与冷冰冰、姿态高的企业对话。杜蕾斯官方微博的第一步,就是做拟人化定位。几经调整后,杜蕾斯逐渐变成了一个“有一点绅士,有一点坏,懂生活又很会玩的翩翩公子。” 对杜蕾斯来说,粉丝即用户。杜蕾斯做得最好的功课之一,就是与粉丝的良性互动。对粉丝的评论,杜蕾斯的回复总是诙谐幽默。而杜蕾斯与粉丝共同完成的创意内容作品,则数不胜数。
当然,这些营销案例都是建立在杜蕾斯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之上的,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营销效果。而且与杜蕾斯产品的特殊属性相关,由于私密性与禁忌性,再加上精心的策划,杜蕾斯想不火都难,但其他企业及产品模仿需谨慎。
3.疯狂猜图
最近两个月,“疯狂猜图”的手机游戏开始在微信圈流行。这款并未在传统游戏平台进行过多宣传的“轻游戏”,却利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火了一把。“疯狂猜图”的特点是,可以把app上的游戏状态发送到微信上,微信上的好友看到后,点击链接就可以在网页端上继续玩。而这背后的技术并不复杂,由于微信支持了网页的打开,仅仅需要开发一个客户端版本和一个网页版本就可以实现两个版本的互通。因为涉及了品牌、电影电视、明星等8大类的题库,并非常人能统统知晓,一旦有题目卡住,那么求助好友模式既起到了人拉人的推广效果、又使得玩家不会轻易流失。可以说疯狂猜图完全是依据游戏内容跟游戏方式(求助社交性)来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微信营销,并带动了话题营销。
4.小米手机
小米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2013年上半年的手机销量几乎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销量,而营收较去年同期的9.574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
小米手机在本质上是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而其电商系统的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据了解,小米在米聊论坛建成了一个“荣誉开发组”,从几万人的论坛中抽一批活跃度相当高的用户,大概200-300人,他们会和小米内部同步拿到软件更新的版本。最后,内部和外部的人一起同步测试,发现问题随时修改。这样一来,小米就很好地借助了外力,把复杂的测试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同时,通过MIUI论坛、微博、论坛等进行营销,对发烧友级别的用户单点突破,成功实现口碑营销,避免了电视广告、路牌广告等“烧钱”式营销。
消息称,截至2013年5月底,小米的微信账号已经有106万粉丝,属于企业微信账号中的超级大号。小米自己开发了微信操作后台,通过微信联系的米粉极大地提升了对小米的品牌忠诚度。“我们是把微信服务当成一个产品来运营的。”小米分管营销的副总裁黎万强表示。
小米手机每周会有一次开放购买活动,每次活动的时候就会在官网上放微信的推广链接,以及微信二维码。据了解,通过官网发展粉丝效果非常之好,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发展3~4万个粉丝。
5.雕爷牛腩
雕爷牛腩玩的是"封测”试营业,并配合明星在微博上的各种Show及能参加封测的“荣幸”。封测这件事,本来是网络游戏界最常见不过的事儿,但移植到餐厅,好像效果还不错。用雕爷自己的话说就是“封测直接触发了‘迷恋七个触发器’里面的‘神秘感’。一个餐厅,能有啥了不起的呢?但你吃不到时,就会觉得格外想见识见识。犹如Facebook最初, 没有哈佛大学后缀的邮箱,根本不让你注册……这下可好,所有常青藤大学的学生都拼命想挤进来看看,等一开放常青藤大学的时候,所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流的大学生们,也都想挤进来……扎克伯格轻而易举获得了最初的成功。”
“反正封测,一堆名人达人、美食专家、以及小明星们,为何不请来吃呢?伸手不打白吃的饭,放下筷子难骂娘。封测被邀请,多有面子?!请呗~~”再配合雕爷自己在微博上晒厨神秘方、高品质食材、极致装修等,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而餐厅一正式营业,花钱来吃的消费者,直接吃到的就是磨炼了半年的模样,已是一个过了“磨合期”的、相对成熟的餐厅。
6.锤子ROM
锤子ROM是罗永浩社会化营销的代表之作。从宣布做手机到锤子ROM正式提供下载,罗永浩的社会化营销烙印始终深刻其中。
老罗罗永浩是名人,之前新东方教英语的竟然也要做手机系统?老罗的这大跨界,配合形象的广告图片,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觉得老罗真是一个颠覆性的人物。而老罗也一直持续地在网上“兴风作浪”,多次制造话题,吊足了网民的胃口,使得锤子ROM发布这一事件在当今这样海量信息的世界里得以持续发酵,让网民和媒体对于锤子ROM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期许。老罗的自我营销方式,首先就是吹牛,老罗说他的公司的未来比Google还牛。吹牛也是营销手段的一种,而且看起来效果很不错。别人赞也好,喷也好,反正人气和知名度是提高了;吹产品、吹团队、吹福利,天价办公椅、百万年薪找人、PM2.5补贴……鼓足了劲吹嘘锤子。既能向众人展示自己公司产品的良好形象及价值观也能鼓励手下人,还让人觉得他们的团队很和谐、很有实力,自然也能让人觉得这样的团队做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错。
然后就是各种攀高枝和找垫背的,他不断高调的向HTC、苹果等品牌进行挑衅,吐槽其他品牌的操作系统;宣称自家的锤子ROM将秒杀魅族Flyme和小米 MIUI,而且还是毫秒…
我们可以吐槽老罗的产品,不屑他的品格,但是不能否认罗永浩在锤子ROM营销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他用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宣传了自己的产品
7.凡客诚品
凡客当时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例已经有些久远了,但确实是经典。那就是2010年凡客诚品邀请作家韩寒、演员王珞丹出任凡客诚品(VANCL)的形象代言人。
韩寒版广告语为“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王珞丹版广告语为“爱表演,不爱扮演;爱奋斗,也爱享受;爱漂亮衣服,更爱打折标签。不是米莱,不是钱小样,不是大明星,我是王珞丹。我没有什么特别,我很特别,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这样个性鲜明的凡客体在豆瓣网、开心网等SNS网站上掀起了山寨狂潮,各路明星被恶搞,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郭德纲老师的纪梵希版及唐僧版,太喜感了。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2000多张“凡客体”图片在微博、开心网、QQ群以及各大论坛上疯狂转载。此外,也有不少是网友个人和企业自娱自乐制作了“凡客体”。
凡客这次在网络营销上的成功得益于UGC的病毒式传播。尤其是现在,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推广,一定要留给粉丝、用户充分的参与空间,要和用户充分互动,用户的参与才会将话题或产品病毒似的传播扩散开去。
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企业了解产品在市场中运营状况的有效手段。但错误或不恰当的案例分析 方法 将会产生误导性的信息,并有可能引发偏差的 市场营销 策略。那么下面是我整理关于的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一
水果营行:烧钱催不熟生鲜电商
自2014年10月开设第一家门店,仅一年多,号称要做“水果业内的阿里巴巴”的水果营行就在全国20余个一、二线城市,开设了300多家实体店。然而在2015年12月,几乎一夜之间,这个迅速膨胀的水果王国轰然倒塌,广州、深圳、东莞、杭州、南昌等城市的门店大量关门,12月16日,水果营行CEO易德更被警方带走……
水果营行,成为O2O死亡名单里的最新登陆者?它的破灭是否预示着生鲜电商走向颓败?或许,结论恰恰相反。
逆向O2O:
理念正确下光鲜的坏水果
在水果营行的泡沫破灭中,大量的舆论将关注点投放在它的融资模式——“合伙人众筹”和“会员预付卡”。
尤其是前者,据水果营行一份单店投资协议样本显示,直营店投资人为公司有限合伙人,不参与门店经营、不拥有门店股份,只参与分红。直营店投资人自完款第45天起,将获得每月销售额10%的回报,直到取得投入本金的2倍为止。同时还获得投资额10%的原始股权的长期收益。而媒体亦测算,按照水果营行宣称的单店月销售额50万元计算,众筹参与者的年化投资回报率将高达30%左右。而通常认知下,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风险已然极高。
但这并不属于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因为由始至终,水果营行所打造的生鲜电商模式,都如同刘伯温那篇《卖柑者言》所寓意的那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理论上来说,水果营行提出的专注线下服务,将人才配置和质量管控放在第一位,夯实基础后再进军线上的路数,是当下许多浮在网络之上、过度依靠网购模式而缺少实体店推进的生鲜电商所缺失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仅仅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没有切合到地面经营理念之上。
反之,从它的许多专注线下的行动中,可以为生鲜电商以及其他生活化服务O2O提供反面参考。
远离社区的专卖店不叫小业态
在水果营行2015年11月对外发的一篇软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词句:“7-11、全家等便利店,竞相跑马圈地以便利店、专卖店为主的小型社区零售店,组成小业态 商业模式 ,大有取代大型商超的态势。毫无疑问,水果营行赶上了小业态商业崛起的时代大势。”
显然,水果营行把自己的线下门店定位为小业态。而媒体披露其“门店选的都是城市黄金地段,租金较高,还要支付工资,不可能达到高利润,有时还会亏损”。这种布局黄金地段的思维,与当下立足社区的小业态模式并不相符,反而颇为接近早年的专卖店形态。抛去其或有意为之,以彰显实力雄厚,好招揽合伙人的可能不说,这样的开店方案,历来均是电商实体店或O2O门店所摒弃的。
理由很简单,无论何种电商形态,均是以最大化的扁平 渠道 、降低运营成本为赢利之源,而位于闹市的门店则加大了这些成本,更直接处于商超商圈的辐射范围内,极不利于竞争和拓展。
更为致命的是概念的混淆导致的运营理念的错乱。在水果营行的早前报道中,其总不忘提及“通过线上下单、门店配送,辐射单店周边3公里范围,实现1小时内极速送货上门,解决水果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然而这一“互联网+小业态”的运营模式,在当下的社区O2O门店试点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运营费用昂贵、社区需求挖掘不足的难题。早前耗资10亿元、依托顺丰强大的物流体系和财力布局社区的“嘿客”亦难以为继,而开设在闹市、按水果营行早前介绍开店成本动辄百万元的线下体验店,若真只按运营思路辐射3公里范围,其收回成本的难度将高出太多。
何况,它还只卖水果……
生鲜电商先从爆款玩起
在水果营行众多的正面、负面消息中,有一个信息一直很缺位,即水果营行的水果到底有怎样的优势。
或许造成这一困扰的理由更奇葩,一直号称是生鲜电商的水果营行根本就连一个像样的电子商务平台都不存在。直到2015年下半年,水果营行在对外宣传中,依然还在说“待电商系统完善后……”。
一个线上平台徒有其表的生鲜电商,其线下的门店只能也只有各自为战。所谓逆向O2O,最终走向了传统的水果加盟店模式,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互联网+”的皇帝新衣而已。生鲜电商,其实不是单行线,而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就像一个跷跷板,轻了哪头,都会接不上地气。
但这并非破解生鲜电商迷局的关键。至关重要的是,走线下体验店的水果营行并没有和周围商超中的水果柜台有太多的区别。
这都不是早前舆论批判的水果营行不懂水果经营之道,损耗大、价格高、标准化难所能概括的,尽管这是许多生鲜电商创业者不可避免触碰到的问题。但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则是更加致命的。
“我必须知道,我为何非要选择在你这里购买水果?”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疑问句式里的“水果”二字可以换成其他任意商品种类。但对于生鲜电商而言,仅仅一句“相较于销售低端水果的菜市场和中低端水果的商超,生鲜电商主要销售特色、中高端水果”这样模糊的定位并不足以解惑。
之前多个生鲜电商用行动来解答了这个问题,尤其是水果这种消费者更乐意于眼见为实的商品,在线下体验店辐射力度不足的大背景下,成功崛起的生鲜电商平台往往都以爆款为强化消费者体验的突破口。
如顺丰、京东、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等电商在2013年打得火热并延续到2015年的海外直采车厘子大战,对此,天猫电商平台喵鲜生负责人乐觉就曾表示,生鲜电商花精力去推1―2款主打商品,是从带来关注度的角度考虑,基于价格和体验度,消费者会主动传播,就能为网站带来新的用户。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弥补线下体验店不足的缺陷,“奇葩”的水果会更容易形成消费者的购物黏性。由此,再将口碑拓展到其他常见品类之上,逆转消费者“眼见为实”的习惯。
烧钱扩大规模不一定能增强黏性
在整个O2O死亡名单中,一个普适性的死亡规律就是烧钱烧到资金链断裂,而烧钱的主要流向均在盲目扩大规模,意图以规模覆盖足够多人群来获得黏性和长尾。
在水果营行案例中,一年内扩展出300家实体店,覆盖20余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3年开设1万家实体店。如此强度的店面扩张,必然带来人员储备、运营模式上的不适应。须知,知名水果连锁百果园,从2002年起,用了8年时间仅开出了100家门店。之后又用5年时间,才将规模提升到1000家门店。
即便是在“互联网+”的极限扩张下,指数级增长的实质,也须完成从0到1的蜕变,或言先种好试验田,才能将成熟的模板进行复制,实现从1到N。
一个产品特色不足的生鲜电商或O2O,最终会滑向另一面,即再次通过烧钱的方式,用补贴和特价来吸引消费者“贪便宜”的心态,从而塑造虚假的黏性。而在水果营行身上,各种“会员预付卡”真正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在于“充1000送300”,甚至“充5000送3000”的优惠力度上。若运营状况正常,这类促销本无可厚非,但一旦本身就是强行在亏本赚吆喝,这样的预付卡除了吸纳资金这一个用处外,更会因为一个店面的崩塌,而形成银行式的挤兑风潮。这一幕,在水果营行落幕时,已然得到了证实。
一个忽略了消费者,没有真正买方市场想法,只是描述了一个好听的 故事 ,却无法和周边的商超、菜场的水果摊点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的生鲜电商,其不败也难。
此外,还有几点教训值得一点:
一是生鲜电商和O2O依然要用轻姿态来扁平化渠道。如在线上红火的本来生活网,目前进军线下的生活O2O项目“本来便利”就是采取和当地水果店合作,而非重新建店。而更多的生鲜电商要突围,或可采取一个城市一个中心体验店+若干合作自提点的方式,实现有效扩散和覆盖。最终的客流入口,依然是在线上,而非体验店。
二是使用线上平台建立大数据体系,至少做到能够预测某一城市对某一品类水果的预期。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才可以将电子商务所拓展出来的超长尾巴,变成一个核心数据源,可以确保发往某个城市的水果,不至于过少或过多,徒增损耗或难以满足需求。这才是区别于各自为战式的传统水果店的关键。
三是不断地差异化自己的特点。生鲜电商要成功,其实就应该按照电商的模式,用商品的长尾来满足长尾末端的用户需求,人有我有不是特色,人无我有哪怕只是一个人有需求才能成功。当然,越特色、越稀缺、越小众的水果卖得贵点,将预订、众筹等互联网模块落在消费者层面上,而非融资层面上,意义更大。
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二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家乡处在鄱阳湖流域的一条支流旁,水系发达水产丰富。小时候我们家里是从来不买鱼吃的,想吃鱼拿根钓刨几条蚯蚓去河边,一时半会一顿美味就回来了。那时候小河里就是我叫得上名的鱼类就达几十种,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它们大多都绝迹了。终归原因也就是人口的增长,人们饮鸠止渴式没有节制的捕捞。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一些聪明的农资人却成为了最大的幕后凶手。
不知道是哪个聪明的农资人在阅读农药说明的时候看见了此药对鱼虾剧毒,严禁残液倒入池塘河流。而正是这个农药标签给聪明的农药人提供了商机,或许他是做过实验的,并掌握了哪种农药对哪些鱼类有特效。什么药可以毒起有鳞鱼(鲤鱼,鲫鱼,草鱼,鲢鱼),什么药可以毒气无鳞鱼(泥鳅,黄鳝,鲶鱼等等)。究竟是什么药我就不说了,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人不要问。世界这么大,我不想又有人从我帖子里发现商机,那我真是罪恶滔天了。于是开始教普通人买药去河里毒鱼,慢慢地人们都知道了这药的妙用,纷纷效仿。几十块的药能毒气几百斤的鱼,真是一本万利。买的人多了,买药的更高兴,本来这药一年卖不了几件,现在轻轻松松能卖几十件,多赚了好多钱呐。本来是保护鱼的警告变成了毒鱼的 说明书 ,本来是顽虫的克星变成了鱼类的灾难,这也许是研发单位和生产厂家始料未及的吧。
现在进入秋天,河水下降,温度高。真是 捕鱼 的好时节,几乎每天都有来买这种农药毒鱼的年轻人。而我自然从来都不会卖,说没有了,卖完了。开始几年有些熟悉的人不相信,竟然到我仓库里去翻找,吓得我至以后干脆不进这药。前几年我对来买药的人拒绝还客气些,说没有了。可是过不了几天又来问,不胜其烦。后来我干脆回答我这里没有这药,我不卖这药。他们问我为什么,有钱不赚,傻呀。我一般都说这是国家规定,这是犯法的。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回答是多么的可笑。
一年一年过去,环境越来越差。而买药毒鱼的人并未减少,来我店里的人虽然少了但还是有。我拒绝他们话也有了变化,就像前几天来几个青年抗着网来我店里“老板,来一箱某某药”
“没有”
“怎么没有?”
“我不卖”
“为什么不卖”
“为什么,因为我怕招报应,因为这是作恶”
“神经病”买药的年轻人骂我一声走了。其实我知道我这样做毫无意义,他们会马上去别家买,河里的鱼不会因为我不卖而能幸免于难。即使如此,我还是坚守我的底线。别人卖是别人的事,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但又怎样,我每次看到被洗荡后的河流还是痛心不已,多么希望国家能研发出对鱼虾无害的农药,把这些高毒农药全面禁止。
那几个毒鱼的青年如愿以偿,买来成箱的农药倒入河流的上游。不多久整条河的鱼都浮上水面,任人捕捞。沿河十几里,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在河里狂欢,河水都被搅浑了,像大地身上的一条烂脓在流淌。河里捞鱼的笑脸写满了无知与贪婪。两天后,河流恢复了清澈平静,那些没有沉在水底没有被捞走的鱼浮出水面。大的,小的,刚刚出世的,白花花的一片积在缓流的河湾里。腐烂,发臭,用它们腐朽的身体证明这世界的肮脏。
这两天下雨了,我想这些雨一定是那些鱼的眼泪……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如何利用产品附带营销推广自己的产品啊?举个例子
一、产品附带营销的定义
产品附带营销是以某种产品的标签、包装等产品外观(包括其标签、袋、盒、瓶、箱、桶、杯、瓶盖,甚至造型本身),为其他类别的商品或服务做广告宣传的广告形式,通过该商品本身的市场流通渠道,使其附带的广告信息精确的到达目标受众。产品附带营销与其他广告的最大区别是:这类广告不依赖任何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第三方媒体,也就几乎不消耗任何额外的能源、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发布渠道、不会带来任何的环境污染,甚至还能改善环境污染,而且,由于产品附带营销的潜在用户与载体商品的用户高度吻合,所以这种共生传媒广告模式对两种商品的销售都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产品附带营销概念的提出者
北京共升传媒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是产品附带营销概念的提出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升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产品附带营销概念的单位,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以产品附带营销传播为主要业务的广告公司。
共升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了“共生媒体”的理念,共生媒体理念的核心是:万物皆媒体,主张通过商品本身来携带信息,为有相同消费群体的其他商品进行有效宣传。在几乎不增加任何投入、不需建立新的渠道、不产生任何污染的前提下,促进另外一种商品的销售;并且由于人们对于另外一种商品信息的关注,反过来购买更多的载体商品,使两种商品的销售能够相互促进。就如同自然里,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现象”,我们把这种广告宣传方式称为共生传媒,把携带广告信息的商品称为共生媒体。
“共升传媒”的理想就是在广告界再造生物界的“共生”现象,为所有商品媒体提供者和所有共生媒体需求者建立一个平台,使各方均能最大限度的宣传自己的产品、最大限度的受益、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我们的广告界,成为一片互利共生的纯洁净土,至少是一小片。
三、产品附带营销的优势
1、极具广度和深度:商品载体可以到达的地方,广告就可以到达,没有任何的空间限制。例如,把所有出厂的可乐瓶上都做上广告,广告信息就会随着可乐迅速传遍全国,可以到达各个省份、各个城市、各个乡镇、甚至有可乐卖的各个村庄。
2、时间有效性极强、传播极为迅速:众所周知,每个商品都有有效期,也就是说如果商品附带了广告,一般而言,广告信息一定会在商品有效期内迅速到达消费者手里,尤其是快速消费品所附带的广告信息。举个例子,把新电影即将隆重上映的广告信息,发布在某种销量非常高的休闲食品上,例如某品牌瓜子,在一个星期之内,这个信息将传遍全国。
3、100%的有效阅读率,史无前例: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有效阅读率都是非常低的,一份报纸可能携带上万条的广告信息,读者读到某一条广告信息的可能性也只有万分之一。共生媒体完全不一样,想象一下,如果在你的牙膏管上、在你的签字笔上印刷了一条精美的广告信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你100%会把它读完,还不止一次,而且还经常复习,直到永远忘不了。
4、不浪费广告主的钱:利用传统媒体来发布广告,大部分钱都花在媒体公司的身上了,电视台、报社、传统媒体公司的运营成本太高了,他们的各种开销、各种活动,花的都是广告主的钱,有多少钱真正为广告主进行了有效宣传?太少了,有10%的钱花在消费者身上就不错了。共生媒体完全不一样,因为共升传媒没有那些乱七八砸的成本,广告主也不需为此买单。
5、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以商品做为媒体,能够轻松的区分有消费能力的人和没有消费能力的人。经常买瓜子、买可乐、买红酒,这些人就是有消费能力的人,所以把任何广告发布在这些商品媒体上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才是花钱的人。费牛劲拍个100集的电视剧给农村老太太看,老太太倒是看得很高兴,可是她会为电视剧后面的几个广告买单吗?她不会,因为她没有购买力。只有共升传媒可以做到,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分钱都花在有购买能力的潜在消费者身上。
6、极有粘性:只要商品的包装还存在,媒体商品就一直为另一商品进行代言。比如,在洗发水的包装瓶上印上快递公司和租车公司的广告,看过之后,即使你暂时把这些信息忘掉了,但在你需要这个信息的时候,你一定知道从哪把它找回来。
7、极容易吸引注意力、印象极深刻:几个朋友走在街上,其中的一个人随手买了一瓶矿泉水,谁知矿泉水瓶上竟然印着最新的电影信息,可以想象一下,这瓶水和这部电影必定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而且还会转述给别人听。看到报纸上的广告他们会这样做吗?看到电视上的广告他们会这样做吗?看到电梯里的广告他们会这样做吗?不会,大家对那些东西已经麻木了。
8、极其精准:没有比这种广告形式更为精准的广告传播方式了。比如,如何找到高血压治疗仪的目标消费者?满天做电视广告?不行,费用太高。做报纸广告?不行,因为没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比其他人更爱读报纸。广播、网络、户外,一切的一切都是不行,说到最后,最好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包装作为媒体,通过高血压药物的市场自发流通,来精准的找到目标消费者,这一点只有共升传媒可以做得到。
10、极低的广告发布成本:不需要组建新的团队、不需要搭建新的发布渠道、不需要支付巨额的广告费用,只需要低廉的发布成本,共升传媒就可以为你做好一切。
11、不增加能源消耗、不增加垃圾排放、控制环境污染,甚至改善环境:有史以来,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增加能源消耗、垃圾排放、污染环境,只有共升传媒的出现,不仅没有带来任何的污染,还能主动促进垃圾回收,控制环境污染。
四、产品附带营销的发展前景
产品附带营销形式是媒体发展的最高阶段,通过市场流通手段、以商品为载体,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极其精准的达到目标受众,能够达到史上最高的广告信息有效阅读率,且不产生额外的载体消耗和能源消耗、不增加环境污染,同时,还能促进商品载体的销售,达到多赢的目的,共升传媒这种广告形式在未来势必得到轰轰烈烈的发展。
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新品上市推广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广告,因此需要做好产品的营销推广以及推广方案的策划,企业推广的重点在于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以下分享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
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1
一、企业简介
本企业以“与绿色同行,以自然为本”为企业宗旨,号召广大消费者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倡导低污染的生活方式。
本企业以生产绿色产品为主(包括绿色食品,绿色日用品等环保产品),企业创建于20__年1月,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时至今日,本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使产品畅销全国,并通过ISO90001国际质量体系等多家国际组织的认证。
企业曾多次获得政府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并于近期计划投巨资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争取使产品早日走出国门,占国际市场。
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跻身民营企业百强的行列,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能完全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企业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和原料供应地,并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前景乐观,并计划于20__年在香港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使自身业绩能再上一层楼。
二、企业目标
1.财务目标今年(20__年),力争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利润比上年番一番(达到3000万元)。
2.市场销售目标市场覆盖面扩展到国际,力图打造国际品牌。
三、市场销售策略
1、目标市场中高收入家庭。
2.产品定位质量最佳和多品种,外包装采用国际绿色包装的4r策略。
3.价格价格稍高于同类传统产品。
4.销售渠道重点放在大城市消费水平高的大商场,建立企业自己的销售渠道,以“绿色”为主。
5.销售人员对销售人员的招聘男女比例为2:1,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对销售人员实行培训上岗,采用全国账户管理系统。
6.服务建立一流的服务水平,服务过程标准化,网络化。
7.广告前期开展一个大规模、高密集度、多方位、网络化的广告宣传活动。突出产品的特色,突出企业的形象并兼顾一定的医疗与环保知识。
8.促销在网上进行产品促销,节假日进行价格优惠,用考核销售人员销售业绩的方法,促使销售人员大力推销。
9.研究开发开发绿色资源,着重开发无公害、养护型产品。
10.销售研究调查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选择过程和产品的改进方案。
网络销售战略
经过精心策划,企业首次注册了二个国际顶级域名,建立了中国“与绿色同行”网网站,在网站中全面介绍企业的销售产品业务和服务内容,详细介绍各种产品。紧接着逐步在搜狐、雅虎等著名搜索引擎中登记,并以网络广告为主,辅以报纸、电视、广播和印刷品广告,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再结合网络通信,增加全国各地综合网站的友情连接。
网络销售的顾客服务
通过实施交互式销售策略,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主要工具有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常见问题解答等。
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2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文化,而品牌推广是为了让别人关注这个企业,从而了解品牌。任何没有价值意义的宣传不叫推广,品牌也是同样的道理;俗话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当然无论是那种方式,都有他相对应的市场价值,同时也分化好与坏。同样的产品不一样的品牌,可能推广的手法不一样,得到的成功也是相差的。
根据我公司品牌要实行的推广方案,是以产品的形式走向品牌的,因为我们实属生产加工型企业,产品在客户的心中的地位一定要比品牌可靠;正如有些客户,他们只在乎你所提供的`产品是否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从而才去关注你的品牌;这也是我们日后要走的一条品牌营销的道路。
品牌的推广主要分为几点:广告模式(线下实体广告、赞助模式)宣传模式(曝光事件宣传、炒作事件)互联网模式(产品运营的推广手法也都可以借鉴)
广告模式(线下实体广告、赞助模式)
首先说下广告模式,如果想打响品牌,广告宣传是必不可缺的。无论是线下的广告还是各平台赞助,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如果要运作这种模式,必须要有绝对的实力,单单实体广告的投放就非常繁琐了,我们不可能只限于省内圈宣传吧,这样的话投放模式实行效应就很难把控了
而且也无法统计所带来的效益;赞助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你的产品要有相当稳固的销售链。以上在两点我公司都不占据优势,可以考虑以后执行。
宣传模式(曝光事件宣传、炒作事件)
这种模式的推广对品牌的曝光度非常大,也是很多知名企业比较青睐的,无论是负面新闻还是正面新闻,用户的关注度都会很强烈,从而也达成了品牌的曝光度;不过这种模式承担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无论你是曝光式宣传,还是炒作式宣传
都会有一些另类人群来阻拦;在种模式可以考虑后期运营,当品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采用这种模式来冲刺,可能会让企业的知名度上升一个档次。
互联网模式(产品推广运营模式转接)
互联网模式,是我们现如今需要执行的一种发展模式,无论从产品的角度出发,还是以企业的日后发展,这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出发模式;以产品走向品牌是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项目,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产品的网络营销来执行的;也就是说当你把产品推销出去之后,别人会记住你的品牌,同时也会对你的企业做出相应的了解。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模式那,主要分化以下几点,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度远远要比对品牌的关注度要高;当然有些用户也可能会考虑你的企业是否能生产出他们需要的产品,这也是考验企业品牌的强度,不过这点咱们应该没任何问题。
互联网推广模式比较容易掌控,无论对产品的展示描述,还是对品牌的评估,都可以做出完美的一面;这种推广模式所消耗的预算资源较少,是很多企业比较能接受的。
公司产品推广方案范文3
古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只要是好产品,不怕不被消费者认可。但是,早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先人一步获得企业效益。
那么,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产品,就要依靠经济有效的产品宣传策划来实现。一个产品的好坏,往往是由质量、信誉、口碑等多方因素来衡量的。
质量是产品的本身条件;信誉是公司的长远目标;口碑,则是由消费者亲身体会,所得出来的评价。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一方面,除了要做好产品质量上的保证。另外,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宣传。那么,为了公司产品有更好的市场,同时又使公司有良好的收益,特拟制定一下产品宣传策划。
一、宣传目的:使公司的产品,在零售和批量订单同时更好的为公司产生价值。
二、活动地区和范围:十堰本地
三、活动时间:春节期间,正月以前。即大部分消费者开始上班之前。
四、活动负责人:xxx(拟定)
五、目标小区(待定):
北京路:香格里拉腾龙上城
东岳路:金地房产世纪花园富康小区
人民路:燕林小区滨河小区
车城路:蓝山郡
六、活动具体细则:
(一)活动之前准备:
1、设备准备:展示桌一张、海报或广告牌一张(作为背景)、无线麦一副、产品若干、产品宣传单若干、水等。
2、人员准备:现场演示介绍人员两名(兼任业务办理和收费登记)、专业安装技术人员一名。
3、地方协调:由负责人提前找小区物业协商决定。
(二)活动具体流程:
1、提前一天安排好所要去的小区和具体宣传地点,当天早8:30集合准备。9点开始。一人介绍产品,一人现场演示,一人负责发放广告宣传单。
2、接受订单和现场购买两种形式,现场购买由消费者付款后,专业安装人员上门安装。订单则提前交付定金后,签字办理相关手续。
3、午餐时间休息,整理核算物品费用等。各自用餐。下午继续。
4、当天活动结束后,收拾好宣传物品。核算当天业绩根据负责人安排,收好设备物品,以备第二天使用。
5、做好宣传售后的工作,登记消费者和订购者的联系方式,长期反馈意见。
七、后附产品宣传活动预算表和广告宣传词。
产品软文推广案例在哪里找?
一、寻找软文的新闻由头
所谓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指新闻被编辑采用和发布的原因。如果想将软文写得像新闻,首先就要为你写的内容找到新闻由头。比如,你所宣传的产品、服务、公司有特别重大的事件或突破性进展,这就构成了媒体报道你的原因,你也就有了新闻由头。
二、写具有时效性的软文
新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时效性,要想将软文写得像新闻,就要赋予软文时效性。一个软文具有时效性,不仅会像新闻,而且还会对编辑产生一种不用或晚用就过时了的压力,增加编辑采用的概率。然而一般的产品宣传都是关于产品功能和利益的平淡介绍,怎样才能将其具有时效性?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将软文事件化,设置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或故事,通过人物描写、事件描述或事件的评述赋予软文时效性。在其中,将你所要宣传的内容结合进去,就可以到达想要的传播效果。
三、为软文添加新闻要素
你可以通过编写事件或编写故事,让软文更像新闻。比如你可以编写一则浪漫的爱情故事或一个美容事件,让里面的主人公和化妆品发生联系。编写事件或故事,要运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新闻六大要素,使软文更加像新闻。你还要让故事或事件吸引人,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事件的新奇性和曲折性,平铺直叙的故事是没有人愿意看的;二是故事要感染人,要有适当的情感描述。在这里要注意,尽管你的故事是编的,但一定要合理而善意,不要胡说八道,更不能说一些昧良心的话。
四、注重软文的文章架构
运用新闻的结构来写软文是又一种方法。在格式上可以按照新闻一般的结构来写,即按照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来写。这样的写法不仅新闻编辑愿意接受,而且也容易被读者接受。如果你的写作技巧不是很高,一般要采取倒金字塔的形式来写,即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标题和导语上写,其他部分放在主体和背景、结语中,这样写的好处是,不少人都有只看标题和导语再决定是否往下读的习惯,你可以首先保证将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五、商业内容植入要巧妙
除了为获取链接而写的软文,大部分软文都要做商业宣传,那么如何将商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软文中,不露声色地进行宣传呢?这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中,只出现品牌或最重要的宣传语,切忌大肆将产品功能、特性罗列其中。而在标题或导语中应该设置一定的悬念,吸引读者往下读。
二是要将最重要的关键词放置标题或导语中,因为你所写的软文还希望被搜索引擎收录并被读者搜索到的,而搜索引擎收录就是文章标题和导语这一部分文字,把关键词放在这里,读者一旦搜索就会找到它。
三是将产品带个客户的利益简明扼要地写在主题和结语中,这一部分也很重要。
四是将产品功效性能等次要的宣传内容放在背景材料里面,所谓新闻的背景资料就是和正文相关、辅助阅读的,但即使是在这里你也不要用广告的口吻写,编辑和读者一看就会烦的。你要用写科普文章的口吻客观而适当地介绍产品特别之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辑会将这一段给你保留下来的。
运营增长实战:达成业务目标的5个极简案例
2014年,我买了一个MAC本,装范用。我妈不太高兴。老人节约惯了,认为我正在用的联想本长的瓷实,又便宜,我就拿数据说话,做了个正相关。我说:老太太哎,你看,我用联想本,速度慢,我基本上每天都得凌晨2点睡觉,自从有了MAC本,速度超快,我9点就休息了。老太太高兴了,直接说:要不买两个吧,那岂不是吃完饭就能休息了。
天下父母都是后厨,谁不对自己孩子健康着想呢 ?就这样,我又趁机买了个ipad。
这是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说服作用,呈堂证供。
运营岗位也一样,要靠产品、技术、消息引擎、市场等后厨吃饭,如果没有数据说话,就很难撬动他们。
但我们做运营的,数据本身天然弱项,像我,念书时没好好学数学,又不懂统计学,去菜市场买个菜都算不来账,感性意识浓,怎么办?无解,只能日常历练,所以自从2010年起,就尝试着靠数据说话,练逻辑能力,我平时很懒,唯独数据,特勤快,有时间就看就记。
这些年下来,和数据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统计大拿都打过交道,每次听他们说了一个新概念,都要百度查阅,但现在依然不知道什么是置信区间、什么是概率分布,脑子笨,所以自我说服,提出了一个极简数据、优化源表的概念,试图靠一张Excel表、浅显的数据去做决策,数据小白也能上手,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增长。本文就总结一下我那些年靠极简数据提升业务目标增长的一些案例。
先说一下极简数据的4大特征:
1、数据极易获取,比如微信的后台数据、GA数据、公司数据部做的标准报表数据等等。
2、分析起来极简,只需用Excel就能得到真知灼见。我原来喜欢用GA,因为里面功能强大还免费,各种维度去看数据,显得高端有档次。但是自从GA被封之后,公司不用了,我就开始琢磨着自己做一套本地的数据,把所有的运营项目都梳理出来一个日常表,我起名叫优化源表。这样我就可以借助Excel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比如透视表来指导我运营了。
3、数据运营的思路极简,运营就是发现问题,然后搞定问题的过程,高深的数据模型一般是供商业决策的,运营显性,基本用不上。
4、极简数据有一定误差,会有个人主观经验在里面。我一般只要对数据有信心,就会做决策,世上没有精确的数据,只有相对准确的数据。曾经看过一句话:一次能让人有所收获的犯错,远好于什么都没干,很适合运营。
此外,本文的所有案例,数据部分都做了极简处理,绕过埋点、监控策略制定、实施、数据清洗等环节,只讲核心方法,让大家能一目了然,里面提到了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核心词,试错和优化。试错是方法,优化是灵魂。
好,我们来看本文的分享大纲:
我经常做优化源表,把每天的数据记录下来,有时候如果数据部门有标准报表,会更省事一些。
优化源表短期内不会给你带来太大价值,但是当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级后,你就会从这张表中得到很多真知灼见。比如,你可以靠业务目标日常表现表十分合理地推演分解出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真正做到每日的运营行为都‘心中有数’。因为日常目标表现表展示的是你的业务规律,尤其是当你负责整个产品项目的运营,给手下定KPI的时候,手下 再也不会说你拍脑袋了。
我举个例子,这是我从《数据化管理》一书中学到的。自从2014年我看了这本书后,这个技巧就被我拿来应用在互联网产品运营上了。遵循极简原则,我只讲如何分解到月,因为分解到周和日的思路大同小异。我简单的提供一个思路。
首先,需要找到历史数据。我从公司数据平台上找到PC端用户全年的日UV数据。这里我拿UV来举例,您也可以拿LV、Visit、PV来做。
通过日期数据计算出第N周和星期字段的值。把异常日期排除在外,主要是节假日,因为节假日一般网站的流量都不太正常,还有,把特殊推广期的日期也排除在外,这要靠平时的运营日记,把每天的运营行为做一个记录。然后得到这张图:
我们开始透视这张表做分解。
透视的时候把假日信息和特殊推广日标识出来,在透视的时候过滤掉,不计入总表中。
发现了吗?你看折线图,很明显,业务有淡旺季之分。所以我们完成全年目标的时候,也要合理的分出淡季完成多少,旺季完成多少。而不是平均每月完成多少。
权重是供我们计算用户的一个人为附值。一般先把最低值附值为1,比如图中的5月,然后其他月份的平均UV值除以5月的UV值,就能得出各个月份的权重了。
比如2015年的总UV是8.8ww,老板给你翻了个倍。那么你通过权重就能平摊到每个月要完成多少。比如图中的1月份,我算出一月份的权重占总权重的比值,然后再用KPI乘以这个比值,就得到了1月份要完成的KPI了。
那么,我们分解KPI的目的是什么?
1、尽早做年度运营规划,第一个月如果完不成目标,和老板及时反馈,早早申请资源;
2、管理老板的期望值,控制kpi完成的节奏,别第一个月没控制住,早早就完成了,那时候老板就给你定更高kpi了,有时候运营的坑都是自己挖的。
这是我们集体团队策划的活动,共5人,我主要担当文案和数据统计工作。
当时老板放话了,对新产品团队成员说,你们可以在现有4000万用户中随意选择20万用户当种子用户,然后给新产品引入10万初始用户,平均单用户成本不要超过5元,撂下这句话就走了。
我们有了资源,有了成本限额。先抛出去成本不谈。20万种子用户的筛选至关重要。这是细分用户的能力了。我们思来想去,马上就要秋招了,应届生求职欲望比较强烈。于是我们精挑细选了20万高活跃应届生用户做种子,开启燎原之路。
我们针对这部分用户策划了一个促分享拉新的活动。恰好,那年应届生秋招提前,有不少500强客户提前进入校招。所以我们的活动噱头就从这些大客户入手。主题就是部分名企提前校招,邀请同学加入能拿红包,给个多变的酬赏,红包不设上限。
接下来,我们按这个主题策划了一个可传播的活动。我们是怎么做的?我复盘的时候梳理了一下流程,大家看这张Excel表。
这张表就是全程的优化页面和效果的数据,我挑一些关键点去讲。
比如渠道策略,从哪个渠道拉新,哪部分用户用来做测试,哪部分正式大规模推广等,因为微信平台的特殊性,短信、app push、页面广告或拦截、EDM等渠道都不太方便用户,我们也想通过我们自己的微信大号来做,但我们的微信号粉丝的用户什么身份都有,不仅仅是应届生。比较来比较去,根据经验,择优选择了某一渠道来做。
还有,策划初稿的时候,活动流程及关键节点数据一定要提前规划埋点,监控好。这点需要说一下,既然是活动规划,所以一定要考虑周全,否则你上线后技术很有可能看不到日志数据,比如渠道转化率,通过渠道带来的分享数,注册成功数,这时候你就算白忙乎了,我在这个活动中就犯了极大的错误。
不要活动一上线就全量去推广。要不断优化关键页面或关键流程节点,把页面和流程的转化都优化到一定程度后,觉得再优化不上去了,或者通过节点转化数据去反推,根据得到的转化率我们算出来能完成目标了,再去全量推广。
因为这个案例主要是页面的转化率,所以我把渠道的转化、分享与邀请的比例关系在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就固定了。比如本次活动渠道转化达到了32%左右,分享与邀请的比例为1:5,即1个分享能带来5个注册用户。
还有一些转化数据我们不太可控,比如注册流程的转化,注册流程是标准化的功能模块,优化改动比较大,所以这块优化略去,不做重点关注。当然了,我们在这个活动中,注册流程其实折损了不少用户。
固定一些次要变量后,我们把优化的目标放在了两个关键页面上,一个页面就是引入种子用户的页面,我叫促分享页。还有一个页面是,当用户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的时候,好友点击进入的页面,我叫转注册页。这两个页面,我们不断测试,总计测试了三版,直到将分享率和注册成功率优化至最佳水平。才去大规模推广。
这个环节最关键、也最纠结。我们折腾了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最终结果是,通过这三个大的优化回合,我们成功完成了目标。1个月的时间,优化了3版活动,我们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活动流程和模式被我们验证为可行,能长期做的,扩展性特别强。比如我们可以做活动后台,专门针对不同用户群去复制我们的活动模式。所以,前期的慢是为了后期的快。有了后台工具,我们基本上一周就能做一个类似的活动了。这是优化的价值,优化是修炼内功,目的是增强核心运营能力。
现在讲页面的优化思路,我们是怎么思考的,其实现在总结出来,只有3个关键点:
比如第一版的促分享页,我们把伯乐奖变成了红包,然后分享转化就提高了3个点,转注册页更明显,我们把按钮加入了邀请的元素,不再自话自说第一时间报名,快速拿Offer,我用分享人的邀请来做文章。这就好比是你的同事对你说,我们今晚去吃大餐吧,你可能还犹豫一下,因为你不确定是他请是AA还是他吃完饭之后忽然说一句,我忘带钱包了。而如果你同事说,走,我请你去吃大餐,要是我,我肯定去。所以我们转化了一个思路,转注册页的转化率就提升了10个点。
我们第一版和第二版的时候,忽略了这个元素,把名企做成了列表,后来思考,我们感觉用户可能觉得这个列表是可点击的,造成了误导,然后用户发现不能点击,会有点情绪,分享动力和注册动力就不足。所以第三版的时候,我们从视觉设计上排除了这个干扰。
关键点在第三版,我们转变了一个思路,第一版第二版的时候,我们是用户邀请好友加入注册成功后才得红包。如果我们让种子用户转发就能拿红包,强制去做转发,想象一下,用户会觉得这个活动可信度很高,分享率也会提高的,也许他不仅仅分享到朋友圈,会去各个群里分享也不一定。所以,我们在用户点击马上加入按钮的时候,弹出浮层,提醒用户分享后就能拿红包,引入同学加入还能拿。
就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成功完成了目标,并获得了一个活动模式。在优化的过程中,聚焦数据,把每次活动的数据都记录下来,实时监控换算,让每一次试错都有数据展示。大家可以看刚才分享的那张图里,我把关键数据都列出来了。
最后,我们全量推的时候,引入的注册用户是57000多,为何最终引入注册量会达到近10万。而且这个最终引入注册用户只是推广当天的数据,第二天还在增长。是因为引入的注册用户成为了种子用户,他们也开始去滚雪球转发了。
我们的APP刚上线的时候,除了通过一些统计工具被动接收用户反馈外,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比如我们有重大活动的通知、拉回沉默用户、调研等等。所以我们的产品做了一个PUSH通知产品,我暂时称之为求职小助手,它类似于app内置的公号。我会隔三差五的推送一些信息。
因为我们的文案水平经过长期的锤炼,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我就想,单靠文案的力量可能无法再拔高push的点击率了,我是不是还有其他拔高业绩的缺口没有找到,思来想去,忽然想到,如果我知道用户对push内容的喜好程度,然后去推送相关内容,是不是就能再提高一筹点击率?
我的需求出来了:我渴望得到用户对内容的偏好程度。
那么,我如何去洞察呢?我需要做一个试错策略,我在运营工作中最喜欢的一个工作方法。
试错是运营最靠谱的手段,是运营岗位之所以存在的核心。试错最怕不合理,所以试错策略很重要。
我的试错策略,大家看这张表:
简单讲解如下:
试错用户在不同时间点对内容的偏好程度。我把目标放在了总结月度规律上了。如果你的业务也有规律可循,可以放在季度、甚至于周上。
文案点击率。如果用户对内容的喜好有规律性,绝对是在某个时间点上有比较高的点击率的。
敲定试错变量是试错策略之所以合理的关键节点,上表中标了橘黄色的字段为变量。
要提前分类好。我试错的是内容类型,而非单篇文章。什么是内容类型?比如门户站的频道,科技、娱乐、军事、新闻等。我集中选出了7类内容。比如面试攻略、网申攻略、简历攻略等,提前规划好,并合理安排到每周。按部就班的发布。比如,我每周一都发信息汇总贴,周二推简历攻略,周三推面试等等。
时间点,就是每天的固定时间去发,比如,我都选择晚8点来发。至于这个时间点是怎么来的,我是调研得来的。我有一个测文案的微信号,因为我平时经常回答应届生的问题,所以他们对我很好,我发一个调研贴问他们什么时间push信息给他们合适,他们80%都说晚7-9点。
做过APP 通知产品的朋友都知道,iOS是统计不到接收数据的。我们为了更科学,只拿Android客户端来测试。文案点击率看点击接收比,比看点击下发比更靠谱一些。
即找谁试错。这个很重要,我现在是知道,应届生的用户只要是push相关求职信息,大部分同学是不太嫌烦的。因为求职是刚需,如果求职成功了,他们大多都是关掉通知或卸载APP了。但是当时不知道,觉得push信息是很扰民的。所以,为了天天发信息不让用户投诉,我只选择某一类特征的用户,比如高活跃用户,即那些当天有过登陆行为且有过投递行为的用户;或者沉默用户,这样能更减少骚扰,因为如果沉默用户被我的push激活了,立即就归到活跃池了,就不会接收到我的push了。而且,沉默用户之所以沉默,有可能是没了需求,如果他点击了我的push,证明他是喜好我的内容的。正好符合我的试错目的。
大家都知道,Android的标题是可以自定义的,不像iOS,标题只能是品牌名。因为我的目的是试错,不是为了拿点击率的效果,所以我的标题不做自定义处理,直接写品牌名。这样更好控制一些。
最难把控的一个变量。标题党有最大的点击效果,但是这属于试错的异常数据,我一定要保证文案水平在一个力度区间,才能合理的得出业务认知。这又涉及到一个文案力度的试错策略。这个更复杂,今天不讲。我在原来的微信和内容频道的工作经验中曾试错总结过文案力度的大小,我知道哪些文案的力度高,哪些文案的力度低,因为是我亲自操盘:我每天都在记录数据,所以我能合理的知道每个文案的正常点击水平。大家只要记住,文案力度是有等级的。本案例采取2级文案力度水平,正常情况下点击率有2个点的浮动。
当然了,如果你没有文案等级,也可以每个内容类型精编几篇文章,然后从目标用户细分上下功夫,比如取当日登陆用户并设置过滤机制:每个用户在试错期间内只接收一次等。这样你就可以给同一类型用户固定push这些文章了。
数据清洗时要重视。比如有时候发送通道不稳定,没发送出去,或者统计错误,这些异常数据都要在清洗的时候排除出去。
这样,我就敲定了7个影响我业务认知的变量。力争得到合理科学的建议!
1年后,试错结束,我开始总结规律。我透视出这样一张表来:
大家看出来了吗?标粉色部分的内容类型绝对是当月最受欢迎的内容。那么,在下一年的某个月份,我加大用户最喜好的内容力度,是不是就能拔高一筹业绩呢。
这就是我的内容试错策略。结论很简单,过程很纠结。
当然了,我的这个试错案例是长线作战,因为我们是成熟期产品。如果你的产品是初创期或成长期,你可以选择短线试错,只要把控好两点即可:
一,务必明确试错目标,目标必须唯一化。因为试错是为了得到业务认知,而不是为了试错而试错;
二、试错一定要想办法敲定影响你试错结论的变量因素,力争最小化的影响业务认知。
这是2015年的案例,在我的文章《我和慕容雪菲深夜聊运营》一文中有所提及,写的比较粗糙,今天我又梳理了一下思路,有条理的和大家说一下,并放出我的一张微信号运营用的优化源表。另外,大家注意一点:2015年的时候微信统计的分享收藏数是放在一起的。不像现在,分享和收藏的统计分开了,让这样定位内容的方法更科学了。
我刚接手一个微信号内容运营的时候,每日净增粉丝数是负的,那么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依然是从内容上下功夫。领导很着急见到效果,我没时间去做内容试错策略了,那我就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发现规律。我简单描述一下:
明确我的业务问题:微信日净增粉丝数为负。
分析问题,此问题其实有两种解决思路:
1、节流,这是内容选题问题:我究竟要做哪类内容才能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不跑路。即从现有粉丝上做文章,减少粉丝流失;
2、拉新,如果粉丝继续掉,但我把日增粉数做的超过了掉粉数,那么日净增粉丝不就是正的了吗?日增粉数和转发数息息相关,一般来说是正相关的,转发越多增粉越多。而转发又和内容息息相关。
所以,我的业务问题其实是内容定位问题。我需要找到用户对微信内容的偏好,我的思路很简单。
如下图,这张图我做了一个阅读排序。
发送人数,因为涉及业务隐私,我给略去了
这张表就是我的一张优化源表的真实面貌。我有一个习惯,每做一个运营项目的时候,大到整个产品的运营, 小到一个导航类目、焦点图、推荐位等,我都会自己琢磨出一张这样的表来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进而指导运营行为。
我花了两天时间把近1年的历史推送数据全部人工采集到这张表里。更累人的是给这些内容一一分类。我把这些内容大致分了10个类别。然后给每一篇文章都归到这10大类里(表中的分类字段),然后这张源数据表就出来了。
1、新关注人数(模糊)字段数即第二天增粉数,非精准数据,仅供参考。如果你的微信号每天只发一条内容,此数据会更精准一些。
2、如果你的历史推送图文无固定条数,需要你去粗略的计算一下转发与增粉的比值,然后按单条文章的转发数将增粉数归因到单条图文里。这是一个繁重的工程,需要你逐条去清晰数据,并将难以把控的异常值排除在外。
3、如果你不想按第二条来做,避免清洗数据的麻烦,也可以按上篇制定一个短期的内容试错策略,就可以每天去发送单条图文消息,把这个试错变量固化了。
然后,通过透视分析,我的微信号内容运营策略就出来了,如下图:
你看“确定内容类型”一栏,会发现,薪资、职场、励志、技能类等内容超出了平均增粉数。问题迎刃而解:我集中选择这四类内容来做。然后我又研究了一下阅读数高的标题,争取每篇文章都把阅读量做大,大概10个工作日,我就成功将日净增粉丝数‘由负转正’了。”
很多做微信内容运营的我,看到别人做的内容阅读数不错拿来就发,其实这样并不是最高效的,别人的粉丝不一定和你的粉丝有同样的内容需求。 同样一篇文章,在别人的微信号上能达到100000+,在你的微信号上不一定能做到这个效果。
当我把日净增粉扶正之后,接下来做了什么呢?扶正之后,这个号就是健康运行状态了。我不甘心只做一个运行经理,我就把下一个目标定位在了增粉速度上。增粉运营策略就是下一个问题了,此处不表!
最后,第五个案例,我们说一下根上的问题,数据在现实工作中的价值是什么?运营为什么要做数据分析?我总结如下:
1、发现问题:问题就是驱动元素,要不断去监控产品表现,分析数据,找出影响业务目标的问题,并排除它。
2、降低成本:约翰.沃纳梅克说: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掉了,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3、决策依据:在企业,一般大BOSS需要靠数据来做投资决策、营销决策和战略决策。
一句话:分析能监控效果、发现问题、获得见解、控制成本、完成业务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那么,我说的是对是错呢。我说的没错,但这在多数情况下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我们需要接地气。正像我开篇聊到的,在现实工作中,经过我多年的经历,数据最大的作用是“沟通证供”。就好比你犯事了,不承认,然后律师去搜集证据一样。
这就是数据的第四个作用:
4、沟通证供:分析可以提供呈堂证供,有效决策运营方案。运营要去监控优化各个部门的业务表现,然后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说服相关业务部门。然后达到我们优化产品和服务的目的。
有时候,很多产品,肉眼或自己去体验一下,就知道有问题,但是相关业务部门就是不改,要数据说话。然后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去找证据。
比如,我去优化招聘网站各大流程转化率的时候,自己体验了无数次,感觉实在是繁琐,但产品不改,需要证据。还有第二个优化的案例,我没有讲注册流程的转化,事实上那个流程的折损也很高。太复杂。
然后,这时候,你为了寻找证据,就需要找数据,可以借助漏斗图。比如下面这张简历投递漏斗图。
看到没有,4步投递流程,漏水的地方太多了。各流程节点折损比例“高不可攀”。于是我赶紧将分析指导意义附在图下,鉴于业务秘密,就不放出来了。其实一看就明白,只不过是措辞问题,写的婉转点而已。像“很、太”等描述性字眼就慎用,要不产品会生气。
给了产品后,产品依然纠结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我又想了一个方法,体验数据方法派上用场了,我想看一看竞争对手的各大流程是什么样的?我决定从用户任务负荷和完成任务用时上来佐证比较。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是2014年的夏天,热的人心理特别烦躁,我光着膀子,一个人在那里哼哧哼哧的体验竞品的三大流程,并记录数据,最终结果如下:
三大流程,用户完成任务用时和动作次数明显高于竞争对手,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也侧面印证了上文说的流失率高的原因:招聘平台本就很多,用户为了投递一份简历而费时费力,转移平台的意愿就会很高。
最终,我借助漏斗图工具和体验数据,完成了一份优化证供。提交产品审阅了。
还是那句话,数据不一定精确,但是 一次能让人有所收获的犯错,远好于什么都没干 ,与大家共勉。
关于产品推广运营案例和产品推广运营案例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